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如何改变在韩华侨长期受歧视现象

2010-3-18 16:33| 发布者: Long| 查看: 117| 评论: 0|原作者: 詹德斌|来自: 环球时报

  海外华侨华人关注中国、关心中国,祖国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同样,华侨的发展不仅能给祖国带来经济红利,而且也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日益发展壮大的祖国也有必要思考一下如何协助提高海外华侨的地位,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

  虽然与大多数华侨地位一样,在韩华侨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长期处在一个受歧视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例为证,韩国政府日前向国会提交的《国籍法修正案》中,将旅韩华侨排除在允许持有双重国籍的对象之外。

  实际上,韩国政府也在竭力争取在日韩侨的权利。在韩日两国领导人的各种会谈中,韩侨问题经常成为议题之一。在今年1月举行的党政首脑会议上,鸠山首相和小泽干事长终于决定向国会提交赋予包括韩侨在内的永居外国人地方参政权的法案。因此,韩国政府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尽早废除和修改有关歧视包括华侨在内的少数族裔的法律法规。这也是李明博政府倡导的先进韩国的必经之路。

  目前,相关学界的共识是,韩国华侨始于1882年随清军将领吴长庆来到朝鲜半岛的一批商人,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据统计,在日本统治朝鲜半岛时期的1942年,华侨的人数多达9万,掌控着当时80%左右的半岛贸易额。华侨的没落始于韩国政府的成立。韩国政府采取了打压华侨的政策,诸如查封仓库,强拆唐人街建筑,限制办工厂、开饭店、买房子和购土地等。上世纪70年代后,华侨,特别是富裕者开始逃离韩国,现在的华侨人数已不到2万人。由于华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微不足道,以至于2005年在韩国承办世界华商大会时需要中韩两国政府出来撑脸面。

  华侨的没落历程证明了韩国社会存在的排华情绪,也足以说明他们自身的软弱程度。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华侨缴纳同样的税金,几乎承担同样的义务,其经济贡献可谓功不可没,却未得到韩国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反而深受多方面的限制。在韩国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侨甚至不能以实名买手机,每年缴纳数百乃至数千万韩元税金的老人不能享受年金,不能免费利用地铁,残疾人也不能享受福利,华侨学校的学历也得不到承认。

  韩国政府和社会长期无视华侨面临的问题显然与华侨自身的团结斗争不足有关。一共不到2万人的老华侨社会派别林立。如果华侨将内耗的力量用于团结对外争取集体权益,今天的华侨恐怕也不至于如此贫弱。在韩国这样一个充满斗争的社会中,华侨需要学会使用合法的手段去维护和争取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身的存在,并强化身份认同。

  因此,在韩华侨地位的提高不仅需要华侨自身的努力,需要韩国政府的支持,同样也需要海峡两岸的积极关注。▲(作者是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5-2-2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