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邹明哈佛演讲:文化如何成为理解中美关系的钥匙?

2024-4-22 01:48|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76| 评论: 0|来自: 与世界对话

摘要: 当地时间4月20—21日,第五届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哈佛肯尼迪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立森、清华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等30多位学者、政要参与。凤凰网《与世界对话》为 ...

  当地时间4月20—21日,第五届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哈佛肯尼迪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立森、清华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等30多位学者、政要参与。凤凰网《与世界对话》为本次活动的特别合作伙伴。

  在论坛闭幕式上,凤凰卫视编委,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邹明先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邹明先生引用先贤哲思强调合作与共赢的重要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美两国尤其需要展现出开放的心态,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共同的发展之路。

  在讲话中,邹明特别提到了孔子的教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古训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和平共处和文明的互鉴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强调,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理念,在国际交往中自然地演变为“和而不同”的策略。他希望美国朋友能够理解这一点,因为这不仅是理解中国的钥匙,也是双方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合作的基石。

  凤凰网作为中国主流媒体,在全球舞台上有着重要影响力,同时也始终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对外交流的责任。未来,凤凰网将继续承担自身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以下为邹明先生发言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虽然我不能亲临现场致辞,但AI时代,距离已经不是我们交流的障碍。

  不久前,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来华访问,从广州到北京,一路北上,引起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来中国前,耶伦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提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是她工作的一个关键部分,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食物和当地餐馆。”她来到广州和北京,都去餐馆吃了中餐。大家特别注意到耶伦筷子用得不错。

  其实,筷子在中国的历史超过3000年。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信仰与行为规范。比如,筷子的形状一头方,一头圆,中国人信仰“天圆地方”的说法,方的那一端就代表地,圆的那一端就代表天;手持筷子,拇指、无名指、中指并用,形成了“天地人”之象,“天时地利人和”方能成就大业,这是吉祥的寓意。小小的一双中国筷子在耶伦女士手上,娴熟地“舞蹈”着,耶伦不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吗?

  文化需要交流,文明需要互鉴。费正清先生是美国研究中国学的泰斗级人物,上个世纪30年代,与中国结缘。由他创立的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汇集了众多研究中国学的一流学者,是海外研究中国学的先驱和重镇。一代代优秀学者,在研究中国的同时,也扮演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角色。

  哈佛著名校友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书里就有很多中国元素,他频频引述孔子哲思——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将老庄思想重新阐释,以超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方式融入了美国文化。肯尼迪学院的院训是“问问你能做什么”(Ask What You Can Do),其实与中华文化里的忠诚一脉相承,也是两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

  哈佛的著名学者麦克法夸尔、裴宜理、科恩对于中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都进行过细致入微的考察。曾接受过凤凰网专访的肯尼迪学院的两位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和约瑟夫·奈,其实也在回答两个问题——中华文化如何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中华文化如何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很多同学可能也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凤凰网也一样。

  2014年起,凤凰网联合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共同发起“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活动,其中就有多位曾经在或者一直在从事美国研究、传播中华文化的学者获奖,比如饶宗颐、李泽厚、余英时、杜维明、许倬云、叶嘉莹、星云大师、成中英等。

  我记得2018年,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教授获颁凤凰网“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他在获奖时说,研究国学可以让我们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杜先生研究的正是儒家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2020年荣获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的许倬云先生,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他说:“文化要不断日新月新,配合世界潮流,配合人类共同社会出现的契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中华文化也证明了自己蓬勃的生命力。美国最高法院东侧门楣上的孔子雕像,可以理解为东方道德对人类文明整体的贡献。

  2015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历史性判决。持支持意见的肯尼迪大法官引用了孔子的哲思:“孔子教导说婚姻是政体之本”(爱与敬,其政之本)。而持反对意见的罗伯茨大法官则认为这一判决改变了“中国汉人(the Han Chinese)、迦太基人和阿兹特克人”等古老民族沿袭的婚姻制度。

  看,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活力,它可以为我们应对时代的挑战提供充足的思想资源。

  顺便说一句,肯尼迪大法官和罗伯茨大法官都毕业于哈佛大学,诸位之后遇到了他们,不要忘记替我们说声“谢谢引用”。

  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是以研究公共政策为主,也要理解中华文化背景,才能解释很多看似不合乎经济学、政治学道理的决策。肯尼迪总统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他任内就曾经秘密策划中美建交,但是因为幕僚们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多次沟通均未成功,留下了无数遗憾。

  各位可能会问,我们传播什么样的中华文化呢?我们特别注意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这样共同性价值的传播才会引起共鸣,并被合理接受。

  我们知道,虽然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受到一定阻力,但孔子所建立的儒家思想则是不可泯灭的。去年,在孔子故里中国山东曲阜举办了“尼山论坛”,这是每年一次的以儒学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在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国际上有很多学者比较研究中国儒学与基督教核心价值观的异同,发现这两组核心价值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都强调“爱人”、都重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提倡“仁慈”。圣经中耶稣的很多表达与孔子的内核相通。

  但是孔子还提到了一点,我们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前提,是彼此“不相害”;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基础,是文明底线“不相悖”。

  中国历代圣贤的政治理想如此,中华民族的客观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同的文化,在剧烈的冲突、长期的交流中,最终融为一体,成为了一家人。这种经验被中国学者陈寅恪先生概括为“文化高于种族”。在中国对外交往时,这种历史经验会自然转化为“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我希望各位美国朋友特别留意这一点,它可以成为一把读懂中国的钥匙。

  各位,本次论坛举办,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4月19日至5月4日),4月20日也被联合国定为中文日。事实上,“谷雨”这个词组,不仅优雅地描述了谷物在雨水滋养下茁壮成长,而且包含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厚德载物的中国式价值观。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也需要这样“善利万物”的润养吗?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学习中文,多到中国走走,多品味中华文化。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1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