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间》出品 发表 2022年10月10日 微信号:NYandBeyond 欢迎转载,请规范署名,添加公众号名片 据华尔街日报10月4日报道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通过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货膨胀的行动,似乎已经触及了美国经济的几乎每个角落,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人的储蓄账户。
抵押贷款利率今年翻了一番,达到近7%,汽车贷款也更加昂贵。然而,储蓄账户的利息几乎没有变化。根据Bankrate.com的数据,2020年3月,标准储蓄账户的平均年收益率为0.1%。在美国人的个人储蓄率达到顶峰后,收益率降至流行病时期的最低点0.06%,现在升至微不足道的0.14%。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的数据,截至6月,美国商业银行持有16.8万亿美元存款,其中很大一部分存放在个人支票和储蓄账户中,利息微薄,因通货膨胀而大幅贬值。但对于那些愿意货比三家的人来说,还有收益率最高可达3%的储蓄账户。 上个月在国会山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关岛民主党众议员迈克尔·圣·尼古拉斯(Michael San Nicolas)谈到了储户的诉求。他表示:“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唯一的希望是,储户的储蓄理应得到回报。他们应该看到他们从储蓄账户上赚取的利息上升。” 作为回应,这些银行的负责人表示,根据美联储及其竞争对手的行动,他们预计客户的存款利率未来将会上升。 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之所以能够将储蓄账户支出保持在较低水平,是因为它们目前似乎拥有足够的存款来支付贷款业务,不需要通过加息吸储。 其他一些银行正在提供多年来最丰厚的收益率,但那些仍然支付微薄利息的银行可以依靠客户惯性:因为换银行似乎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施纳布尔(Philipp Schnabl)说,如果这种动态发生变化,有足够多的消费者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寻求更高回报,银行将被迫提高利率或减少贷款。 一些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已经对美联储的加息做出了反应,逐步提高了收益率。Ally银行在线储蓄账户的年利率从五月份的0.5%上升到上个月的2.1%。根据Bankrate的数据,截至9月30日,全美收益率最高、而且有FDIC承保的账户是UFB Direct,利率为3.01%。 Bankrate的首席金融分析师格雷格·麦克布莱德(Greg McBride)建议货比三家。“如果你找对了地方,现在的利率行情是2009年以来最好的,”他说。“如果你只是在你一直存钱的地方原地踏步,2021年可能看起来没有太大不同。” 即使是高收益储蓄账户也无法对冲8.3%的年通胀率,但其2%或3%的年化回报率好歹比通常银行0.01%的回报率更高。根据美联储的最新数据,2019年,交易账户(包括支票、储蓄和其他账户)的余额中位数为5300美元。从余额中获得3%的利息,相比0.01%的利息,每年的差额约为160美元——这不是一笔很大的钱,但开立新账户通常只需要15分钟的工作时间,所有对这15分钟的投入来说,这也是不错的补偿。 余额大得多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但这些储户并不总是费心转移他们的钱。加州橙县的金融顾问托尼·陈(Tony Chan)说,他最近会见了一位新客户,这位客户的账户上躺着120万美元左右,年收益率为0.01%,也就是一年120美元。陈先生说,这笔钱以前是投资于股市的,但这位客户去年出于恐惧抛售了所持股票,工作又太忙,没空寻找更合适的投资地点。 陈先生建议这位客户将大部分资金转入一个收益率较高的储蓄账户,其余资金转入定期存单(CD)。他估计,这么一转,每年将产生至少3.6万美元的利息。 储户的惰性可能很强,这对他们是不利的。在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五家英国银行的客户行为。通过将资金转移到高收益账户,每位客户平均每年将获得123英镑的收益,但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转移“很少”,即使是余额相对较大的客户也不太可能这样做。 在一项后续调查中,6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能获得至少100英镑的年利息,那么切换账户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但在研究人员研究的一个子集中,尽管26%的客户可以通过切换至少获得这么多的收益,但实际上只有3.5%的客户切换了。 “消费者不愿重新优化他们的财务状况的最大原因,似乎是他们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该研究的合著者克里斯托弗·帕尔默(Christopher Palmer)说。研究还发现,客户往往高估了实际的麻烦程度,并低估了他们的利率可能会增加多少。 理财顾问认为,如果人们能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最好还是把钱转移到其他地方。储户也可以考虑银行账户的安全高收益替代品,比如政府债券(I Bond)。 陈先生建议客户在支票账户中只保留一个月左右的开支,并把未来几年不需要马上提取的钱放进高收益储蓄账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