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没有哪个人是一座孤岛”。优抚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强固数据链,才能驶上高速路。 优抚待遇是党和国家送给优抚对象的政策“红包”、特殊“福利”,是大好事、暖心事、光荣事。多数优抚对象沙场流过血、战场负过伤,有恩于人民、有功于国家。“你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红包”能否兑现,“福利”能否落实,不仅关系到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民族尊严、社会稳定、国防建设的大局。无数事实证明,优抚对象多一分荣誉感、获得感,国家就多一些和谐感、安全感。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功臣铁甲寒。”不能等到战争来临才想起军人,更不能等硝烟散尽却淡忘优抚对象。可喜的是,上至中央部委,下至地方政府,对优抚对象政治上予以关心、待遇上予以照顾,倾心走访慰问,倾情扶贫帮困,倾力排忧解难,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惠及千家万户,温暖战阵兵心。习主席元旦献词中的一句“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既是对英雄温暖的告慰、对烈属诚挚的安抚,更是对优抚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和严实要求。 也要看到,如今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APP风生水起,大数据、客户端、云计算如火如荼,但一些优抚工作者的思维理念仍处于“过去进行时”,行为方式总是“慢了好几拍”。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方法简单、手段单调、行动迟缓。很多时候,跑断腿不如联一“线”,满身汗不如敲一“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试想,层层调度了解情况,何如一“网”打尽一目了然?苦口婆心解疑释惑,何如指端发送方便快捷?办理业务环节众多,何如掌上操作轻松自如?可以说,触网越深入,信息越通畅,优抚就越高效。 “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信息理念上的“栅栏”不及时拆除,优抚工作的潜力、活力就难以被激发激活。大数据时代,优抚工作既要有网络意识,更要有网络思维。否则,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观念,善于借力科技创新手段,尽量让鼠标代替笔头,让电脑代替人脑,切实搭建起精细化、生活化、温情化的服务平台。键对键代替面对面,不仅能够简化优抚审批程序,缩短经费流转周期,提高解难帮困效率,加快政策规定宣传,回应现实关切,拉近情感交流距离,还可以排除人为干扰、纠治不正之风,确保优抚工作阳光透明、公开公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站在时代前沿,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所有人、物都可互联互通的“万联网”时代。网络建设没有止境,优抚工作也要勇闯新路。只有迎“网”而上、从“心”入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做到反应及时化、体现个性化、力求精确化,让网络信息手段真正成为增强优抚工作活力的“助推器”、提高效率的“倍增器”,才能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与国防建设相适应、与优良传统相承接的优抚保障体系。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