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近日又成了焦点人物。高调发表博文宣布退出中国作协的第二天,他与记者坦率对话。3个小时的采访,从退出作协风波聊到为玉树震区捐款百万,以及他下半生的“伟大”慈善计划。 作协可以当文学经纪人 去年郑渊洁宣布退出北京市作协,如今又“炮轰”北京作协领导在玉树地震两天后就去青岛小学推销书籍,高调宣布退出中国作协,彻底成为没有“组织”的人。 记者:两次退出作协,你是对个别人有意见或是私人恩怨,还是因为对制度不满? 郑渊洁:两种都有。作协是应该存在的,美国也有作家协会,但是经费来源不可以要国家财政拨款。国家拨款实际上就是纳税人的钱。应该把钱花在纳税人可以直接受益的地方,比如军队、医院、教育、政府运作成本,可是作协是纳税人可以直接受益的地方吗?和作协一样的报刊和演出团体都改革了,都自收自支了,事实证明不是很好吗?作协是管作家的,可是就是不拨款,也可以管着作家啊! 记者: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荣誉…… 郑渊洁:中国文学最辉煌的时候是唐宋吧,那时候有作协吗?作协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应该做成群众团体,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当文学经纪人,因为它有这个资源。中国作家羞于和出版社谈版税,我是爱钱的人,可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谈,但作协可以去做,也可以帮出版社找作者写作品。 记者:仅靠这种收入,能不能养活作协本身? 郑渊洁:绝对能。因为你有近万个会员的信息。所有出版社都得来找你才行,这多牛啊!其余可以帮作家维权,打官司,当然也可以接受企业个人募捐。这个收入有什么好处?就是自己挣的钱,会掰成两半花,开笔会的时候,能住二星级就不会去住五星级酒店了。 一定要断掉工资 在旁人看来,郑渊洁有个性,而且富有。去年,他以2000万的年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这距他从北京市文联办理辞职手续,失去医保社保和退休金,成为完全靠稿费生存的专业作家约10年。他说,以前领工资时有几年曾陷入创作低谷。 记者:工资会让一个人失去斗志? 郑渊洁:那5年我就不想写东西。反正写不写都有钱。而我辞职后的这10年,我书的销量直线上升。一直到去年,成为作家(收入)第一名。所以作为一个作家,一定不能写不写都有钱,一定要断掉(固定工资)。只能靠写作过日子,巴尔扎克就是靠写作还债。一个地方养了很多羊,羊一只一只死去,放一头狼进去,羊不停地跑,就活起来了。 记者:你是市场化的作家,收入比较高,那些纯文学作家,可能一本书要写很久,这些保障性收入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也是必要的呢? 郑渊洁:难道我不是纯文学作家吗?这句话太伤害我了。上世纪80年代,我本来有机会成为最后的两个终身制驻会作家之一,但我落选了。如果我当选了,肯定没有今天的郑渊洁了。 地震捐款让我升华 上周,郑渊洁在博客公布了自己在玉树地震后捐款100万元的证明书,公布了自己参加央视地震捐款晚会的视频。继汶川地震捐出38万元,他再次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作家。有些人认为这是炒作,但郑渊洁自有他的理论。 记者:在央视的募捐晚会上,你说了几句这几天被网友疯传的话:“我觉得学校应该是最坚固的地方,我希望我捐的这100万能全部用来修建学校,能够修建最坚固的学校,能够抗八级地震。”是肺腑之言? 郑渊洁:儿童文学家的作品好不好,就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对孩子好。作品卖得好不好,功夫在诗外。我要让孩子看我的作品的时候,开心,而且我也有正义感同情心糅在里面。 记者: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你的:儿童文学家、慈善家、演讲家。你对慈善家这个称呼怎么看? 郑渊洁:我前半辈子是作家,挣版税,我后半辈子就是做慈善家。我要在死去之前,把我挣得所有的钱都捐出去。是他们给我的钱。 记者:家人赞同你这么选择吗? 郑渊洁:支持,我儿子不要我的钱,他自己能赚很多钱。不用我给他留钱。比尔・盖茨不是也一样吗…… 记者:这个愿望是一直有的,还是最近才有的? 郑渊洁:就是上次我给汶川捐完钱以后才有的。这种感觉太好了。我真想劝别人也捐,捐了款,人马上升华了,不一样了。 从成功感到幸福感 2008年4月,郑渊洁来到国家贫困县陕西省佳县羊圈山村,教希望小学的孩子写作文,偶遇一个叫刘佩佩的饿肚子的女孩。郑渊洁为她写下童话《红枣女孩》,在博客上两天点击量达到68万。5月至7月,郑渊洁带领刘佩佩等11名来自全国最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东方卫视历时3个月的直播节目,为贫困儿童募得5亿元。汶川大地震,他又率先捐出38万元。这两次经历,改变了他下半生的计划。 记者:《红枣女孩》是你第一次为现实中的人写的童话? 郑渊洁:对。我把她比喻成了红枣。只要有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每天吃不到三顿饭,是所有中国成年人的耻辱。童话出来后,反响很大,东方卫视的节目募得5个亿啊!有多少孩子可以吃上三顿饭了!因为都是现场捐,可以现场看到数据,我对着观众朋友说:如果你们小时候看过皮皮鲁和鲁西西,请你现在拿起手机,帮助这些孩子。我就现场看到那个钱的图表,哗哗地在朝上上。那个感觉,哈! 记者:做慈善家和做成功作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郑渊洁:我告诉你我的亲身感受。我做文学家,得过很多奖,可是我只有成功感,从来没有幸福感。我的人生目标是追求幸福,可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我的房子车子越来越好,可是我从来没有幸福感。地震捐款是郑亚旗(郑渊洁的儿子)让我捐的,我说我的钱能不能到孩子手里?他说到不了你也要捐,中华慈善总会总是可以的。你要想自己看得见的,也可以有看得见的方式,两条腿走。我就买了5万块钱的泡面,亲眼在火车站看到拉到灾区去了。然后又捐了这38万,2008年就给我一个中华慈善楷模奖,当时胡锦涛主席给我发的奖,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幸福感。 记者:如果有人觉得你是在借此炒作宣传你的书呢…… 郑渊洁:那就这么认为好了。 记者:这次玉树捐款,你主动在网上晒出证据,是一种炫耀吗? 郑渊洁:上次我捐了38万元,结果有家报纸就质疑我了,他们到网上一查,说没有搜到我的捐款,第二天我就赶紧把收据扫描了贴到网上去了。诈捐这事我干不出来。这一次,为了不让人质疑,我自己先把收据贴上去了。(姜英爽)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