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国际博弈讲究期望管理

2010-3-4 19:34| 发布者: Long| 查看: 73| 评论: 0|原作者: 毕研韬|来自: 环球时报

  某西方政治哲学家曾断言,当今时代的大多数战争是通过传媒进行的。其实更准确地说就是当今时代的国际博弈主要体现为信息互动。而无论是国内管治还是全球治理,以信息互动为主要手段的“期望管理”是政治战略的核心。在国际层面上,期望管理不仅事关国家形象塑造,更直接影响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成本。因此说,目前的中国亟需深入了解“期望管理”的基本原理。

  通俗地说,期望指利益相关者希望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何时做、何地做、谁来做、按什么顺序做。期望是决定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譬如,如果西方社会相信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坚信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应该提高40%,那么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依然极大。同理,在气候变化、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全球性议题上,期望管理都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

  期望管理的第一步是准确测量期望值,并找出“期望源”。没有准确的测量,行动就会陷入盲目。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中国于2009年11月26日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宣布温家宝总理将出席峰会。此前,中国官方数次表达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政治愿望,还呼吁各方尽最大努力,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在这样的语境下,西方世界对中国政府期望很高。

  期望管理可分三步走:设置期望、监控期望、干预期望。在国际博弈中,中国应更主动地设置期望、影响期望。期望并非一成不变,所以需要实时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将期望值调控在合理范围内。期望管理的实质就是信息管理。信息干预的基本原则是适时、适度。

  期望管理涉及“期望值”“实现值”和“感知值”,任意二者之间都可能存在“期望差异”。期望管理就是把“期望差异”控制在最低水平。在“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期望值”和“感知值”是影响满意度的两大变量。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越高,对中国失望的可能性越大。在中国做出巨大努力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中国贡献的“感知值”越低,就越对中国不满。

  期望管理的主动战术是,先将“期望值”设置到一定高度,在收到初步效果后再调整到合理水平,但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准。“期望违背理论”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带着期望。当期望被违背时,人们对事件本身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而对导致此违背现象的原因格外关注。传播学上把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唤起”。

  在近期的美国对台售武、奥巴马会晤达赖喇嘛议题上,中国政府高调抗议,不少国人对北京的反制期望颇高。如果北京未能实施有效反制,那对北京的伤害将是加倍的。与此同时,美国的解读是,北京的抗议与以往没有明显变化;北京依然是在逞口舌之快。

  当今的国际博弈都是整体战,在各个领域、各个平台上同步展开。美国学者认为,国家能力包括任何一种足以用来影响其他行为主体行为的物质力量、才能或品质,比如说影响另一国的认识能力,包括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能够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战略专家们特别强调通过影响目标国家对形势的认识、判断来获得更大的政策利益。因此说,期望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战术原则;期望管理与国家实力密切相关。▲ (作者是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5-2-2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