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向伊莎白等6位国际友人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伊莎白在儿子柯马凯的陪伴下登台。 伊莎白的儿子 柯马凯:那天上台领受勋章,我老妈不愿意坐轮椅,要自己走上去。我也有点担心,别老妈走着走着一晃悠,摔那可糟糕了。后来,我看到习总书记挽着我老妈的胳膊,我就觉得一热乎。我觉得我老妈“伟大又平凡”,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很多平凡的人都很了不起。 柯马凯身着中山装,伊莎白身穿传统中式上衣,令所有人眼前一亮。服饰代表了母子俩与中国深厚的渊源——他们都出生在中国,也成长在中国,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伊莎白更是几乎亲眼见证了古老东方国度在整个20世纪的变迁。 外婆:中国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创立人 一个多世纪以前,1912年,柯马凯的外公饶和美来到成都,任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主任,柯马凯的外婆饶珍芳在四川倾尽全力办教育,不仅创办了弟维小学,还创办中国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并担任 CS(加拿大学校)的校董。 父母:参与创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15年,柯马凯的外公外婆来到成都3年后,柯马凯的母亲伊莎白出生了,外公外婆给母亲取了个中国名字饶淑梅,为她选择了儿童心理学专业,并送她回加拿大读书。人类学始终是母亲的兴趣,在获得文学学士和心理学硕士学位后,23岁的母亲回到中国,到四川汉源彝族地区做人类学调研。在四川璧山县兴隆场,伊莎白和俞锡玑对1500户人家做了田野调查。 1942年,柯马凯的母亲与在成都相识的英国人大卫·柯鲁克结婚,婚后一起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争中。1947年,柯马凯的父母远渡重洋,穿越封锁线来到中国解放区,深入到河北一个名叫十里店的村庄考察,他们用笔、打字机、照相机,记录了当地村庄的土改运动,完成了有助于人们了解真实的中国土改运动的历史文献《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1948年,结束十里店的调查后,柯马凯的父母接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前往石家庄西部一个名为南海山的村子,帮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柯马凯的父母开始了英语教学生涯。后来,这所外事学校几经迁移、更名,发展为现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柯马凯至今记得父母在家里给学生们补习功课的场景。 伊莎白的儿子 柯马凯:小时候我们上学回来就看到客厅里头坐着几个成绩靠后的学生,我父母给他们开小灶,帮他们补习。当时周末只有周日一天休息,父母特别喜欢户外运动尤其是爬山,我们经常去爬山,有时候他们也会把学生叫上,那时候师生关系特别密切。 从1955年起,伊莎白和丈夫一直居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工宿舍。2000年,大卫·柯鲁克去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的校园内,他的学生们为他竖立了半身铜像。铜像石座上镌刻着一行汉字:中国人民的朋友。 这些年,伊莎白几次拒绝了学校为其换新房的机会。老楼没有电梯,给她安装的自动上楼器她也不怎么用,现在104岁的伊莎白每天还坚持上下三层楼。 自己:在国外待不惯 回中国创办国际学校 柯马凯在北外的校园长大,目睹了父母为新中国外事英语教学的拓荒和耕耘。1973年,柯马凯出国留学,5年后他带着爱人与孩子回到了北京。那之后柯马凯在美国工作了8年,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中国。 伊莎白的儿子 柯马凯:在美国待了两三年就觉得这地方不太适合我。因为三个孩子在美国读书,在中国没法延续,一直在等。1988年我说不行了,我不管我得走了。 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这一时期,大量国际组织、国际传媒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纷纷入驻北京,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北京工作、生活。而当时的北京缺乏相应的国际学校,解决外籍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给外籍孩子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1994年,柯马凯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北京第一所国际学校,北京京西学校。 在京西学校,到处可见中国元素。柯马凯说道,现在有些美国制学校,英国制学校,都是再现境外某个外国的环境,我觉得这太可惜了。这些孩子们既然来到了中国,不去了解这么灿烂的文化,太遗憾了。 2019年9月1日,京西学校迎来了自己的25岁生日,从最初只有一个小学部,到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京西学校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国际学校之一。 伊莎白的儿子 柯马凯:有一次以色列电视台采访我父亲,碰巧我小儿子进来了,他们说你别走,把我小儿子叫进来了,他们说你看你爷爷是英国犹太人,你奶奶是加拿大传教士家庭的,你父亲是生在北京的英国人,你母亲是生在伦敦的华人,你到底是哪儿的人?我小儿子当时大概是八九岁,他说我在英国觉得我是英国人,我在中国我觉得我是中国人,在美国我觉得我是美国人,我觉得这是我培养的目标。 女儿:在京从事幼教工作 教育,不是柯马凯一个人的事业。现在,他的女儿文杨兰也在北京从事幼教工作,这让柯马凯感到自豪。每周,柯马凯都会和母亲伊莎白、女儿女婿以及两个外孙女一起吃饭。 伊莎白的儿子 柯马凯:大约上世纪20年代,我的曾外祖母就来中国,帮助我姥姥带孩子。这样,算起来我们家族前前后后有6代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6代人中有4代人在中国从事或正在从事教育,这真是天大的缘分! 【编辑:黄钰涵】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