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哨所”:梦里寻它千百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别克多克民兵哨所所长 胡拥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的父亲胡达拜尔干是骑兵第七师十九团在阿勒泰剿匪时的向导。后来,他在中蒙边境的三号界碑附近的“三号沟”放牧巡逻。 受父亲影响,我毅然接过他手中的马鞭,继续在三号界碑沿线放牧巡逻,至今已29个年头。我原名叫朱马别克,上学报到那天,父亲给我取了这个响亮的名字——胡拥军,意思是“永远拥护解放军”。 别克多克牧场拥有20多万亩草场,可供30多户牧民夏季放牧。每年5月初,牧民从冬牧场出发,赶着羊群途经170余公里牧道,抵达目的地“三号沟”,9月中旬再前往春秋牧场;如果动身稍晚赶上大雪封山,“三号沟”便与世隔绝,只有飞鸟才能进出,别克多克哨所因此也被称作“候鸟哨所”。 别克多克哨所其实就是一个毡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是牧民进入阿尔泰山夏牧场的必经之地。我常年带领民兵在哈熊沟设立治安卡点,开展巡逻防控,对出入边境辖区的人员、车辆逐一排查登记;组织民兵走访牧民家庭,摸排治安隐患。 去年6月的一天,得知距离哨所20公里的熊岭有人在盗挖大芸,我立即带领5名民兵前去抓捕。我们骑马穿越“乱石滩”,在“怪石峪”沿陡峭山崖艰难跋涉,但始终没有发现不法分子的身影……路边随处可见被狼啃噬的动物骨头,令人不寒而栗。 一天晚上,我们在斜坡上搭起简易帐篷宿营,并在周围摆放了几个用干草捆扎的假人“站哨”。累了一天,我们很快便睡着了。 半夜时分,我被冻醒,刚睁开眼便发现几双“绿色眼睛”正盯着我们。“不好,被狼包围了!”我悄悄叫醒其他民兵,6人迅速背靠背,随手拿起防暴警棍,准备投入战斗……危急时刻,民兵杜志勇急中生智,点燃了随身携带的鞭炮,驱散了狼群。 路难行、不通电……对于大多数牧民来说,别克多克牧场是个荒凉的地方,对我而言,那里却是我梦中的天堂。每年,我都会像候鸟一样“飞”回那里,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别克多克哨所。 (吴启刚、本报特约记者 王传峰整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