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一片云 梁孟伟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这是一首描写天台山的禅意诗,极言天台高峻,接于云表,渺渺茫茫,使人有象外之思。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直达华顶。顶上视野开阔,气象万千,可以西瞩括苍,南瞻雁荡,东眺溟渤,北望钱塘。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层层相裹,状如百叶莲花。华顶正当百花之顶,状如莲花之心,故名华顶。四顾群峰叠翠,白云缭绕,晓雾昏烟,氤氲盘结,幻成各种物相,或滚滚而来,或缥缈而去,这就是有名的“华顶归云”。李白就曾留下“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鰲没”的名句。 华顶观日出,不仅可领略到清齐周华《台岳天台山游记》中所描写的“金霞缕缕,间以青气,日轮欲起,如金在熔,摩荡再三,始升天际”的壮丽景色。也可东望大海,欣赏水天一色,银波涌日,霞光万道的晨海奇观。 华顶者花顶也,不仅在其状如青莲,还有顶上杜鹃。每年春天,自然这位国画大师,握时间画笔,铺岁月宣纸,皴之以风霜雨雪,染之以霓虹雷电,勾勒出杜鹃的铁干铜枝,渲染出满山的云霞锦绣,绘就一幅气象万千的古树新花图。这里的杜鹃树龄大多三五百岁以上,每年立夏过后,四五米高的杜鹃相约盛开,由7—13朵小花团簇一起,组成一朵朵大若碗口、妩媚无比的花团,因一树千花又称“千花杜鹃”。花色有大红、粉红、白色和紫色等,间杂一起,形成一片缤纷夺目的“花海”。望之粉若芙蓉,姣若清荷,灿若云霓,闻之甜香馥郁,沁人心脾。因为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就构成了华顶特有的云中花景。立身峰顶俯瞰,展现在眼前的是,花在云中开,雾在花间飘,奇妙景象瞬息万变,一时一景全不雷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里是云的故乡,雾的世界。或白云如絮,随风飘荡;或薄雾如纱,一片朦胧;或云浪滔滔,汹涌澎湃;或大雾弥漫,盖地遮天;或彤云密布,雨雪纷飞。每当云雾来临,斯峰如岛,人行其间,若隐若现,景置其中,似有若无。 山顶有拜经台,那是智者拜读《楞严经》的地方;拜经台南坡太白堂,那是李太白吟咏《天台晓望》的场所;拜经台西南坡黄经洞,那是王羲之跟白云先生学书,书写黄庭经之所在;华顶寺后归云洞,那是汉高道葛玄修炼和升仙的地方。曾经的华顶山,松涛阵阵,白云悠悠;木鱼声声,香烟袅袅;诗震山谷,笔走龙蛇。 华顶山有华顶寺,创建于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为高僧德韶大师所建。寺内两眼山泉,一曰“智者泉”,在寺内的智者大师殿前;另一曰“般若泉”,是智者大师修行时饮用的泉水,是海内天台宗的圣泉。两泉涓涓细流,清澈无比,饮之甘甜可口,终年不绝。 寺内墨池旁,竖立着一块大理石石碑,上面镌刻着《白云先生书诀》:“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刚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至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惟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孙绰、谢安、支遁等41位文人雅士在绍兴兰亭曲水流觞。三日后,即永和九年三月初六,王羲之想到了他在华顶跟白云先生学书一事,于是写下了这篇书诀。这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书法论文,它佐证了王羲之在华顶随白云先生学书这一史实。由此可见,他的书法艺术,受到道教理论的浸染。 王羲之旅居华顶时已小有名气,一天下午正专心练字,忽闻有人称赞:“写得很不错啊!”王羲之抬头一看,旁立一位童颜鹤发的道者,连忙谦虚地回答:“还差得远哩,还望道长指点一二!”并搬椅端茶,礼敬有加。道者见他如此谦恭有礼,就提笔在纸上写了个“永”字,并告诉他“永”字点、横、竖、钩、折、撇、挑、捺八法的笔诀,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天地万物皆合乎阴阳生克,字之神韵气度亦然”。这个道士就是东晋时天台山的高道,字紫真,号白云,人称“白云先生”,隐居于华顶山南麓的道教第十四福地灵墟,精通书道。羲之以师礼之,遂成知交。先生常领羲之漫步胜山,品古松的苍劲,修竹的挺拔,飞鸟的迅捷,云海的变幻等等,并谆谆教导:“要成书法大家,还得向大自然学习。”羲之终于心领神会,茅塞顿开,最后化之于笔,融之于书,终成“书圣”。 王羲之离开华顶时,与白云先生合写了一部《黄庭经》,悬之于华顶山上一洞中,以志留念。留在华顶的,还有王羲之书写的 “独笔鹅字碑”。明初时寺毁,碑也不知去向。至清朝时,天台文人曹抡选在华顶寺院子里挖掘出半边残碑,经过七年苦练,终于将“鹅”字补全。这块有着王羲之真迹的“独笔鹅字碑”,现镶嵌在天台山国清寺三圣殿东首的莲船室墙壁上。碑文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真迹与补写的融为一体,让人很难分辨,成为游人游览国清寺必看的胜景。 我知道,王羲之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但不可否认,作为道教信仰者的王羲之,道教对其书法艺术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道教的宇宙论,改变了王羲之的思维方式,对打破传统书法艺术模式,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方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王羲之那“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书法艺术,肯定与华顶的那片云息息相关。 羲之有云山之志,白云有润泽之意,才诞生了一代书圣,才流传了了千古佳话。 华顶从此又有了新的高度。 首发散文网://www.sanwen.net/subject/3909087/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