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不再遮掩!大规模备战,日本突然宣布一个大消息

2023-3-3 17:01|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34| 评论: 0|来自: 香港01

摘要: 香港01报道:日本国会自3月1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开始就新年度预算案审议。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2日在会议上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全国建造约130个火药库,用于储存弹药。  滨田称政府目标是2027财年完成建造约 ...

  香港01报道:日本国会自3月1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开始就新年度预算案审议。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2日在会议上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全国建造约130个火药库,用于储存弹药。

  滨田称政府目标是2027财年完成建造约70个,之后才兴建其馀的60个,全部最迟在10年内完成。

  他谈到2022年12月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简称国家安保战略)和《防卫整备计划》并表示:“我们需确保和维持自卫队的持续战斗能力。为此,我们将提高弹药的生产能力,并确保安全与产量相匹配的火药库。”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日举行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也谈及日本自卫队以往担任“盾”的角色,将发生转变。

  日本放送协会(NHK)1日引述立宪民主党议员杉尾秀哉称,在日美职责分工上,“迄今日本是『盾』、美国是『矛』,但藉由『安保3文书』,这将明显发生转变。为与美国共同应对,日本将承担起迄今未曾当过的『矛』。这样基本的职责分工不是将改变吗”?

  岸田文雄对此回应:“今后不再完全依赖美国的打击能力,反击能力的运用方面也将变成日美合作应对”。他也说“直言不讳地说,反击能力旨在守护国民生命免受导弹攻击的『盾』的能力”。

  他谈及日本拥有破坏他国境内包括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对行使日本反击能力,他称绝对不能发生违反国际法的事。

  日本2022年12月通过包括国家安保战略等“安保3文件”,并列明日本拥有“反击能力。

  延伸阅读:不再遮遮掩掩!日本将大量增设弹药库,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墙内自媒体战忽速递文章:众所周知,作为二战轴心国,日本在战败后军事方面受到了严格限制,尤其在进攻能力方面,长期受到制约。然而,随着和平宪法被接连二三的突破,再加上美国方面的大力支持,日本方面正以所谓“中国威胁论”大力发展军力,而所谓的军事反击能力更是枪口直指中国。

  据环球网报道,本月2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正式宣布,日本将在今后十年内配备大约130个弹药库,今后五年将是重要阶段,日本将全力增设70栋弹药库。事实上,日本去年就已经提出过扩大弹药库的想法,而且是计划要将储备量提升到与美军相当的水准,如果按照这个扩储规模来说,日本是在为一场全面且规模巨大的战争做准备,毫无疑问,这个假想敌就是中国。

  如果仔细追溯,日本动这个想法的时间点大约是去年7月,当时防卫省对自卫队的弹药储备量进行了一次全面估算,实际结果客观的评价,很难看,简单的说,自卫队的弹药量只能在标准作战条件撑两个月,这还没有考虑潜在对手会不会对弹药库本身动武以及战争规模扩大等因素。因此一旦“台海有事”,日本自卫队除了提供武器以外别无他法,弹药存量根本撑不起自卫队应付高强度战争。

  搞这样一次估算,日本想必是嗅到了一些信号。一是日本从俄乌冲突中看到了弹药储备量的重要性。比如在冲突前期,乌军一天内就要打出数百枚“标枪”导弹,短短几十天内,几乎打光了美军这款反坦克导弹的全部库存,而“海马斯”火箭弹和155mm榴弹炮的消耗更是一个惊人数字,乌克兰和西方几乎每天都在为支援的弹药量扯皮,以至于最近欧盟还批准了一项价值十亿美元的军援计划,该计划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乌军急需的弹药问题。俄罗斯在弹药储备方面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以至于影响了大局。

  二是日本在历史上也因为军事储备问题吃过大亏,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可以说,日本从骨子里就处在对战争资源不足的恐惧中,因此近年来一直试图在军事上进行积极的战争准备,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苗头已经被世人看的清清楚楚。

  一直以来,日本对自己扩军的做法遮遮掩掩,总是拿所谓的反击当挡箭牌,然而在美日安保条约的保护下,日本两个月的军事储备完全能等到美军的增援赶来,因此如果这样做了还说是为了反击,这简直是把别人当傻子看。日本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针对中国当前的外部环境,日本绝对是我们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至于如何进行反击,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建立军事威慑,对于日本在西南方向的军备库,可以提前对其设置目标,一旦开战要做到先发制人,彻底摁死其发起进攻的底牌。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