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3日报道,随着生产商在全世界范围内四处寻找成本更低廉的产地,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获得国际制造商投资的机会。但有分析称,将工厂从中国搬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成本将非常高。 这些市场需要做的将不仅是同中国展开薪资竞争。它们还需要升级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才能够成为国际制造商在中国以外的可行替代选择。 瑞士信贷最近对欧美大公司展开的调查发现,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公司说把采购来源地从中国换为其他国家将是容易办到的。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扎实的供应商网络和货运基础设施。约90%的公司说,如果要从中国搬迁到其他国家,成本将会非常高昂。 虽然如此,经济学家相信,随着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将不可避免地流向其他地区,从而加快这些地区改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工作。 汇丰银行驻香港高级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说,15年来,随着投资者为了廉价劳动力而涌入中国,而现在,随着中国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其他国家又有机会趁势进入价值链的较低端。 但东南亚也有着巨大的障碍,其中包括司法系统欠发达和腐败问题。东南亚好几个国家,包括柬埔寨、越南和印尼,虽然工资比中国低得多,但它们都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无法支撑起规模比原来大得多的制造产业。 报道还分析,此外,任何一个单独的东南亚国家都不具备吸收从中国流入的大规模工作机会的实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