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美国首位华裔陆军将军、百人会前任会长傅履仁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在马里兰州国家海军医学中心去世,享年75岁。消息传出后,全世界的华侨华人为之悲痛。 傅履仁1934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父亲傅泾波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美国最后一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政治秘书。1950年,15岁的傅履仁随母亲从北京辗转香港来到美国。傅履仁随家人来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完成了中学。从乔治敦大学毕业后,傅履仁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学习。临近毕业的时候,他收到了征兵通知,加入了陆军。1984年,长期任职陆军军法处的傅履仁晋升为准将,同时担任军法处民事法律部门助理总监。1989年升为少将军衔,成为美国第一位华裔陆军将军。期间他创建了美军第一个环保法部门和采购欺诈法部门。1991年执掌陆军军法处总监,也是美军波斯湾战争中陆军参谋长的法律顾问。33年的军旅生涯中,傅履仁屡获杰出服务奖、国防部高级服务奖和军团优异奖等。 1993年,傅履仁以少将军衔退役。退休后的傅履仁积极参与美中两国之间的经贸和政治活动,先后担任麦道中国公司总裁和波音中国公司执行副总裁等职位。2004年获美国华裔先锋奖,2006年被推选为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会长,2008年获美国移民局杰出公民奖以及全美亚太裔律师协会开拓者奖。 2006年接任美国华人精英团体百人会会长后,傅履仁不敢懈怠,他开始在美中之间穿梭。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百人会的“两大使命”之一就是促进美中的相互理解。百人会创立至今在推动美中关系方面做出了贡献:鉴于美国民众对中国了解甚少,1993年百人会委派某研究所进行“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民意调查,并在次年访华时将调查结果告之中国政府;2001年和2005年,傅履仁将军和沈坚白先生先后率团访问中国,拜会中国领导人,并就美中关系以及两岸关系交换意见。 傅履仁的家族与美国有着不解之缘。他手中有一张大约50年前的照片,那是傅家父子与司徒雷登老人在美国华盛顿的合影。相片中,傅履仁拉着司徒雷登的手,与父亲一起搀扶着这位老人。傅履仁笑着说:“毛泽东那篇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让中国人都知道了司徒雷登。”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傅泾波随司徒雷登回到美国。 傅履仁说:“父亲与司徒老人为美中关系所作出的努力,由于受时代局限,未能完成。”司徒雷登后来的岁月贫病交加,全赖傅家为其养老送终。在遗嘱中,司徒雷登表示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被送回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司徒雷登的心愿未能实现。而这也成为傅泾波多年以来还未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压在心头。经傅履仁等人的努力,他们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将司徒雷登的骨灰于2008年11月17日在其出生地杭州安放。傅履仁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半世纪后兑现的承诺,司徒雷登大使和我的父亲现在可以安息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