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两个月前,基辛格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习主席说,你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这两个“一百”加在一起(电视剧),使你这次访华具有特殊意义。
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这次特殊意义的会见被安排在了钓鱼台国宾馆的5号楼。习主席特别说明,52年前,也是7月份,就在这里,周恩来总理和你会见,开启了两国正常化的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而钓鱼台国宾馆的5号楼,对基辛格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很感谢中方将这次会见安排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这也是我首次见到中国领导人的地方。”他说,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我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一如52年前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融冰一样,如今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之际基辛格“突访”中国,而见证这两次会见的,都是钓鱼台国宾馆的5号楼。 1971年7月9日下午4点,周恩来总理来到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同基辛格会谈。当时为了绕开美国政府的内部审核,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突然北上秘密访华,美方代表团9日中午12点20分抵达北京。抵京4小时后的这场会见,是新中国与美利坚的第一次正式谈判。 根据时任中国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唐龙彬的回忆,周总理到达时,基辛格已率美方全部人员在会议室屏风前迎候。他热情地上前握手,并感谢了中方的招待,还说:“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以同样的热情在美国招待周总理。”而周总理也自然得体地说:“我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有到过西半球,但我们是在同一时候工作,你们在白天,我则在晚上。” 后来基辛格在撰写的《论中国》中回忆,在抵达中国之前,美国对北京实际谈判的方式还不太了解,对共产党国家外交官的想象还停留在苏联领导人的刻板形象中。他提到前苏联外交家安德烈·葛罗米柯说,他在谈判中的表现无懈可击,在实质问题上也绝不让步,但他的自律有时候让人感觉他太紧张了。但在与中方接触之后,基辛格发现东道主那么的泰然自若,落落大方,好像没有任何事情会打乱他们的方寸,也好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接美国总统的使节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与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晤。 首日会谈于当日下午4点半在5号楼举行,双方分坐在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桌子两旁。周恩来的两边是叶剑英、黄华、章文晋,基辛格的身旁是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职员霍尔德里奇、洛德和斯迈泽。 以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周总理请基辛格首先发言。基辛格在念完开场白后,放下稿子说:“今天,全球的趋势使我们相遇在这里。现实把我们带到一起,现实也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到你们美丽而神秘的国家。”周恩来打断他的话说:“不,不,并不神秘,熟悉了就不神秘了。” 在谈论访华目的时,基辛格说:“我们认为,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传统、意识形态和实力,需要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到影响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所有事务中来。”接着,他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首要的是议定尼克松访华事宜,其次还将讨论中美间共同关心的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 听完基辛格的发言,周恩来首先针对基辛格所言“平等的关系”回应道:“首要问题就是平等,换言之,互惠的原则。一切事情都必须按照互惠的方式来。” 周恩来说:“中美人民友谊的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被讨论了。”他回忆道,早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他就对美国记者说:“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随后不久,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于1955年8月1日正式开始。然而,这场持续15年的会谈没能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实质问题。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原因主要在于,“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意愿,这是关键”。 周恩来接着指出:在十几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国大使总是说愿意先一步步解决小问题,双方再逐渐达成共识。而我们则不断强调,只有首先解决根本性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的立场总是有分歧”。而中美谈判中最关键的“台湾问题”,在一开始就被周恩来抛了出来。
破冰之旅后,基辛格也曾多次访华,见证了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 会谈中,周恩来屡次细数中美关系的历史,向美方表明:台湾问题的责任在美方,美国人前允后否,立场反复,模糊台湾主权归属,是整个中美关系的症结所在;明确台湾的政治地位问题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他又述及《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中有关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他对基辛格坚定地指出:要承认中国,美国必须无条件地这么做。它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毫无例外。这就如同我们承认美国是唯一合法政府,不认为最后一个州夏威夷或者长岛是你们领土的例外。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已经归还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会谈之前,基辛格曾认为,中国之所以接受美国对华主动的政策并且做出积极回应,目的不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大使级会谈中的痼疾“台湾问题”,而在于同美国建立一种对抗苏联威胁的国际态势,解决中国的安全问题。在1971年6月2日接到周恩来邀请他访华的正式邀请函后,基辛格按照自己的思路认为:“周恩来再次以最容易获得解决的方式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轮廓:撤走美国军队。”而中方在谈判中的表态让美方始料未及,基辛格说:“我注意到,总理的评论超出了我们先前联络中交换的意见。”周恩来回答说:“这是因为,如果要交换看法,每一方就必须把对问题的全部看法都说出来。” 基辛格7月9日中午12时抵京,11日中午12时20分按原计划离开北京。在停留中国的48小时中,仅同周总理会谈就用了17个小时,双方不避讳敏感问题,在钓鱼台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多次坦诚交换意见。而在基辛格离开北京后的四天,1971年7月15日,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的消息。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七天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52年后再次回到曾经与周总理就台湾问题交锋的地方,基辛格强调,当前形势下,应该遵守“上海公报”确定的原则,要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推动美中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而周总理那句“美国大使总是说愿意先一步步解决小问题,双方再逐渐达成共识。而我们则不断强调,只有首先解决根本性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的立场总是有分歧”,至今仍然是美国政府在表达与中方交往意愿时,应该读懂的话语。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