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军改会否影响部队战备水平?军方:有能力应对各种威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李纯 张子扬)2012年12月,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20多天后,习近平前往广东,并视察原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 外电评论称,习近平第一次外出视察就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第一次视察部队就登上战舰战车,这意味着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不仅要强力推动中国的改革事业,而且还将引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进一步现代化。 彼时,习近平提出,“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对于这个新时代的“胜战之问”,在受访专家看来,这无疑传递出中国领导人矢志强军的政治担当,发出强军兴军总动员令。改革,成为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亦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 外界注意到,在习近平的亲自筹划和指挥下,军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小组、专家咨询组陆续组建,一大批精兵强将汇聚一堂,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的改革研究论证蹄疾步稳展开。 习近平曾经这样打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里打转,绕几个弯又起来了,泰坦尼克号要是沉了,那就是真沉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在改什么、不改什么问题上要有战略定力,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何仁学说:“我们这次改革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和局部改造,而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它既不同于人民军队历史上历次的改革,也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军队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借鉴,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回顾中国军队改革创新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党指挥枪”等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到抗战时期实行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万大裁军,仅1949年后大的改革就有13次,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如今,面对“难度系数”如此之高的改革,自2014年的春天开始,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 2015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审定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人民军队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本轮军改)是系统性的改革,可称为体系重塑。”在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小卓看来,一次全面、根本的变革,包括政策、机制、思维观念的改革,涉及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两年来,中国陆续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调整组建15个军委机关职能部门,划设五大战区,完成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机关整编工作,实施联勤保障体制改革,组建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中主建”的新体制新格局已然形成,军队规模结构与力量编成改革业已展开。 今年7月,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此举被视为推进改革强军、构建解放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的战略举措。 放眼世界版图,军队改革似乎已成为一项普遍选择。美国早在2003年便开始实施“军事转型”,俄罗斯在2008年开启“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北约、日本也早已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 赵小卓认为,改革强军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次中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其力度之大、执行力之强,已超过美、俄。 对于“史上最牛”军改的说法,军事科学院长期从事作战训练研究的研究员潘新毛认为或有待观察,但无疑是中国军队历史上“动作最大”的一次。“果断决策之下,既有中国军方对改革领导的魄力,也体现出对改革问题的精准把握。看准了目标、找到了问题、有了解决办法就坚决改。这是中国军队的一种自信。”(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