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藤校颇为动荡。12月9日,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麦吉尔(Elizabeth Magill),“自行”辞去职务。不久,该校董事会主席卜克也请辞。 12月11日,哈佛校长克劳丁·盖伊(Claudine Gay)被指控论文涉嫌抄袭。这位就职还不到半年的黑人女校长,顿时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前,斯坦福大学校长曾因涉嫌学术不端而辞职,盖伊是否会再蹈覆辙呢? 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萨利·科恩布鲁斯(Sally Kornbluth)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身陷“反犹太主义”风波,被美国议员指名要求撤换。 这一切,要从12月5日的一场听证会说起。 那天,宾大、哈佛、MIT的3位校长共同出席美国众议院有关“高校反犹主义”的听证会。会议时间持续5个多小时,当被问到“是否会惩罚发表反犹言论学生”时,三位校长均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这引发了政界及大学捐赠者的强烈不满。随后,74名议员发出联名信,要求撤换3所高校的校长。 截止目前,宾大校长已辞职,哈佛及MIT校长的命运暂未可定。 这一事件背后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也蕴含着美国高校一些独特文化。比如言论自由与歧视的边界是怎样的?为什么出问题的是三位女校长?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 听证会上,三位女校长言论引发争议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10月份巴以冲突的再度爆发。美国高校内“反犹太主义”情绪高涨,相继爆发了数百起抗议活动,部分学生参与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宾大、哈佛及MIT还有人喊出了“从河流到海洋”反犹口号。 面对这些行为,高校领导并没有明确采取措施,因为美国保护公民言论自由。这引发了政客们的强烈不满,于是有了本月5日的“高校反犹”听证会,三名校长受传唤出席。 在听证会上,一个名叫斯蒂芬尼克的议员质问宾大校长:“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否违反了宾大的校规或行为准则?” 麦吉尔校长婉转地答:“如果言论变成行为,那可能构成骚扰。” 议员再次提问:“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否构成欺凌或骚扰?” 麦吉尔校长说:“如果是直接的、严重的、普遍的,那就是骚扰。” 议员试图确认:“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麦吉尔校长再次“和稀泥”:“这要取决于具体情况。” 麦吉尔显然不愿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并认为应该维护言论自由,只有当语言升级成行为时,校方才能干预。 麦吉尔是法律方面的专家,她依据美国法律作答,似乎没有问题。但这让议员十分恼火。 另外两个校长的回答也类似,哈佛校长盖伊被问到“是否会处分发表仇恨言论”的学生时,她回答说“我校恪守言论自由的承诺”。 这些言论引发了巨大争议。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认为,麦吉尔的说法“可耻”且“无法接受”。多名议员表示:“没有‘两面派’,也不是‘言论自由’,那都是仇恨言论。” 美国白宫也在次日发表声明:“任何呼吁种族灭绝的言论,都是危险和令人反感的。我们应当坚决反对这些言论。”这个声明,似乎是在批评高校领导的模糊立场。随后,众议院宣布对3所高校进行调查。 12月8日,74名议员联名致信给宾大、哈佛及MIT董事会,公开要求3名校长辞职。 当政府领导人谴责反犹太主义时,任何机构似乎都应该立即为此挺身而出,当然也要谴责那些“不当言论”。这让一向德高望重的高校及其领导,瞬间陷入尴尬境况。 宾大女校长辞职, 哈佛女校长被指控抄袭 除了政府方面,美国高校还面临捐赠者的压力。华尔街大亨罗斯·史蒂文斯,宣布撤回对宾大的1亿美元捐款,还表示如果麦吉尔还担任校长,他就不会再捐款。 之后,麦吉尔校长为自己的发言公开道歉。 她在一段视频中说:“那时我专注于学校与美国宪法一致的政策,即仅凭言论是不受惩罚的。我没关注到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就是呼吁人类可以犯下最可怕的暴力。我应注意到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无疑是邪恶的严重不当的行为,应当受到严惩。” 可惜,道歉换不来争议的平息。12月9日,宾大董事会主席斯科特·博克宣布,麦吉尔自愿辞去校长职务,她以后会在宾大凯里法学院担任终身教授。 至此,麦吉尔成为美国首个因“反犹争议”辞职的高校校长,这是她上任宾大校长的第二年。就在她辞职几个小时后,董事会主席博克也宣布辞职。 宾大校长与董事会主席的双辞,并不代表这件事的结束。 议员斯蒂芬尼克在社交平台X发帖说:“一个下台了,还有两个。” 这明确是将矛头对准了哈佛和MIT。 12月11日,美国记者鲁福在个人网站发文,称哈佛校长盖伊1997年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有多处明显抄袭且不加引号,违反了哈佛大学学术完整性的政策。 该文发布1个小时后,阅读量已超过100万! 随后,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转发了这篇文章。不到24小时,已有230多万浏览量! 阿克曼曾多次给哈佛积极捐款,他的反对势必会对盖伊造成巨大影响。 另外,阿克曼还表示盖伊能登上校长宝座,靠的并不是真才实学,而是女性和黑人身份。因为美国高校采取“多元化雇用标准”,盖伊是唯一符合的成员。 阿克曼戏称盖伊为“多元化校长”。 反犹争议、抄袭风波、捐赠者反对,让哈佛校长举步维艰。不过盖伊也有自己的支持者,570多名哈佛教职人员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学校管理者不要屈从政治压力,不要因为“校园反犹”而解雇校长。 盖伊是今年7月份才就任哈佛校长的。如果她也被辞退,那么将是哈佛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校长。 MIT校长科恩布鲁斯在听证会上发言相对较少,目前只是被议员要求辞退,校方暂未对此进行表态。 美国高校的言论自由与反对歧视 言论自由,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宪法保护人们表达意见、批评政府、参与公众讨论的自由。作为美国高校,当然也是要维护言论自由,也正是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的意识形态,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与创新性的教育体系。 正是基于此,三位女校长在听证会上都表示支持言论自由:只要反犹的想法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违背校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并没有问题,因为是建立在美国宪法保护言论自由的基础上的。 但这种言论自由,事实上也有许多管制。 小哈里·卡尔文在《美国的言论自由》一书中提到:在美国如果骂黑人、穆斯林、犹太人、印第安人等少数族裔,会因种族歧视而招来大麻烦;如果骂女性、同性恋或双性恋者、残疾人、退伍军人,也会惹上麻烦。 辱骂总统或政府可能无罪,但骂许多特定群体,则可能招来祸事。 美国高校同样如此,对“歧视”向来极为重视。哈佛大学校规中明确规定“歧视违法”:“歧视和骚扰是违法的,哈佛大学明确反对任何对种族、性别、肤色、性取向、宗教、年龄、国籍、政治信仰(电视剧)、兵役状况以及残疾等和学习以及课程无关的歧视。” 曾有10名哈佛大学未入校新生,在群聊中发布了含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图片,后来被学校发现后直接取消了录取资格。 也是为了彰显“没有歧视”“男女平等”,近年美国高校出现了多名女校长。8大藤校中,有6个都是女校长。这也是为什么本次事件中,3个被要求辞职的都是女校长。 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反对以色列到底是言论自由,还是歧视犹太人?这涉及到言论自由的界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院长欧文·切默林斯基曾表示,关于“言论自由在哪里结束、骚扰从哪里开始”的讨论是微妙的,而国会听证会显然不是讨论细微差别的好地方。 总而言之,美国高校目前正面临着“言论自由”与“种族歧视”的道德抉择问题,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成了备受争议的难题。 陷入困境的藤校校长,确实为难 宾大校长辞职了,但藤校面临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犹太学生不高兴,因为觉得反犹主义没有被采取措施。反对战争的学生也不高兴,因为觉得没有了言论自由。 这样的仓皇辞职,也引发了学界担忧。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宾大分会发表声明称:捐赠者和政府议员一再歪曲师生们的言行,仅表达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担忧和批评战争,就被称为“呼吁种族灭绝”。这些行为严重威胁了学校的研究和教学,触及到教育机构的核心使命。 不少学生也认为,这是个非常糟糕的先例。因为让人们认识到掌控学校的不是学者,不是管理人员,而是那些捐赠者。手握财富,就可以决定学校的命运了吗?那是否意味着,资本始终掌握社会的话语权? 据最新消息,哈佛大学最高管理机构于12日发布声明:“作为哈佛公司的成员,我们重申支持盖伊校长继续领导哈佛大学。期待哈佛在面临高等教育和更广泛世界的挑战之际,尽我们所能支持盖伊校长。” 与此同时,哈佛公司公开了对盖伊著作审查的结果:其中显示在少数情况下引用不足,但没有违反“哈佛大学关于研究不端行为的标准”。 这些声明为盖伊的留任提供了重要掩护。当然,这也意味着校方决定要抵制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时可能面临捐赠者撤资的风险。 不过,这份声明可能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社会上对盖伊的批评仍在,抄袭风波也并未停止。校方会在“反犹太主义”方面会做出哪些措施?如何才能平衡“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与“种族歧视”?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 校长很难,但模棱两可的态度似乎很难再继续维持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