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军报:国际反恐期待新思路

2017-1-9 21:03|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解放军报

摘要:   本土恐袭渐成新趋势   随着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失陷4年之久的重镇阿勒颇,以及伊拉克军队对摩苏尔展开围攻,外界普遍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联盟和以俄罗斯为首的“保叙同盟”下一个目标将是极端组织“伊斯 ...

  本土恐袭渐成新趋势

  随着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失陷4年之久的重镇阿勒颇,以及伊拉克军队对摩苏尔展开围攻,外界普遍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联盟和以俄罗斯为首的“保叙同盟”下一个目标将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首都”拉卡,打败“伊斯兰国”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然而,打击“伊斯兰国”军事行动的积极进展,并未实质性缓解严峻的国际反恐形势。虽然各国加强了防恐、反恐措施,但近年来的恐袭频率却不降反升。仅去年3月以来,美欧国家就相继发生了欧盟总部附近地铁站恐袭案、美国奥兰多夜总会恐袭案、法国尼斯恐袭案、德国圣诞市场恐袭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夜总会恐袭案等。这表明,在西亚北非的“动荡弧地区”之外,其他地区面临的恐袭威胁正变得越来越大,而“返回式圣战”和“独狼式暴恐”已成为本土恐袭的主要模式。

  未来,随着“伊斯兰国”遭到更大的溃败,恐怖组织以小型化、分散化、草根化的方式对西方世界渗透破坏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一方面,从“伊斯兰国”溃散返回本国的人员,将会把从战场上学到的战斗技能带回本土,从而把“返回式圣战”扩展到全球;另一方面,没来得及到叙伊参加“圣战”的人员、以难民身份蒙混过关的恐怖分子,以及新被完成洗脑的“独狼”,将试图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恐袭狂潮,让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国家防不胜防。

  网络空间成为反恐新战场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威胁不仅来自其所制造的恐怖活动本身,更在于极端思想的外溢。作为一种中性的技术工具,网络已被动地成为恐怖主义“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伴随社交媒体的兴起和通信联络技术多样化的发展,传统的反恐手段在布网和监控层面都遇到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恐怖组织之间及恐怖分子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越来越隐蔽便捷。近年来兴起的“推特”“脸谱”等“微媒体”,已然成为恐怖组织传播极端思想、募集活动资金、引诱自主破坏、组织大规模恐袭的重要平台。日前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好莱坞机场、造成5死8伤的“独狼”枪击案中,枪手圣地亚哥就被发现曾浏览互联网上与极端组织有关的内容。而“伊斯兰国”虽然丢城失地、损兵折将,但其在网络空间的存在却未被削弱。根据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伊斯兰国”在“推特”上仍有4.6万个账号,最为活跃的有500到2000个。即使“推特”不停关闭这些账号,恐怖分子也能以匿名方式申请到新的账号或将账号转移到其他平台。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爆炸、绑架、斩首等“常规恐袭”方式之外,恐怖分子通过网络进行“非常规恐袭”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未来,不排除一些恐怖组织,会寻求通过网络袭击破坏有形目标,如供水、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股市等金融系统,借此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

  多措并举实现反恐新突破

  恐怖主义好比文明社会肌体内的“癌细胞”,其产生既有经济发展滞后和极端思想乘虚而入等原因,也有外部势力推波助澜等因素。消除恐怖主义,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只有多管齐下、联手防控,才能有效挤压恐怖主义生存空间,打破“越反越恐”的怪圈,实现反恐新突破。

  首先,完善国际反恐合作机制,群策群防增强“免疫力”。在恐怖主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势在必行。目前,国际社会还未形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反恐公约。此前由联大通过的《全球反恐战略》更多只是一种意向,可谓共识多措施少。未来,需要各国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一个更具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以推动反恐信息共享、联合打击等行动制度化。

  其次,加大军事打击力度,清除已经变异的“毒瘤”。运用武力清剿恐怖组织及其分支,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恐怖组织,但仍然不失为遏制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定点清除”能够在一定时间段之内斩断对手决策链,从而让战术行动发挥战略影响。如2015年5月,美军特种部队成功击毙“伊斯兰国”石油和财务高级头目阿布·萨耶夫,就大大削弱其资金筹措能力。未来,清除现有“成形”的恐怖组织,军事打击仍是必备选项。

  再次,加强网络反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一方面,警惕大规模“网袭”,防止已经高度网络化的文明社会遭到重大打击;另一方面,要在尊重网络自由的同时,适度加强对网络特别是各种“微媒体”的监管,阻隔恐怖分子间的联络往来,力争让恐怖分子变成一个个互联网上的信息“孤岛”。此外,还要控制对恐袭事件的过度渲染,避免为恐怖分子造势,避免加剧民众恐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改变目前孕育恐怖分子的肌体“大环境”。恐怖主义并非文明社会的绝症。恐怖活动之所以“花样百出”“遍地开花”,离不开孕育和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只要种族宗教的歧视、贫富差距的拉大、反恐的双重标准、极端思想的蛊惑等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恐怖主义就会“春风吹又生”。文明社会要想根除恐怖主义,必须秉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在上述方面综合施策,彻底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李瑞景)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3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