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军方防空部队和乌军高层高调宣布,乌军操纵“爱国者”导弹再次成功拦截俄空天军发射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而且一口气拦住了8枚,舆论一片哗然。同一天,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德准将公开表示,乌克兰军方确实用“爱国者”防空反导拦截系统命中了一枚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西方媒体更是进一步声称俄方承认自己发射了“匕首”导弹,但拒绝承认被拦截。让这件事更加具有了“罗生门的色彩”。 众所周知,“匕首”导弹是普京政府公开宣布的十大“杀手锏”武器之一,也是全球第一种公开亮相的高超音速导弹武器。“匕首”导弹显然没有采用更加先进的吸气式动力,应该属于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但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匕首”导弹未必能够符合高超音速导弹武器的各项数据要求。首先,助推滑翔式的武器需要在滑翔阶段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东亚国家某17型导弹的高超音速滑翔体以及美国“暗鹰”导弹使用的AHW弹头,都为此设置了气动控制舵面。 但是,我们在“匕首”导弹身上看不到这样的气动控制面。或许,俄罗斯科研人员在“匕首”导弹的弹头后部设置了姿态控制发动机。因此,“匕首”导弹即使具备机动能力也是比较差的。这就给拦截一方创造了理论上的条件。 “匕首”导弹可能采取了雷达末制导技术,以此来提高命中精度。因此,我们在“匕首”导弹的头部看到一个深灰色的整流罩,显然这是用透波材料制成的,这是相对合理的技术选择。东亚大国的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同样也采取了雷达末制导,因此才具备了“打航母”的能力。但是,物体在高超音速飞行过程中,外部会形成一个“等离子鞘体”,这个“等离子鞘体”会隔绝电磁波让雷达无法工作。因此,“匕首”导弹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必须降低速度,让这个“等离子鞘体”消散。然而速度一降下来被“爱国者”导弹拦截的几率就会大幅度上升。 实际上,“爱国者”PAC-3能不能拦住“匕首”导弹,也是美国军方很希望知道的。到目前为止,美军在高技术武器作战效能问题上的种种表态基本上还是可信的。对自家兵器的性能优势和劣势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按照常理来说,乌克兰和美国宣布用“爱国者”拦截了“匕首”导弹是有可信度的。但是从技术角度说,“爱国者”就算拦住了所谓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后者也并不是一个高超音速飞行体。外电大肆鼓噪的“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成功”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 然而,这一事件最终却发生了巨大反转。乌克兰军事宣传部门“闹了个大乌龙”。把俄军BetAB-500ShP混凝土攻坚炸弹当成了了“匕首”导弹的战斗部,并展示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甚至还特意展示了导弹壳体上的破口。这就给整个击落事件带来了2大疑点。既然对象都搞错了,那么“匕首”导弹是不是真的被击落了呢? 这里对两大疑点可以提出两个猜测。 第一个猜测是乌军宣传部门不专业,在同一个地点收集到不同的残骸后,然后乌军就开始“张冠李戴”。BetAB-500ShP炸弹是一种很廉价的武器,无论是谁在操作,是乌克兰军人本身还是秘密参战的北约军人,都不会用昂贵的“爱国者”导弹去拦截这种炸弹。BetAB-500ShP炸弹上的破口,可能是小口径高炮命中的结果。但这并不能改变“匕首”导弹可能被拦截的事实。 第二个猜测是乌克兰方面故意放烟幕,不展示“匕首”导弹残骸的细节。我们知道,“爱国者”PAC-3导弹不仅仅依靠动能撞击来拦截目标,还装有一个名为“杀伤增强器”的装置,爆炸后可以射出24个214克重的破片。这种综合拦截杀伤的效果怎么样,对外界来说肯定是很重要的情报。所以,乌美双方彼此配合,随手捡了一发被高炮拦截的BetAB-500ShP航空炸弹,演了这么一出真真假假的双簧。至于拦住8枚匕首导弹,完全是信口胡言了。“匕首”导弹对俄罗斯也是一种珍贵的武器,不可能用这样大的规模来投射。 说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们会担心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大型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也采用了雷达末制导,那么是不是也需要在末段降速呢?这样,美国舰载反导系统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拦截了。而且,“标准”-3系列导弹的性能要比“爱国者”PAC-3还强一大截。 这就要回到我们前文中讨论的机动能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的弹头后部,都有四片三角形的气动控制面。在它们的作用下,弹头可以在空中做比较剧烈的横向机动,让拦截弹反应不及。到目前为止,反导技术还只能针对没有末段机动能力的弹头。后者只要能够横向机动几米,就可以躲过动能撞击弹头。因此,我们无需担心“东风快递”在美国航母战斗群面前的走位技巧。 这次“爱国者拦截匕首”事件发生之后,必然会引起相关方面的后续反应。美乌方面肯定会寻求部署更多“爱国者”系统,充分实现对基辅等大城市的防护。俄罗斯肯定会设法复盘整个过程,或者在“匕首”导弹上采取更强的机动突防措施,或者把打击对象转向那些没有“爱国者”防御的目标。但不管怎么说,高超音速武器的攻防对抗就此拉开了序幕。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