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重庆市酉阳县人武部组织预征青年参观赵世炎烈士故居,引导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定献身国防事业的理想信念。唐龙均摄 如何让家国情怀成为最靓青春底色 男儿何不带吴钩?从古至今,好男儿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一抹最亮丽的色彩。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征兵工作也遇到了不少挑战。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策在哪里?6月下旬,记者深入三晋大地,就此进行了调研。 “征兵难”的症结到底出在哪儿 月有圆缺,事有起伏。毋庸讳言,前几年,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山西一些地区的“参军热”明显降温,特别是征集高素质兵员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县市为了完成征兵任务,层层动员,签责任书,立军令状。 “征兵难”的症结到底出在哪儿?采访中,记者就这个话题与征兵一线的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军入伍热情下降,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长治市城区东街道武装部部长冯钟恒说,这些年,一些所谓的“公知大V”热衷于诋毁英雄先烈,对雷锋、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刻意抹黑,甚至诬蔑,大搞去英雄化,使尊重军人、崇尚军人的社会氛围有所淡化。 对于这种现象,山西省军区原军务动员处处长薛向锋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一次,他去外地出差,匆忙间没买上票,打算先上车再补,便找到军代处写了个证明,可车站工作人员不认,坚决不让他上车。 薛向锋说,许多老一辈的军人讲当年出门走在路上,别人都是用崇敬的眼光看他们。而现在,军人上街不愿穿军装了,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军人坐车买票也不敢优先了,因为有人会指指点点……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些人的趋利思想渐浓,也是导致“参军热”降温的一个原因。太原警备区负责征兵工作的参谋胡会强说,2015、2016年,他们连续两年在大中专院校做问卷调查,每次不少于1000人,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调查结果难言乐观,有60%的人选择找合适的岗位就业;30%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只有10%的毕业生选择到部队接受锻炼。对此,胡会强颇为忧虑:“这说明,在大学生的头脑里没有‘军营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军人就是我向往的职业’的意识。” 当然也有个人主观贪图舒适安逸、不愿过艰苦生活的因素,想方设法逃避服兵役。有一位应征青年是玩飞镖的,成绩非常好。可家里让他参加应征体检,视力检查时,他竟推说看不见。 一句话,在这个日趋繁杂、诱惑不断的社会中,家国情怀正在一些地区一些人心中淡去,为国家尽义务的责任感不强。 优待金全省“垫底”,为何参军热情不降 长治地处晋东南,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 在山西,长治的征兵工作名声在外:一是优待金在全省10多个地级市中最低;二是征兵任务年年圆满完成。于是,有人戏言:长治征兵不靠优待金。 夏至时节,记者走访长治各个县区发现,应征青年参军热情像当地天气一样火热。长治军分区机关的同志自豪地说,今年年底满18周岁的青年,已全部完成兵役登记。 优待金低,任务完成却好,长治的征兵到底靠啥? 是降低标准吗?非也。从兵役登记、应征报名、上站体检到政治考核、集体定兵,各个环节一丝不苟。不仅如此,有些环节还相当苛刻。 军分区原军务动员科科长张健,这几年一直具体负责征兵工作,他的介绍不遮不掩:“征兵不是在招工,也无需美化,我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应征青年,参军就是尽义务,就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两年奉献给国家。” 城区东街道武装部部长冯钟恒讲的两件小事更能说明问题—— “一次,我到一名应征青年家家访时,讲起了部队参加1998年抗洪、汶川地震救援时的情况。孩子送我走时,吓得腿直发颤。这样的孩子我怎么敢送到部队去!” “还有一位应征青年,体检、政治考核都合格了,但我就是没签字。为啥?人武部组织役前训练,他次次迟到。这说明,他心里根本没把当兵当回事,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个好兵!” 待遇相对偏低,条件还挺苛刻,长治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从哪里来?城区人武部政委乐华兵一语破的:“客观上讲,长治是革命老区,广大群众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血脉中流淌着爱国爱军的热血,打骨子里愿意为国家作贡献。” 观看大型实景剧《太行山》,是近些年到武乡观光游客的“必修课目”。其中,就有太行母亲李改花先后把3个儿子送去参军打鬼子的故事。 “朱老总,彭老总,我还有一个儿子!”剧中,母亲的坚强呐喊,撕裂夜空,穿透太行,令观者动容。 胸怀家国,把儿子都送上战场,这就是老区人民。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有这样的人民支持,长治人参军入伍的热情焉能不高! 2015年底,一位叫郭宁的应征青年找到街道武装部,坚定地说:“哪里最艰苦,我就去哪里当兵。”其实,武装部原计划安排他到武警天津总队服役。当时,屋里正好有两位来自西藏的接兵干部。大家就说,西藏最艰苦,你去不去?去!本来去西藏的名额已经用完了,当场又给他补了一个。 优待不在“金多少”,关键要看“含金量” 今天,如何有效激发广大青年的参军热情?在太原市小店区,有两位大学生的应征故事,让记者颇为感动,也能给人一些启发。 一位是山西大学毕业生刘彤,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征兵工作启动后,他第一时间去报了名。相处4年的对象不愿意,小伙子却很坚决:“当兵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对于我来讲,没有比当兵更大的事。”原来,小伙子的父亲曾经是军人,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还有一位是山西工商学院大二学生,听说视力弱可能会影响征兵体检,赶在体检前两个星期,用生活费做了近视矫正手术。这名学生是学院国旗班成员,经常听仪仗队官兵的故事,从军报国的信念早已在心头扎下了根。 从这两位大学生的参军故事中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从军入伍,是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影响了他们,坚定了他们参军入伍的信念。 而在山西各县市采访中,谈起“如何提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大家几乎众口一词: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军人、崇尚军人的浓厚氛围。一位地方领导在征兵会议上的一番话更是振聋发聩:“征兵还需要打广告吗?我看不需要!我们把转业军人安置好了,拥军优属做好了,就是最好的广告!” 诚如斯言。提升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落实优待政策是关键。 “但是,参军入伍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不能为了完成征兵任务不断提高优待金。”长治军分区军务动员科科长张健说,要少算经济账,多算政治账,不能老讲“当兵两年能拿多少钱”。“如果当兵要先考虑给多少钱才去,那上战场又该发多少钱?”他反问道。 优待不在“金多少”,关键要看“含金量”,看它能否有效激发全社会崇尚军人的氛围,看它能否为青年入伍解除后顾之忧。简而言之,就是要把优待军人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方面,山西已经走在了前面—— 在山西全省,凡是国营公交车,都对军人免费;所有景点,无论是公是私,全对军人免费开放。 在运城市一些县市,农村土地多,孩子当兵走了,家里少了壮劳力,当地政府设立保障金,组织人力帮军属收割,费用由财政报销。 在吕梁,当地政府给农村地区军属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 “优待政策要让军人感到光荣和自豪,要能真正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激发参军入伍的根本所在。”许多一线征兵人这样说。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