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传统节日小年。临近中午时分,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的试验厂房里,几个年轻人的脑袋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试验台上,正在进行部件测试。为了通风,厂房的大门打开着,寒气袭人。 发动机试车台试验年轻主管小陈,正带领大家加班加点,要在春节之前完成发动机试验。文质彬彬的小陈一身工装、戴着眼镜,作为90后的他,来到31所不到半年,就领衔当上主管,人送昵称“陈管”。 小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他所在的试验青年突击队是31所一支专门负责发动机试验任务的队伍。“我们是一支90后战斗突击队,10个人中8个是90后,航天工作最大特点就是加班加点,两班倒、三班倒,没有节假日,随时在岗是常态。” 小陈笑着说:“我们不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样子,却知道丰台云岗这里凌晨三点钟哪家包子铺开始和面、拌馅了,因为有的小伙伴刚下班,有的则正走在去上班的路上。”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是我国集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动力装置研究所,其技术与产品助力“神舟十一号”返回搜寻等国家重大任务圆满成功。航天装备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生产和试验等多个环节紧密配合、大力协同。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航天青年们坚守岗位,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班加点干工作,近百个青年突击队成为挑起大梁的主力军。 小年这一天,“大国工匠”孙长胜在数控加工中心前忙着抢加工进度,年前的一批临时任务,时间紧、要求高,加工精度更是要求在0.02毫米以内。“为了这批活儿也是拼了,大家每天加班加点到晚上十点多。”孙长胜说。而涡轮增压内燃机项目组的肖博士在电脑前敲着键盘,正忙着撰写最新创新成果报告。他们都是所在青年突击队的领军者。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本次返回搜寻任务中,一款搭载着由31所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航空涡轮增压动力系统无人机立了一大功。 肖博士所在的雪域雄鹰青年突击队,为突破航空涡轮增压动力系统无人机这一关键技术,几乎踏遍祖国的边疆海域,搭载该动力系统的飞行器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环境高温湿热复杂多变的南海海域、极限低温的漠北草原等地多次试飞,先后完成数千小时发动机部件及整机地面试验。新的一年,肖博士期待雪域雄鹰青年突击队以“双创”的热情与动力,在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能孵化更多的系列化产品并投入市场。 不擅言辞的孙长胜是三院“匠人”青年突击队领军人,33岁的他已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他对“匠人”的理解很朴素:加工航天组件都是“大活儿”,对工序要求极为严格,不能返工,必须精益求精,尽力做到程序上优化,“每次加工提高一分钟,整个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2016年,“匠人”青年突击队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一种燃烧室尾喷管组件生产任务摆在眼前,加工高温合金难度大,尤其是对刀具磨损严重,频繁更换刀具严重影响工期。长胜依据丰富的经验,综合观察工件表面质量、辨别刀具切削时的声音,把握换刀时机,既保证了加工产品质量,又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对小陈所在的试验团队而言,“航天发动机是试验试出来的”,试验是研制、生产航天产品中的重要一环。 2016年年底,小陈所在的青年突击队接到产品试验任务。北京突降大雪,试验厂房的温度降至零摄氏度,试验准备工作要在几乎滴水成冰的环境下完成。测量系统的90后小姑娘冻红了脸,专注地安装和检查每一个测点;设备系统的小伙子握着冰凉的扳手,小心翼翼地吊装发动机,用力拧紧每一颗螺钉。试验主管小陈认真地研判着每一次试验数据。 终于,试验台各系统准备到位,随着一声令下,发动机成功点火,轰鸣声划破深夜的宁静,此时已是次日凌晨一点,而对于试验台的年轻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寻常时刻的普通场景。 作为主管,小陈希望年轻人组成一个“快乐的团队”,“在一个阳光、向上、积极的团队氛围中,能够产生战斗力和创造力,航天试验战队的口号是‘我们是不倒的后墙’,为研制、生产环节提供靠谱的试验保障。”这位三院最年轻的试验主管信心满满。(王晚琳 记者 崔丽)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