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母亲的文化

2017-5-21 07:03|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2| 评论: 0|原作者: 闫振田

摘要: 母亲的文化   建国之初,登记户口时,母亲却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母亲姓杨,我父亲姓闫,登记户口的人说,那就叫闫杨氏吧。那时我哥已上小学,听母亲叫这个名字,觉得很难听,就说:“不行,我给俺妈起个名字”, ...

母亲的文化

  建国之初,登记户口时,母亲却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母亲姓杨,我父亲姓闫,登记户口的人说,那就叫闫杨氏吧。那时我哥已上小学,听母亲叫这个名字,觉得很难听,就说:“不行,我给俺妈起个名字”,他歪着头想了想说:“俺大舅叫杨宝珠,俺妈就叫杨宝珍吧。”当时在场的人都为哥哥的聪明赞叹不已,妈妈也高兴地说:“这个名字好听,俺就叫这个名字。”

母亲原来连个名字都没有,更不用说识字了,可是她教会我不少知识。特别是她会很多农谚,一年四季,春种秋收,都有农谚,常常脱口而出。比如小时候,春天遇到大雾天气,她就说:“一雾三场空,不下雨就刮风。”后来的天气变化果如她所言,我就觉她的话很神奇,说的话咋那么灵呢。“夏至耩黄豆,一天一夜扛榔头”,即种子下地,24小时就发芽出土,状如榔头,说明夏至前后是种黄豆的最佳季节;到了秋天,她带着我在地里收割庄稼,天都黑了,她还不肯回家,挪着一双小脚(母亲缠足)忙个不停。我这时又累又饿,就催着她赶快回家,她顺口说:“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冬天,当瑞雪飘飘的时候,她常常自言自语道:“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农历24节气歌,尽管文皱皱的,她都能背得,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教会了我。她除了教我农谚,还教我很多为人处事的谚语。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我学会忍让,乐于助人。她说:“在家不打人,出外人不打。”“吃亏常在,破帽子常戴。”

母亲虽然一辈子不识字,却对我们兄弟姐妹妹读书特别看重。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贪玩,成绩不好,一次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放学时,不敢回家,躲在村头的麦秸垛里。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我不吭气也不出来。后来听到母亲声嘶力竭带着哭腔呼喊我的乳名,我才顶着一头麦秸扑到她的脚下,哭着说:“妈,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母亲因为找不着我,又急又怕,加上我的学习成绩让她失望,朴腾一声瘫坐在地上,放声哭了起来。母亲的哭声让我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贪玩了。后来,顺利考取了初中、高中,及至参军后都一直努力奋斗,从不敢懈怠,为的是不让母亲失望。

哥哥50年代考取阜阳一中,在校读书时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可是每到寒暑假,他常缠着母亲讲“白话”(故事)给他听。母亲说:“我讲的那些白话都老掉牙了,有啥听头?”哥哥说:“老掉牙我也喜欢听。”哥哥还边听边记。哥哥后来回乡务农,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写小说,编剧本,创作曲艺段子,其中有不少作品参加过全省汇演并获得小说创作奖。他回忆起自己学习创作的过程,曾经深情地说:“母亲给我讲了不少故事,还教会了我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语言。她才是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在我女儿的著作中,也曾看到母亲语言的痕迹。我走上写作道路后,母亲教给我的那些生动的谚语、歇后语、家乡俚语常常使文章增色不少。

母亲健在时常常感叹,她这一辈子是个“睁眼瞎”,没文化。可我总觉得母亲有文化,她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还有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些文化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她从与上一辈的耳濡目染中,从父母的教诲中,从民间说唱的口头文学中点滴积累,传承而来,加上她的悟性,积淀而成。她虽不能用文字表达,却“讲”给了我们兄弟,她为我和哥哥走上写作道路打下了深厚的语言基础,她教会我们讲故事,教会我们如何作人。她不仅用乳汁哺育了我们,也用她的智慧哺育了我们,为我们一生的成长与幸福铺就了道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www.sanwen.net/subject/3916876/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5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