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现场展出的战争时期报纸,右页讲述中国劳工抵达欧洲战场以及劳动的情景。林卫光摄 【记者连线】 4月7日开始,英国杜伦大学的东方博物馆开始举行关于一战中国劳工史的展览,展览以“流芳百世:中国劳工团在西部前线”为主题,将一直持续到9月份。这是英国国内首次专门举办关于一战中国劳工的展览,旨在让更多的英国民众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向这些为一战胜利作出贡献的中国人表达感激和敬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法国为了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分别从中国招募了9.6万和5万名劳工,负责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大批劳工因为气候、枪伤、地雷、流感等原因,命丧战争。在战场上他们功不可没,然而在战后他们却被长期遗忘。在英国超过4万块的战争纪念碑上,他们的名字只字未提,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不见踪迹。 杜伦大学博物馆馆长白克雷博士向本报记者谈到组织此次展览的目的时表示,一战中国劳工的历史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在英国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一段被遗忘和忽略的历史。他说,英国近几年来开始有一些与一战中国劳工有关的活动,但是一直还没有专门的展览。他说,希望这场为期近半年的主题展览,能够填补一个空白,也能够引起英国民众对这段历史的重视。“英国人欠中国劳工一笔债,我们应该对这些不被歌颂的英雄们表达感激之情。” 此次展览的主题“流芳百世”取自一座墓碑的碑文,墓碑的主人是一名长眠在比利时弗兰德战地公墓的中国劳工。展览以照片为主要载体,同时展出一些与一战中国劳工有关的物品,例如,劳动工具、奖章、劳工在战争期间制作的工艺品、战地报纸等等。 此次展出的照片都是由一名叫霍金斯的英国军官拍摄。霍金斯1908年到中国定居,从事商业,熟练掌握了汉语。1917年开始,他到山东为英军招募劳工,并陪同中国劳工前往法国战场,担任他们的长官。一战后,霍金斯复员回到中国,在上海大教堂担任唱诗班指挥。二战期间,霍金斯夫妇曾一度遭到日军软禁。1950年,霍金斯获得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霍金斯尽管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是还是用相机记录了中国劳工从被招募,到踏上漫长旅途,再到在法国战场服务以及后来返乡的全过程。这些照片非常生动地记录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成为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可惜的是,这些照片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知,照片的主人约翰·德鲁奇也是在两年前才偶然发现了它们。德鲁奇是霍金斯的外孙,此次展览的照片都是他所提供。德鲁奇告诉本报记者,他知道外公与中国有很多历史渊源,也知道自己家的柜子里有外公拍的成千上万张中国照片,但是,他直到两年前整理家中物品时,偶然发现一个贴着“中国劳工团”的木箱,第一次见到了这些宝贵的图片。他说,自己后来又继续翻箱倒柜,找到了外公的日记,才知道,霍金斯曾经在1918年于上海展出过这些照片。德鲁奇说,近100年之后,这些照片再次与公众见面,而且是在英国,意义重大。他说,对于一场与历史有关的展览来说,任何载体都不如照片直观,他希望这些照片能让英国人更好地记住这段历史。 杜伦大学的中文翻译讲师斯塔尔表示,这次展览很有必要,因为在英国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的确太少了”。他将让自己的英国和欧洲学生们来看这一展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曾对英国作出的贡献。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