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中请老兵霍维新自己挑选满意的照片。 傅家德摄 “民间摄影家”杨德中—— 17年寻访拍摄,只为留住老兵容颜 本报特约记者 刘永亮 特约通讯员 傅家德 3月17日,山东省蒙阴县“民间摄影家”杨德中来到了老兵霍维新的家。“咔嚓!”随着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响,第120个老兵的容颜定格在了他的相机当中。 今年51岁的杨德中,17年前开始追逐自己的摄影梦,但他的镜头对准的却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正在日渐老去的老兵。17年间,杨德中奔波的路程如同额头上那一条条被汗水渍深的皱纹一样,越积越多,至今已有10万多公里。 杨德中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的老军人。自幼受父亲影响,杨德中对军人有着特殊的崇敬之情。在杨德中看来,这些老兵如今虽已腰背佝偻,面目沧桑,但他们曾经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一个个民族精神的“活载体”。“如果他们的事迹不为人知,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将来我们拿什么向后人讲述?”于是,杨德中决定,要用手中的镜头留住老兵的容颜!从此,他便开启了与时间赛跑的历程——抢救性寻访沂蒙老兵。 寻访老兵的过程异常艰苦,线索大多是经过知情的老人们口口相传而来,往往只知道姓名却不知道在哪个村庄,只能按名字和老人的印象到附近村里挨门逐户地打听。而且老兵岁数大了,要想拍摄到最佳状态,绝非易事,有时要反复拍摄好多次。 一些不理解的人问杨德中:“你是不是要把片子洗出来去卖钱?”他憨厚一笑,“这还不够胶卷钱和工时费呢!”杨德中告诉记者,早些年,拍摄要用胶卷,买一个胶卷连冲带洗大约50块钱,他每次出去拍摄要带五六个胶卷。 据杨德中介绍,当时已经下岗的他,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多靠妻子的缝纫店维持家用,每次出去拍照只能骑着自行车,天不亮就走,天黑后再回来。后来,杨德中换了个踏板摩托车。在一次下雨后寻访归来的路上,由于道路泥泞加上天黑,杨德中连人带车摔倒,忍着伤痛推着摔坏的摩托车走了30多里路,回到家时已经大半夜了。早上醒来,他才发现包里的相机被摔了个七零八落。 后来,杨德中想和妻子商量着再买个相机,但考虑到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了,就没有张开口。那些天,他一有时间就捣鼓相机,想把它再修好。看着丈夫一股子痴迷劲,妻子也想去帮帮丈夫。几天后,妻子拿出了4000多元钱,催他去买了个新相机。杨德中一问才知道,为了凑钱买相机,妻子回娘家借了3000元,差的那1000多元钱是妻子把她结婚时花3000元买的项链低价转卖换来的。时至今日,杨德中每每想起此事,总觉得亏欠了妻子。 渐渐地,随着拍摄的老兵多了起来。杨德中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出版一本画册。2015年国庆前夕,花费1.3万元出版的《敬礼!老兵》影集问世,他还把影集当作国防教育教材赠送给了蒙阴县的部分学校。“我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们学习老兵精神,了解过去,铭记历史,学习先辈们舍身救国、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 追溯杨德中为老兵拍摄的这段经历,可以说念想缘于老兵起,动力也缘于老兵生。“自手握钢枪,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的一刹那,俺们就没想能活着回来,比起那些早已逝去的战友,我们活着就是莫大的幸运!”在拍摄第一位老兵宋树顺时,杨德中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这也成了他17年来历经风雨而不辍的激励。 夕阳西下,当告别老兵霍维新返回县城的时候,杨德中看着远处路边略显新翠的青柏,略带感慨地说:“又是一年春来到,我的脚步还得再加快点……” 为他点赞 老兵如山,岁月如刀。刀之于山,可雕刻它的容颜,却削不掉它昂扬挺拔的脊梁。更有那胸前一枚枚沥血的军功章,绝不是高挂的炫耀,而是金戈铁马岁月的无言苍茫。当老兵凋零,谁来向后人述说那一段段曾经的壮怀激烈?沂蒙“草根摄影家”杨德中用手中的相机作答:一个人,一张照,凝固到永远……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