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肺炎)英国社会学教授:恐惧、指责与对抗无益于应对疫情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丁沃尔(Robert Dingwall)近日在美国科技杂志《连线》上发表评论文章称,恐惧、相互指责和向病毒“宣战”无益于应对疫情,人们应学会适应病毒周期性暴发的新常态,铭记与自然共处之道。 恐惧、道德化和行动 作为社会学学者,丁沃尔开篇便指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中国武汉出现后,不仅是对生物医学科学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科学的一大挑战。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导致采取错误政策的危险。 丁沃尔说,传染病社会学研究创始人菲利普·斯特朗(Philip Strong)约30年前便发现,任何新的传染病都会引发三种流行趋势:恐惧、道德化和行动。每当出现新的感染病例,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担心会威胁到生存,恐惧死亡。第二个反应是把疫情看作是对人性弱点的审判,政治误判逐渐取代正确判断。第三是采取行动,关键是要对威胁“做点什么”,“尽管有时毫无意义”。 丁沃尔认为,此次人们的反应完全符合这一模式。除了全球恐慌,国际保护和动物福利组织正利用此次疫情,对中国的传统做法进行道德说教,即食用的动物种类超出了欧洲人广为接受的范围,同时也引发外界“有心人士”利用网络视频造谣批评中国政府。最后则是采取行动,正如无数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世界各国已经对这种病毒“宣战”。 适应新常态 “虽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面临的挑战可能不是与病毒作战的方式,而是帮助人们适应新常态。”丁沃尔说,也许他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告诉人们,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只是另一种病毒,其风险与严重的季节性流感相当。最终将会有一种疫苗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这虽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却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消息。“人们往往会害怕陌生的传染病,而不是严重的传染病。” 丁沃尔指出,事实上传染病一直存在,病毒并不区分动物和人类,如果一种病毒成功适应了随机突变,它就会跨越物种屏障,增加潜在宿主的数量。自从人类、动物和病毒共存并共同进化以来,这些过程就一直在进行。并且由于栖息地受到挤压,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多,为病毒在物种间传播创造了新的机会,我们只是更快地注意到它们而已。 丁沃尔说,新的传染病破坏了人们的秩序感、信任感和稳定感。人类很不善于处理偶发概念,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秩序和规律,想当然地认为稳定是理所当然的,以为明天和今天大同小异。丁沃尔认为,尽管公共卫生机构在应对新的传染病时试图随机应变,但人们仍在不断与前述三种社会现象作斗争,期望大自然能被控制。 与自然共存 丁沃尔引用上世纪70年代文化评论家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的观点称,医学傲慢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相信自然可以屈从于我们的意志,却忘记了如何与自然共存,忘记了疾病、残疾和死亡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 丁沃尔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被动地接受这些挑战,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设法应对这些挑战,但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挑战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新出现的传染病(HIV、埃博拉、SARS、MERS、寨卡病毒),提醒我们生物医学的局限性。我们已经将一些物种置于人类控制之下,但其他物种仍与我们共存,就像它们数千年来所做的那样。 丁沃尔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问题在于,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它是否更像是SARS,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还是像季节性流感一样,具有传染性和令人不快但很少致命。 “目前它似乎更接近于来自不同病毒家族的流感,如果情况仍然如此,那么我们必须质疑对这种疾病宣战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战争必胜’等军事化语言正在制造出人类可以控制自然进化的假象。”丁沃尔说。(完) 【编辑:郭炘蔚】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