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强势美元以邻为壑?克鲁曼解析美元劲升三谜团

2022-9-10 20:01|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8|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前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1971年对外国财长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美国占世界国内生产毛额(GDP)比率已从1960年的四成减为四分之一不到,欧元和日圆也跃为国际准备货币,美元却依旧主宰 ...

  前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1971年对外国财长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美国占世界国内生产毛额(GDP)比率已从1960年的四成减为四分之一不到,欧元和日圆也跃为国际准备货币,美元却依旧主宰全球金融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发行的国际债券仍清一色以美元计价。

  凭仗这种支配地位,美元汇率—以他国货币计的价值—显然对世界经济影响甚钜。柏克莱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Maurice Obstfeld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生Haonan Zhou新发表的研究论文就指出,全球正经历一波“美元周期”,近来美元升势锐不可当,将给世界各地带来金融和经济压力。

  究竟美元为何如此强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指出,思考这问题有三大谜团待解:

  一,美国经济支配地位已大不如前,为何美元支配地位还历久不衰?

  二,美元汇率波动为何产生如此强烈的全球效应?

  三,美元最近升值幅度为什么这么大?

  第一个问题最简单,美元的全球支配地位由来已久,而这种支配地位一旦稳固,往往会自我延续下去。以美元交易最便利也最便宜,因为其他人大多用美元;借入美元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世界贸易大多以美元结算,而融资成本低又鼓励以美元结算。

  而且,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容许投资人轻易买卖资产,这强大后盾让美元在全球使用时更便利、安全。欧元区国家合计的金融市场规模巨大,但显得四分五裂,例如意大利公债就比德国公债折价。中国大陆市场也令人觉得不可靠,毕竟资金进出该国仍受严密控制。

  再看第二个问题,美元波动为何会掀起巨大效应?Obstfeld和Zhou认为,许多国家的外债是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升不息将导致全球各地的资产负债表出问题。克鲁曼认为这论点有道理,但他仍认为美元波动掀起的效应大得“惊人”,尤其对“美元与全球大宗商品(如石油和小麦)价格的关联很强”感到困惑。

  我们或许会认为,美元对欧元升值时,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会跌,以欧元计的油价会涨。但Obstfeld和Zhou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发现“美元若升值1%,会牵动全球大宗商品均价更大的跌幅”,证实克鲁曼屡次观察到的结果。美元对欧元升值时,不仅以美元计的油价会跌,以欧元计也会跌。

  因此,美元劲升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此刻油价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的价格差不多,为什么就连小麦价格涨幅也大幅回吐。美元劲升产生这些效应,是美国通膨趋缓的因素之一,至少目前暂时是如此。

  至于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近来美元升值幅度这么大?乍看下,答案似乎很明显:联准会(Fed)藉一连串升息打通膨,提高买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也推升美元。

  但Fed不是唯一升息的央行。国际经济学家通常认定,汇率是受长期、而非短期利率驱动,而长期利率取于投资人对未来展望的预期。欧美长期利率都已升高,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从2021年12月的1.47%升到现在约3.26%,升幅1.79个百分点;同时期德国10年期殖利率从负0.38%升到1.67%,升幅2.05个百分点。看来欧洲收紧货币政策的效力比美国还强,为何欧元还急贬?

  不难想见可能的原因,最明显的就是俄罗斯实质的天然气禁运重创欧洲,打击欧洲经济展望。

  Fed政策须考量以邻为壑的问题

  无论是什么原因,显然美元劲升再次给世界各地的经济体带来剧痛,再次是我们的货币造成他们的问题。美国的政策该不该受此影响?

  前Fed经济学家和“萨姆法则”衰退指标发明者萨姆(Claudia Sahm)不仅强烈批评Fed强硬抗通膨的做法,最近更呼吁Fed有责任省思自己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的痛苦。

  克鲁曼认为萨姆言之有理,但他不认为Fed此刻会听得进去,因为Fed官员仍十分担心高通膨可能变得根深柢固,这个顾虑仍将凌驾一切,除非明确迹象显示基础通膨降下来为止。

  然而,克鲁曼认为,一旦Fed觉得抗通膨有喘息余裕,就应当开始把美元劲升导致的国际冲击纳入考量。他说:“美元或许是其他国家的问题,但美国就算纯粹考量自己的利益,仍必须活在我国政策协助形塑出来的世界。”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4 0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