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旦,不知不觉就到腊八节了。 腊八节的来历和传说的有几种,一是佛祖修行,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二是朱元璋未成气候,忍饥挨饿之时,从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做成粥,坐了天下的,便把腊月初八这天作为腊八节。三是岳飞率部抗金,正值数九寒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说,从前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含义丰富而又耐人回味的腊作节,在中国流传广泛。到了这一天,人们提前把准备好的五谷杂粮,还是莲子,红枣,花生等果仁,先一天晚上洗净泡水,第二天清晨煮好,再加点糖,吃起来香甜可口,浑身暖和,富有营养。据说吃了腊八粥,身上不怕冻。还有个普遍的说法是,吃了腊八饭,来把年货办。说是吃了腊八粥,等于揭开了办年货、过年的序幕。 记得计划经济年代,粮食紧张,物质匮乏,缺吃少穿。但到腊八节这一天,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用大米掺点粗粮,加点力所能及能收集来红枣和莲子,熬成八宝粥,让我们吃饱吃暖和。 过了腊八节,农民们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辛苦了一年,好坏都得置办些的年货,祭祀祖先和神灵,慰劳下自己,招待来往的亲戚,更叫一年盼到头的孩子,穿上新衣裳,吃几天的好吃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于是男的,把自己田里种的各种粮食,家里喂养的家禽,三天一集,五天一街,拿到集镇上卖了,换成钱,买回年货。家庭主妇们,上街扯布,给大人小孩,缝制衣裳鞋袜,好歹总是全新。不然,街坊邻居,会笑话你不会过日子,混得大人小孩走不到人面前。腊八节过后个把星期,学生们也放就寒假了。特别除去了课堂束缚男娃子们,街头村里,野马似的疯逛,游玩,时不时,拿着拆散的小鞭炮,叭叭地放起来。乡村的年味,在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中,在弥漫于空中里的各种香味中,在小孩们的欢声笑语中,还有零碎的鞭炮声和火药味中,渐渐地浓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眼光的商家们,超市里早就备好备全做腊八粥的食材了,买回家放进锅里煮好就行,虽然省心省力,就像现在的速成食品,吃起来总感觉味道寡淡了些,没有自己亲手一点一星准备,吃起来醇香,绵长。 腊八节,作为农耕文化的又一个传统节日,寄寓着先人们慎终追远,祈求吉祥,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怀,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既是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还会永远流传,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吸取精华,丰富内涵。 首发散文网://www.sanwen.net/subject/388905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