参考消息网8月1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31日刊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高级研究员陈刚的文章《中国的军事改革和“强军梦”》称,中国正在推进的军事改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很可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军改。对中国而言,只有实现“强军梦”,才可以为周边外交和全球战略提供坚实的军事基础。 自2015年以来,中国军队展开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军事改革。这轮仍在进行的军改根本目的在于精简部队规模、提升军队装备和指挥现代化水平、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文章称,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武装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亚太地区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然而多年来,中国军队一直受制于较为过时的管理和训练体系,以及缺乏尖端技术和武器装备等因素的局限。 文章称,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骤然紧张的形势下,解放军的指挥系统和作战体系正在进行彻底变革。从目前进展来看,这很可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军事改革,不同于过去以往的任何一次军改。 从陆军主导向多兵种立体战发展 文章称,中国军队长期受苏式指挥和作战理念影响,强调陆军主导和总部垂直领导,对海陆空协同作战以及武器生产的商业化重视不足,直接导致军队的现代化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水平受到限制。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虽然苏联的军事武装力量和常规、非常规兵器在数量上远远超过美国,但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方面始终和美军有相当差距。这部分导致苏联在冷战后期无法应对愈演愈烈,且向高精尖发展的军备竞赛。 解放军历史上经过多次裁军,人员数量已大大减少,但总量仍十分庞大,且以陆军为主。在这次军改之前,解放军实行四总部制(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由三总部制演变而来)指挥框架和七大军区划分,各大军区基本都以陆军为主,司令员也都是陆军背景。海空军规模较小且相对独立,与各军区之间缺乏有机融合。从历史传承来看,中国建国之初解放军的主体就是陆军,所有元帅和高级将领都来自陆军。 文章称,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百万大裁军,并没有根本改变陆军的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军队的苏式体系色彩也没有太大改变。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周边和国际环境总体处于和平状态,中国军方没有强烈动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至于这种军事作战思想和指挥、管理体系长期延续下来。但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长和周边安全形势的日趋紧张,大规模军事改革和军队重组已经势在必行。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总部”制和七大军区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央军委下的15个职能部门,以及重新划分的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以及像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这样的新兵种。这些变化并非简单的重新排列组合,而是涉及中央军委领导和指挥体系的根本变化,以及突出非陆军作战能力和战区、兵种及总部部门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 文章称,与军区相比,战区强调的是一个“战”字,即在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原则下做好打仗的准备,以应对来自不同方位的军事威胁与入侵。各战区指挥官的背景可以来自陆军,也可以来自海军或空军等其他兵种,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袁誉柏即为海军中将。各战区均为多军兵种融合,基本均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原来的军区臂章只有陆军元素,而如今战区的臂章上则融合了海、陆、空、导弹等多个元素。 多管齐下提升作战能力 文章称,军改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方面是军民融合体系的打造,目的在于提升军事装备和技术水平。2017年成立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目的在于促进军事和民用产业的融合,在国防工业中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制造出尖端的武器和装备。 从美国经验来看,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工业巨头,都深度参与美国国防工业和兵器制造,实现了军民技术两用和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军民融合发展还有助于减少采购的腐败和低水平的制造,提高军费使用的效率。 文章称,在制度建设方面,军改提升了军纪委和军队政法委的地位,使其能够独立地实行军纪和军法检查,以减少军队腐败。在提拔将领的过程中,军官的作战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成为重要标准。 总之,这轮军改和中国正在进行的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着眼点在于提升效率和增强党的领导。 强军是周边外交和全球战略基础 文章称,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军队建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建立强大军队的必要性,否则很难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在过去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周边安全挑战,任何一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中国外交必须依靠强大的军队来支持。 文章称,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海外利益不断扩大,更需要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来保证这些海外利益不受侵犯。只有实现“强军梦”,才可以为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全球战略提供坚实的军事基础。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