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民企成国产新型战机供货商 产品达世界先进水平

2017-3-8 17:47|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0| 评论: 0|来自: 解放军报

摘要:   3月6日的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首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达5300多万次。   军民融合如何“互联网+”   ■记者 王天益 邹维荣   军民融合的关键在解决“民参军”问题,“民参 ...

  3月6日的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首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达5300多万次。

  军民融合如何“互联网+”

  ■记者 王天益 邹维荣

  军民融合的关键在解决“民参军”问题,“民参军”的核心在于破除信息壁垒

  冲上一杯免费的速溶咖啡,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吴海林斜靠在沙发上,静静等候同事查询采购网上与自己企业相关的采购需求。

  春节刚过,前来查询的人还不多。采购网除了发布可公开的武器装备需求信息,也发布军队涉密采购需求。查询涉密信息,企业需要到北京、上海、沈阳等6个城市指定的地点查询。

  吴海林和同事是看了采购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通知后赶过来的。每当网站发布了新需求,这个公众号都会写上一段蓝底白字的简述,配上一张现役装备酷图,及时告知订阅用户。

  随后,这里便会迎来一个访问高峰。就像一波间歇性的潮水,既涌向线上的网站,也涌向线下各查询点。

  两年来,最大的“潮水”出现在去年8月“‘十三五’装备预研指南信息”发布期间。

  当时,参谋李增华负责第一批信息的发布。这些需求来自组建成立不久的陆军机关,一共200多条。

  此前,他们从未一次性集中发布过如此多的需求信息。2015年网站上线之初,首次发布了120多条需求,但“反响并不是很强烈”。

  “一方面是刚上线推广不够,用户不多;另一方面,一些习惯了‘线下模式’的企业并不相信通过网站也能中标。”采购网负责人隋东海分析说。

  为了推广网站,仅2015年,采购网团队就在全国各地开展了10多次培训,向2000多家企业介绍了采购信息网上发布情况。当年,网站注册用户翻了一番,准备参加投标对接的认证用户增长了6倍。

  于是,那个下午,当李增华点击网站后台的信息发布按钮后,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

  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突然暴涨,网站响应变得迟钝,紧接着,呼叫中心热线电话被“打爆了”,用户开始反映:网站无法访问……

  在线下,接待大厅里一大早就挤满了前来查询的用户,排号机吐出的数字一直涨到了451,凌晨一点多仍有用户不愿离开。

  吴海林当时也在人群中。早上7点他便赶到了采购网的大厅排队,“需求信息是有有效期的,早一分钟看到,便是为企业多争取一分机会。”他说。

  这些情况,采购网团队做过预案,但仍出乎预料。数据显示,那几天,网站最高并发访问量超出了设计容量8倍。

  “网站宕机了,我们被‘民参军’的热情点燃了。”整整两周时间,隋东海和同事一直超负荷运转:紧急对网站进行扩容,微信告知用户延长工作时间、周末无休,不断引导用户向其他查询点分流……

  当“潮水”渐渐退去,隋东海在回顾这场“战斗”时,没有为网站火热欣喜,反而有些自责——

  当前,军民融合的关键之一在解决“民参军”问题,“民参军”的核心在于破除信息壁垒。“没想到,这壁垒后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隋东海说。

  这位过去做科技成果专利管理工作的文职军官,当初转岗采购网时,曾有朋友劝他:不就是个网站吗,有啥干头?

  两年来,经历了一次次军民融合“浪潮”的洗礼,隋东海渐渐觉得,这份工作“有点弄潮儿的感觉”……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首页截图

  撬动的不仅是军地效益,更是军工生产体系变革

  2016年,采购网发布的需求信息中,来自海军的信息位列军兵种第一。

  这些信息发布后,海军装备采购中心进行了跟踪统计,逐条列出项目名称、企业对接情况等内容,打印成册,厚厚一摞。

  “大部分需求都有3家以上的企业响应,有的项目甚至有近20家企业参与竞争。”采购中心参谋王玉松用笔在一条需求信息上重重画了道线,“发布这一条信息,就帮我们节省经费上亿元。”

  记录显示,这是一个某型舰船建造项目,当时有8家企业参与竞争承制,经过招投标,最后两家质优价低的企业胜出。

  采购网做过统计,2015年通过网站招标完成的采购项目中,40%明显低于预算经费,最高降幅达72%。

  对企业来说,这些成本是如何降出来的呢?

  生产CPU的龙芯中科曾接过一项芯片大单。当时,面对军队采购方提出的产品指标,有同行给出了2亿元的报价,龙芯中科却表示只需2000万元。

  “这项技术,我们民品已经做成熟了,按军用要求修改即可,自然比从头做起要省钱得多。”企业负责人胡伟武认为,通过信息公开促进公平竞争,使更多的优质生产力服务战斗力,正是军民融合的效益所在。

  2016年,龙芯中科通过采购网中标了8个项目,总金额达4000万元。该公司一直安排有专人每天关注采购网发布的信息。“对民企来说,信息就是机会,就是市场。”胡伟武说,以前,这些机会是很多民企想都不敢想的。

  某民企生产一种可以替代液压装置的丝杠,产品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迟迟难以打开销路。后来,通过采购网投标,该民企不仅成了国产某新型战机的供货商,还带动了民品销售火热。

  一条信息,撬动的不仅是军地效益,更是军工生产体系的变革。

  据统计,去年通过采购网参与竞争性采购中标的企业中,民企占26%,科研项目中标的企业中,民企则达到了32%。

  这些数字,对传统的军工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所通过采购网对接项目55个,中标11个,成功率相对过去的渠道有所下降,总的项目数却有明显提高。

  该所科技处处长郭新宝介绍,去年,他们三分之一的项目都来自采购网上的信息。“通过公开竞争,中标了,我们的优势得到凸显,没中标,我们也可以从更多的同行那里找到差距。”

  以前,这个研究所的产品大多面向海军。去年,采购网发布了一条陆军航空兵的采购需求,他们尝试着参与对接,一番盲评、复审下来,竟以排名第一中标。

  “要像以往被动等上级给订单,这些并非我们传统领域的项目可能压根儿拿不到。”郭新宝介绍,去年,他们结合采购网上发布的需求信息,进一步调整了科研方向,并重组了研究力量。来自采购网源源不断的新需求,正成为他们发展转型的新动力。

  那么,到底是谁拿到的项目少了?

  “以前通过特殊渠道拿项目的,被网站公开的门槛挡住了;本身竞争力不强的,被挤出局了……”郭新宝分析说,这正是采购信息公开的威力所在。

  深度融合,还需对更多服务进行“深加工”

  作为网站负责人,这一天,隋东海的日程安排并无特殊:参加一个上级会议,接待一家来访企业……

  然而,细究下去,却颇有意味——

  这个会议旨在推进采购网和政府、军工企业网络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军工企业和相关部门查询发布信息。

  企业来访是要参与论证在深圳市某区试点开设“军民融合综合服务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民营企业可以享受到信息查询、国防专利转让、军工生产资质认证等“一条龙”服务。

  “军民融合的很多梗阻点就在这些细枝末节间,只有建好平台、服务配套、打通梗阻,融合才能水到渠成。”隋东海结合采购网发展道出由衷体会。

  采购需求信息是采购网最重要的资源。网站成立初期,信息主要靠强制要求各级装备采购部门提供,然后,网站信息组的参谋闫州杰挨家挨户去收。

  但没过多久,采购部门就纷纷转变态度,主动向采购网报送信息。“他们依靠我们的信息发布服务,在采购中确实尝到了甜头。”闫州杰说。

  后来,网站进一步改进服务,简化信息发布流程,开通了采购方和企业的线上对接功能,各项目的对接成功率也很快从10%上升到了31%。

  “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我们还需要对更多类似的服务进行‘深加工’。”在隋东海的构想中,信息发布虽然只是武器装备采购中的一个小环节,但仍大有文章可做——

  最近,他们正在筹划增设异地查询点,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的企业均可就近查询;推进网站分级管理,让各军兵种也能自行发布管理采购信息。

  下一步,他们还希望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企业的自身特色,精细化推荐采购需求;汇集“民参军”企业和产品信息,科学评估其国防动员能力;分析各军工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民参军”和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咨询……

  当然,仅仅一个网站,其外延终究是有限的。

  在采购网收到的意见反馈中,有的民企希望能够简化军工生产资质认证过程;有的呼吁,推进军队需求的通用型货架产品网上直接招标;还有的建议,民企不应只是给军工企业“做配套”“打下手”……

  “只有两岁的采购网,难以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但是当我们越走越远,一定可以倒逼其解决。”隋东海扶了扶眼镜框,目光里充满自信。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两年“网事”

  2月14日,一家西藏企业的负责人走进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以下简称采购网)办事大厅,用了不到5分钟办理了用户认证。

  这是个“历史性时刻”——采购网开通运营两年,第一个企业注册地为西藏的用户入驻,从此采购网实现了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用户全覆盖。

  梳理采购网两年来的“大事记”不难发现,自2015年1月4日上线以来,在这个定位为“全军武器装备采购需求信息权威发布平台,优势企业产品技术汇聚渠道,装备领域军民融合重要服务窗口”的网络平台上,类似的新突破不断在发生。

  两年来,在采购网注册认证的企业用户达11900多家,网站发布军队装备采购信息7500多条,企业自我推荐的优势产品和技术5000多项,搭建起装备采购领域军地信息互通的主渠道。

  两年间,军地间的信息畅流见证着一项项融合新举:国防科工局和原总装备部发布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削减约2/3的许可项目;军委装备发展部拟制“负面清单”,拓宽竞争性采购范围……

  采购网的两年“网事”,是装备采购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值得关注的一个样本。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4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