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跟各位讲了一战结束之后德国所遭遇的金融洗劫情况。 当时的德意志银行风格比较稳健,德国的经济秩序还比较稳定,但那个时候德国做了两个错误的决定:一、德意志银行独立;二、德意志银行脱离政府监管后拿到了铸币权。 在这两个前提下,德意志银行疯狂的印钞,把德国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全部买来,迅速控制整个德国,于是物价飞涨,涨到老百姓苦不堪言的程度,银行里存的那几百马克,等拿出来后才发现连一个面包都买不了。 犹太资本家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导致德国上下对犹太资本充满了痛恨,这也是导致二战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于德国有自己所谓的政治正确,因此这件事情一般人不敢讲。但今天我们讲它是因为我有一种感觉——今天在中国强调筑牢金融安全的底线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有很多具体的事情我们看不下去,也想不明白,但不得不说。 我们来聊聊另外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一直是中国学习的榜样。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我们国人便认为这个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累积70年的财富被美西方洗劫一空。由于钱被人家洗走了,导致不久苏联共产党就亡党了,苏维埃共和国也就亡国了。有很多人都总结过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但从金融角度总结教训的并不多。 大家知道打败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吗?有人认为是战争,凡是想到这儿的,说明你是个武器迷或者军迷,但你不是个政治家。 其实战争还是挺费劲的,二战时德国虽然被打败了,但被打败后没多长时间德国便重新振兴起来。德国现在在欧洲体量最大,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都有目共睹,而迅速搞垮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则是金融。 一战之后的德国也很强大,即使在一战当中失败了,可是德国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德意志民族能工巧匠很多,如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可这个时候正如上文所言,犹太资本仅凭两件事:一、银行独立,二、铸币权被犹太资本拿到。于是乎这个国家立刻就让人买空。 同样的事情在俄罗斯也发生过,当时的苏联便是这样。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揭开历史的迷雾,看一看超级大国数万亿美元的资产是怎么被人家区区一千万美元给洗劫一空的。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我们一般会说是因为军备竞赛、马歇尔计划、阿富汗战争、特殊化、腐败等等。这两年我做了几十期关于苏联亡党亡国教训的节目,但关于金融这方面我还没有专门讲过,可能以前涉及过一点儿,但是言语不确切。所以今天我想就这件事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一个超级大国会彻底崩塌,积攒了70年之久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 有一个署名为“周末假日”的作者,写的这篇文章逻辑脉络相当清晰,建议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言归正传,美国人怎么就把苏联数万亿美元的资产给收割了?老话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当时美国充分采取各种舆论战术,通过各种媒体及信息渠道,天天讲美国的繁荣、美国的强盛、美国背后的自由经济体制和美国的模式等。这种轰炸式的宣传使得在苏联内部掀起了一股“崇美”的狂潮。 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在今天的中国是不是也有人崇美,而且不仅崇美,还媚美恐美,然后在舆论场上大肆发表“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类似的言论。 美国老百姓当然不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老百姓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但美国的政客,尤其那些决定美国政策的人,他们把中国选定为头号敌人,一心只想搞垮中国,那他们怎么不是我们的敌人? 当时在苏联也有同样的一群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苏联的公知。他们煽动了苏联选择走美国模式道路的意愿,铺天盖地都是美国的幸福、美国的自由,美国的文明、美国的普世价值,从而为下一轮金融战役的胜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讲则比较具体了,就是美国派了大量的专家潜入苏联,在苏联内部与苏联的公知雅科夫列夫里应外合。 这个雅科夫列夫在美国留学后回到苏联,在苏联担任苏共的中央宣传部部长。他是头号公知,天天就干两件事:掘苏共的祖坟和宣传美国如何强大、如何自由,如何美好,其结果就是使苏联相信自由市场、金融开放才是繁荣的基石。甚至在那时谁要敢提金融监管,谁就会被骂成是斯大林的集权复辟,于是无序的金融大开发就此展开。 大家或许清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五百天计划”,该计划目的是要把苏联的国企分解为有价债券发给全体人民,彻底完成私有化。 从上至下的苏联知识分子,他们在二战时期为了捍卫苏维埃,牺牲了3500万人,但在人家裹着的糖衣炮弹的进攻面前,却丧失了起码的分辨力。“五百天计划”使国企消失了,说好听点儿是让苏联一举进入“公平的自由市场”阶段。 有人会问“是不是苏联老百姓也都分到钱了”?每个苏联人都收到了这笔有价债券,大约是每个人1万到1万5千卢布不等,当时约合3~4万美元。 突然间有三四万美元,大家自然高兴,但是这笔突然飞来的“横财”却变成了魔鬼的胡须。自己拽着魔鬼的胡须被带入到了国家分裂的地步,彻底瓦解了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而手中的这些有价证券便是最致命的武器。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为什么每个人都分到了三四万美元,国家却解体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