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人写不来新诗,虽然很爱写诗,但充其量也就是写写散文诗之类而已,是文学爱好者群里比较愚钝的那一种。 可今天,打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一个不会写新诗的人居然带着斗胆,不知天高地厚地要来议论新诗了。 1 最近因也想认识认识,学习学习,接触接触新诗,于是就注册了个中国诗歌网。打开每日好诗榜,心想,这应该是代表着中国诗歌方向和潮流的最好的诗歌作品了。结果不免令人有些失望抑或叫做懊丧,居然连起码的读懂新诗都觉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每日好诗榜里的好多新诗根本就读不懂。 为了大致统计一下我能读懂与读不懂的比例,于是我就截录了6月13日至7月12日(一个月)间每日好诗榜公布推荐的好诗共21首。其中古体诗词4首(是能读懂并能欣赏得了的)。现代诗(新诗)17首。对这17首进行认真研读,自认为能读懂的4首;似懂非懂,借助点评,才勉强明白诗中意思的有3首。还有10首是读了两三遍,甚至是看了点评,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算算比例,21首中读不懂的占到49%。如果按新诗17首计,读不懂的比例则高达58.8%。 也许是我太过愚钝,不具备阅读新诗的基本素养、能力和水平。不过,我就纳了闷了:我至少算的上是文学的爱好者吧,平时也还写写散文、散文诗之类。如果像我这个层次的读者都无从欣赏的新诗,那么还有多少人能欣赏她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过有人要说我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那种。但要是能吃着葡萄的就仅仅那么一小群诗界大腕们躲在象牙塔内自娱自乐的嗡嗡嘤嘤着自认为美味的葡萄,那新诗是不是离开普通大众(人民)越来越远了呢? 也许又有人要说:每日好诗榜评选公布推荐的应是前卫的,引领诗歌潮流和走向的尖端作品,读不懂应是情有可原的。 可我就又纳了闷了:既然引领中国诗歌的潮流和方向,那么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又路在何方呢? 再从每日好诗榜推荐的新诗后面名家点评看:似乎好诗的标准就是:越朦胧、越抽象、越晦涩、越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就越是好诗。比如7月11日的好诗榜公布的当日好诗《早雨诗》,后面的点评先是将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对照,指出二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后强调“《早雨诗》无疑包含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异质性、晦涩性。”7月4日好诗《写给作曲家Mieczyslav Weinberg的光的意象》后点评:诗中这个“清晰”的形容词描述,“和整首诗意象的纷纭晦涩,构成了一种诗歌需要的张力,我想作者对此一定是感觉愉快的……”还有6月14日好诗《宽恕》后点评:“黄昏,天空,乌云,凉风,筑巢,大地,一生,生命,暴风雨,苏醒,呼吸,等等,它们要么是一些意思比较空泛的大词,要么是象征色彩比较浓厚的意象。这些词和意象构成的一首诗,自然也就会显得空泛,显得象征色彩过重而不能切入具体的生活经验。它还带来另一个效果,就是含糊……”“有的人认为诗就是朦胧的,含蓄的,隐隐约约的……” 作为好诗榜推荐的好诗,其后的点评应该更具诗歌方向的引领性。那么一味的鼓噪新诗应该更朦胧、更抽象、更含蓄、更晦涩……我就更纳了闷了:这些名家、这些著名大诗人们究竟要把中国诗歌引向何方?难道就应该将新诗困在象牙塔里,仅仅作为极少数诗界大腕们把玩的工具,而离人民大众(至少是广大文学爱好者)越来越远吗?如此离诗歌走向衰落是不是更近了呢?君不见唐诗走到中唐以后,有一些诗人一味追求用典、隐喻,将诗意弄得越来越晦涩、深奥、难懂,最终将唐诗推进了没落的泥潭这一前车之鉴吗? 2 不明白就要学习,有困惑就要求解。于是从旧书架上翻出老古董: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读了起来。毛泽东在讲话中首先阐述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这应该就是指的方向问题。毛泽东首先借用列宁的一句话:列宁还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接着就着重阐述:“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如果说毛泽东的论述在今天已经有些过时,不能解决今天诗歌发展的方向性问题。那么不妨看看习总怎么说。习总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罗列了当前文艺工作出现的种种流弊时,就一针见血的提到:“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接着指出:“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在谈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习总更进一步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接着又意味深长的论述道:“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并引用列宁的话:“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 可以说习总在以上讲话中非常清楚明白的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的方向性原则,而这一原则的核心意涵就是文艺创作必须为普通大众服务。笔者理解所谓服务的最基本前提就是你所创作的作品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尤其广大文学爱好者都能读得懂,接受的了,欣赏的了,其中读得懂又是前提中的前提。新诗也绝不能例外! 3 作为百花齐放的文学艺术中的一枚奇葩——新诗,各种思潮、流派都应该有蓬勃绽放的一片天空,尤其是具有前卫意识的佳作更应有别样的灿烂,这是毫无疑义的。只是我要说的是这些具前卫意识的佳作就应该占据引领诗歌发展方向的中坚地位,成为理所当然的主导者吗?这符合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方向性原则吗?毕竟它们离大众的文学距离太远,能够接受它们的只是少数人。 而作为把握新诗方向的推介者、引领者,是否也应适当考虑文学的受众效果,读者群的广泛性,照顾到各个方面的欣赏要求的同时把文学的大众方向置于相对核心的地位呢?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代表诗歌发展大众方向的主流就应该是那种太过直白,诗意一览无余,毫无意境的东西。我们希望的是那种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又能概括的反映生活,用意象创设意境,借意境抒发情感,诗意含蓄隽永但并不隐晦,能体现一定质感,但并不一定抽象,也即不要朦胧的太过;语言具有流动的音乐美和韵律美的,绝大多数人都能读得懂,又能从与作者的共鸣中获得美感享受的那种新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赞同者请不妨给一个点赞,如觉文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直言坦诚与本人交流。 本人号:,常驻散文网。 作于2017.7.17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3930807/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