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日报报道,最近中国经济步履蹒跚,一些人怀疑,中国可能步上日本的后尘。真是如此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或许不会”,因为日本经济其实没有众人想像那么糟,但中国经济会比日本糟。 盛行说法是,日本在1980年代末经历一波股市和房地产荣景,但泡沫最终爆掉了。时至今日,东京日经225股价指数现在的价位仍远低于1989年攀抵的颠峰水准。当年泡沫爆裂后,留下一堆问题银行和企业债务烂摊,导致经济停滞一世代。 人口老化夸大了日本经济疲态 克鲁格曼指出,这种说法有几分事实,但却未考量到日本经济运势相对式微的最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低生育率加上不愿接受移民,导致日本工作年龄人口从1990年代中期以降就快速走下坡。当时日本避免经济规模萎缩的唯一方式,是每名劳工的产出成长必须大幅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才行,但其实并没有。 不过,若把人口结构因素纳入考量,日本这些年来的经济表现其实并不算太差劲。经人口因素调整后,日本已获致可观的经济成长:自1994年以来,每名工作年龄成年人的人均实质所得成长45%。尽管美国表现更好,但这个事实与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说法格格不入。 况且,要管理一个工作年龄人口持续萎缩的经济,非常困难,因为人口低成长往往导致投资疲软,也就难以维繫充分就业,形成所谓的“长期停滞”。 然而,日本并未陷入这样的困境。克鲁格曼说,事实上,日本避开了大规模失业,或任何大规模苦难。以壮年劳工受僱比率来看,日本这项指标的百分比率仍高,事实上,还一直比美国高呢。 年轻人呢?日本年轻人(15~24岁)失业率在1990年代的确攀升,但那股上升趋势后来已逆转。 所以,日本在后泡沫时期的经济表现其实“相当良好”,尽管就业一部分是靠庞大的赤字支出撑起,导致日本债台高筑,但众人警告数十年的日本债务危机从未成真。从一些方面来看,克鲁格曼认为,日本经济不仅不是令人引以为戒的“警惕故事”,反而可视为某种“模范”——示范如何在因应棘手人口挑战的同时,仍能维持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 以上这些都难以量化,但据许多人观察,日本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远超出外界想像。经济学家兼财经部落客Noah Smith就形容,东京有如“新的巴黎”。克鲁格曼曾在当地人导览下游访东京,亲身感受到那城市的活力十足,显示所谓“日本是老态龙锺、停滞不前的社会”,是错误的刻板印象。 所以,回到最初问题: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2023年的中国 vs. 1990年的日本 克鲁格曼说,现在的中国跟1990年的日本相比,确实有一些明显相似处。例如,中国经济极其失衡,消费者需求太低,只靠肥硕的不动产业支撑,工作年龄人口也日益萎缩。 但有别于1990年的日本,现在的中国经济,大致而言,离“走在科技最尖端”还差得远,所以生产力快速成长的展望虽然较佳,尾随其他许多新兴经济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快速成长到某个时点,就变得停滞不前——顾虑却日增。 倘若中国正走向经济减速的未来,那么,有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中国能否複製日本的社会凝聚力——维持脚步放缓的经济成长,同时避免民众大规模受苦或社会动盪。克鲁格曼怀疑,这么一个朝令夕改的极权政权,能複製日本的成功经验吗?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已经比日本任何时候都高出甚多了。 结论:中国不可能变成下一个日本,就经济而论,表现也许会更差。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