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专访张艺谋:将鸟巢版《图兰朵》变成平民歌剧

2009-10-5 04:26| 发布者: Andy| 查看: 64|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10月4日,张艺谋在彩排现场。记者马轶群摄

10月4日,张艺谋在鸟巢接受采访。记者马轶群摄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段敬芳)10月4日,由张艺谋执导的实景歌剧《图兰朵》在鸟巢进行带妆彩排,导演张艺谋在彩排间隙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他对彩排情况很满意。鸟巢版《图兰朵》(以下称“鸟巢版”)是他在保持歌剧的高雅品味的同时,将高雅艺术推广到更广泛的普通观众中去的一次大胆尝试。

关于彩排

在谈到彩排的进展时,张艺谋说:“前面几次彩排虽然时间非常紧,但从效果上看还是很成功的,演员、音响、舞台效果、指挥等各方面都很不错。最后的两次彩排需要加强合唱队和乐队的配合。鸟巢版比1998年太庙版《图兰朵》(以下简称“太庙版”)在演出场地上大了很多,场地太大很难保证音响效果,这几天我们连夜在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力求细致。”由于《图兰朵》的歌词是意大利语,而此次演出男女主角又是中方演员(戴玉强)与外方演员首次合作,演员配合的默契程度自然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张艺谋表示,“我与主创团队多次沟通过这个问题,演员的状态很好,戴玉强、田浩江和幺红的表现很令我满意。”

关于创新

当记者问及鸟巢版与太庙版的有什么区别时,张艺谋表示“现代感是最大的不同”。“在表演风格、演员调度方面,鸟巢版是太庙版的延续,这也是我导演的这个版本的一个继承,最大的不同是舞台风格的变化。我希望鸟巢版带给观众的感觉是简洁而现代的,太庙版的舞台完全是仿古式的,而鸟巢版要与国家体育场的现代感相匹配,我们不再像太庙版那样去追求写实性的刻画,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去表现,用块、线、面等现代元素将占用了大约1/4看台的巨大舞台变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古代宫殿。”

说到张艺谋的“象征手法”,这就要追溯到1997年《图兰朵》在佛罗伦萨的演出,张艺谋首次将普契尼笔下的三个弄臣的形象定义成“酒、色、财”,通过服装、配饰、动作来表现他们各自的人物性格,受到西方观众的广泛喜爱和演员的认同。在“斩首”这个情节上,歌剧《图兰朵》有很多版本,西方的大部分版本在刽子手杀人、拎起头颅示众等情节上表现手法都很写实,张艺谋从十年前的太庙版就作了修改,改成使用有东方特色的舞台象征语言来表现,减少血腥场面,增加东方美感。他说,“中国人表达死亡的方式与西方不同,通常使用象征手法,比如《窦娥冤》中的‘六月雪’,这就是‘东方美’的魅力。”这种表现形式被西方广泛接受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而在鸟巢版中,张艺谋又将多媒体融入到舞台设计中。但对于外界热议的“鸟巢版会不会有点电影的感觉”的问题,张艺谋表示,“大屏幕虽然表现力很强,但是不能运用太多,毕竟《图兰朵》是歌剧,不能像电影一样去表现。大屏幕只能用来渲染和烘托舞台气氛和效果。我们力求既最大化体现歌剧的优雅和高雅,又能达到唯美梦幻的舞台效果,带给观众很强、很有时代感的视觉冲击,同时还遵守原著的故事情节。”

关于“张氏烙印”

张艺谋此前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鸟巢版在风格上会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延续,说到风格,肯定要谈到张艺谋的电影和他的“印象”系列,张导又是如何定义自己最独特的“烙印”的呢?张艺谋笑言,“我力求我的作品能表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能带给观众独特的观赏感受。现在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视觉化的领悟和欣赏水平都越来越高,目光敏锐,理解也很透彻。要赢得观众的心,就要追求强烈的视觉表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我的每场演出都要找到最佳的文化切入点,要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并且容易被观众接受的‘文化符号’,让这个‘符号’贯穿始终可能就是我的风格。比如奥运开幕式的‘符号’是画卷,因为它是我能想到的最能全面包容中国文化、东方文明的元素。而《图兰朵》的‘符号’就是宫殿。”

希望歌剧走向大众

对于鸟巢版舞台灯光及色彩的运用,张导用了个当前时尚界流行的词儿――“混搭”,“鸟巢版在色彩的表现上非常鲜艳、很‘青春’富有朝气,我和主创团队将这次设计的灯光称为‘17岁的色彩’。绚丽的灯光表现配上华美复古的服饰,这就是混搭!”

在西方,歌剧是典型的高雅艺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张艺谋流露出了些许遗憾,他的回答意味深长:“我之所以选在国家体育场而不是顶级的歌剧院做《图兰朵》,就是希望能吸引年轻的、普通的观众来看。通常‘高端’歌剧因为受场地、受众等方面的影响,票价偏高,这导致歌剧离普通观众越来越远。这不只是歌剧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的高雅艺术普遍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观众的年龄段偏老,年轻观众流失严重。而在体育场做演出,票价会比较低,我希望有更多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来看《图兰朵》,来看歌剧,来看高雅艺术。我力求增加更多的流行的、现代的元素,增强时代感,在保持歌剧的高雅品味的同时,又能面向更广泛的大众,我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采访手记

当我赶到位于鸟巢的采访包厢时,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张导今天凌晨三点还在鸟巢视察演出的准备情况。已经有思想准备的我还是吃了一惊,这样的工作强度可以用“通宵达旦”来形容,张艺谋对《图兰朵》倾注的心血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由此可见一斑。当张艺谋走进房间的时候,我又吃了一惊,他步履轻松,神采奕奕,在短短半小时的采访中,张导侃侃而谈,不时还说些“小插曲”,丝毫看不出他是从事如此高强度工作的人。采访刚结束,张艺谋就匆匆赶往导演监控席,投入到当晚彩排的指挥工作中去了……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5-2-3 1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