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建伟、通讯员刘磊报道:5月16日,吉林省首家战备级大数据灾备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王涌慧介绍,这是全国首家利用人防工程建设的战备级大数据灾备中心,开创了利用人防资源进行大数据物理安全防范的先河,走出了一条人防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 数据既是经济建设的血液,更是未来战争的命脉。目前,不少数据中心都建在地面大楼,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存在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战时还易受到攻击。 “利用人防工程建设大数据灾备中心,既兼顾了网络技术防范,更突出了物理安全防范。”王涌慧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具备条件的人防工程建设大数据灾备中心,盘活了数量庞大且地处偏僻地区的人防资产,不仅大幅减少了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防建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为全国人防领域军民融合提供了创新发展的范例,更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辟了创新之路。 记者在灾备中心看到,人防工事内温度恒定,一排排机柜摆放整齐,各种供电、制冷机器高速运转。“灾备中心具有防核、防化、防磁暴、防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数据真正实现了‘高枕无忧’。”王涌慧介绍,除了物理防护优势外,他们还采用磁光一体存储技术,防止黑客入侵改写原始记录和人为拷贝替换。在传输技术防范上,使用量子加密通信技术,从用户到灾备中心的核心数据传输全程加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推动人防战备资源平战结合开发利用是一个时代课题,我们仅仅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吉林省政府领导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出台《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灾备中心建设规模,确保满足党政军机关、金融、民生、科研单位等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存储的需求,进而向全国各行业和部队提供私有云、专属机柜服务以及大数据运营的战备级灾备服务。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