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凌晨,美国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导弹将两辆刚离开巴格达机场的汽车炸成碎片,车上人员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伊拉克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罕迪斯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的两名高官。美国此次高调袭击将美伊关系拉到空前紧张的境地,很多人担心中东战争之火一触即发。 决定战争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中东地区更是如此,可能包括美以等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石油与军工集团利益,甚至美国国内政治如特朗普转移视线、稳固票仓的影响,但一旦冲突升级,国防开支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会疑惑,在美债屡次突破国会限额的背景下,美国何以能够支持战争开支的增加?本文先撇开政治因素,认为美国债务问题,并不能成为美国减少国防开支的理由,反而需要进一步通过打击掠夺其他国家来维护其军事与美元霸权地位,这就是信用货币扩张下的霸权逻辑。 一、美国债务缠身,战争反在一定程度维护美元霸权 我们之前讲述过美元发行的逻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派生的基础在于国家信用。 可以这样理解,国家信用基础在于美国财政税收,财政部以税收为基础经国会批准后委托美联储发行国债,并以最终的税收收入来支付国债本息。但财政税收不是都用来还国债本息的,大概有60%-70%要用于强制性开支(或者说法定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医疗补助、收入保障、其他退休金和伤残金等等,另一部分用来支付国债利息,大概占比8%,剩下的是可自由支配的,包括国防与非国防支出等。2018年,美国联邦财政支出4.1万亿美元,其中国防支出6227亿美元,占比15%,法定计划支出2.8万亿美元,占比68%,国债利息支出0.3万亿,占比8%。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美元发行的逻辑(作者制作) 除了法定支出和利息支出,剩下的可自由支配支出(自主性支出)包括紧急项目资金、军事开支等,是可以灵活调整的,换句话说是可以节省下来偿还国债的,而这一部分可自由支配支出中,绝大部分被联邦财政用来国防开支,2018年国防开支6227亿美元,占可支配支出50%。美国军事开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2018年中国军费开支2600亿美元左右,占GDP1.87%,占中央政府支出比重5.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引自wind),排世界第二,美国国防军费开支比除美国外的G7国家及中俄印加一起的总和还要多。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图:2000年来G7国家及中俄印军费支出情况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2000年来G7国家及中俄印军费支出趋势 美国为什么不节省一点军费开支,来还美债?老搞军费开支,能有盈余还23万亿美债吗?还是说压根不想还了,谁不服打谁!结论可能在后者,美国需要以军事实力来维护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信心。 二、解决债务问题方法很多,但已经在不归路上的美国不可能节省军费开支 如果以目前模式,美国继续增加开支,增加财政赤字以维持债务——当然财政这样做要得到国会同意,美国会以什么样的模式来维持债务? 一般维持或降低债务的方法包括:1)减少支出;2)债务重组或违约;3)财富再分配;4)发行货币。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逻辑,减少支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维持债务的方法,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如果降低支出必然降低社会其他层面的收入,不利于经济扩张,但是持续的扩张,增加支出,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后续入不敷出的债务崩塌,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债务重组或违约。当然,无论是政府或个人,增加债务消费无非是想激发信心,透支未来收入以刺激当下发展,一旦这种刺激效果越来越弱,解决债务不平衡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差异化税收——向富人提高增税,如果不用这招,还有一招解决债务方法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做法,大量购买商业银行MBS(住房抵押贷款债券)以释放基础货币,化解不良债务。 美国最擅长做的就是以上第四种方法——发行货币。即便在美国国债规模是GDP110%的情况下,美国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财政支出,也没有向富人和企业增加税收,而是不断增加国债发行,使国债规模一路向上,2019年底美国国债规模突破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6%,接近2019年GDP110%。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美国依然有能力维持军事开支来增加支出,只要全球依然对美元有需求,美元依然还是主要结算货币,那么美债就会被作为无风险资产配置对象,直到这一趋势被新的崛起的大国替代,这一过程中,美国一定会为维护霸权而打压其他国家,这是中美发生贸易摩擦的根本。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近10年美国债务规模一路向上,近几年增速有所下滑 但即便美联储能够通过购买国债来增加货币发行,美国政府同样需要考虑债务上限和政府信誉问题,2013-2018年包括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面临几次政府停摆危机后,美国国债总数虽然不断攀升,但占GDP规模一直维持在103%-106%之间,硬是保持住稳定没有快速上涨。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2008年来美国国债占GDP比重快速上涨,最近几年企稳 特朗普曾在2016年竞选时一度表示要实现8年内还清债务的目标,时间过去了四年,2019年底美国当前债务超过23万亿美元,显然他的目标并不能实现,美国当前的做法除了不断发行货币延期债务之外,剩下就是打击挑战其老大地位的国家,维护其美元及军事国际霸权地位,同时不断提升国内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化解债务。 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主要来自国家信用,最重要的是维护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而不是减少货币发行,早在1715年,约翰·劳通过发行纸币解决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的巨额国家债务(当时差不多是财政收入的14倍),已将如何通过信用货币解决债务危机的逻辑诠释的淋漓尽致!要知道8年后亚当·斯密才出生。 三、美国很难轻易发动战争,但如果打仗对其短期经济影响不一定负面 在有伊拉克战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再考虑到伊朗较伊拉克更复杂的地形和更强的军事实力,美国很难跟伊朗全面开战,可能更多发生局部非对称战争。当然冲突不断升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典型的包括伊朗袭击有美国权益的油田设施导致油价脉冲式上涨,同时对于政治方面包括美国选举、中国军事政策方面都会造成影响,在众多影响中,我们仅尝试分析短期内对经济及美元会有何影响。不妨拿美国参加1991年海湾战争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数据做一个比较。 实际上,无论是1990-1991,还是2003-2004,美国经济在战争后都是向上趋势,199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3.3%,随后1992年增速迅猛提升至5.9%,2003年美国GDP同比增长4.8%,2004年同比增长6.6%,且随后两年都是上升趋势。 在1990年8月~1991年2月科威特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国内私人投资总额增速,从1990年6月份1.01万亿美元下降到了1991年3月份0.92万亿美元,同比增速-8.5% ,当然对冲国内私人投资增速下降的,是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总额的增加,从1990年6月份1.23万亿美元上升到了1991年3月份1.28万亿美元,其中国防收入从1990年6月份4057亿美元上升到1991年6月份4187亿美元,同比快速增长3.2%,随后增速又很快回落,科威特战争对于个人消费支出反倒没有太大影响。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科威特战争降低了个人投资,增加了政府支出和投资(增速)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科威特战争降低了个人投资,增加了政府支出和投资(增量) 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也并未损害美国经济,实际上对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从2003年的3月20日到2003年的4月16日,但美军开始撤出伊拉克是2011年12月18日,战争发动后的2003-2004年,美国除了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总额同比增速略有下滑外,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投资总额及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同比增速都在持续上行,这场战争消耗超过7600亿美元,在铲除萨达姆政权同时维护了美国霸权地位。 现在在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反思伊拉克战争,认为令美国长期失血,战略重心走偏,代价巨大,但当时短期内美国人自己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难以估算美国在如日中天的2003年是否有必要以这么大的代价来维护霸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 先撇开政治影响不谈,美国发动战争对经济的几个影响在于,第一会增加国防军费开支,从而增加政府消费与投资支出;第二战前受到抑制的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投资总额支出(或者说企业资本支出)在战后释放将使经济短期内受益;第三进一步增加美国对战后能源控制权,从而增强美债信用,维持美元霸权地位。正是这样的逻辑让美国有底气屡屡挑起争端——不服谁打谁,尽管今非昔比,当前逆全球化以及全球债务攀升的背景下,战争的环境可能跟前两次有很大不同,但这一逻辑没有变。 所以单从美元霸权角度考虑,美国并不会从削减财政支出去考虑降低军费来偿还美债,相反会以更强的军事力量来维持全球对美债的信心——更何况依靠军事控局中东后能给美国带来能源方面的收益,单能源特许权的收益就会远远超过其军事开支,反而有利于增加美国财政资产,降低美国实际负债。这是在债务危机下,美国在经济供给侧改革不能成功后,唯一缓解债务危机的方案,我们不能不对此保持警惕。当然如果对伊朗行动失败,将可能损失全球对美国信心,从而影响美元霸权。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