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2月19日电(记者罗羽、郭鑫)12岁的苗族女孩潘先慧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坐40多分钟的面包车,翻山越岭去另一个村上学了。今年8月26日开学以来,她就在村子里的新学校——大歹小学念起了书。 这所共有566名学生的新学校,是澳门斥资3000万元援建的一所山村小学,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食堂等。“学校的房子很大,教室宽敞明亮,离家又近,我很喜欢。”潘先慧说。 潘先慧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人。大歹村是一个苗族群众集聚的村落,这里群山连绵,少有平地。作为大歹小学生源地的大歹村、上歹村2个苗族村有村民502户、3302人。 “以前村里有一所小学,只有两个年级,孩子们念完二年级后就得去县城或者周边村寨学校继续学业,山高路陡很不方便。”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说,有了新学校,村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读完小学。 2018年5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首批9项帮扶协议,正式启动了澳门特区帮扶从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从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逾3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95%,建档立卡贫困户31165户、137249人,截至2018年底还有贫困人口4.78万人,贫困发生率14.77%,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贵州省省长谌贻琴曾表示,澳门特区政府、澳门中联办倾力帮扶贵州脱贫攻坚,彰显了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主流价值,进一步加深了黔澳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 中国贸促会挂职干部、从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崔乐介绍,在从江境内,都柳江奔流而过,最终汇入珠江。“澳门与从江同饮一江水、背靠一个国,澳门帮扶是牵手从江奔小康。” 崔乐说,在正式帮扶前,澳门派出人员多次到从江考察,立足“从江所需,澳门所长”,明确从教育、医疗、产业、旅游、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帮扶。 教育帮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举措,也是澳门帮扶的“重中之重”。除大歹小学外,澳门援建的干团村美娥小学教学楼和宿舍楼也已投入使用。美娥小学所在的干团村共有483户、1952人,学校对面是从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美娥小区,计划年底前安置群众1226户、5397人。 “学校的兴建给当地村民及搬迁家庭孩子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美娥小学校长欧君生说,学校建有16个教室,可容纳学生800名,目前有学生162名,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后,预计将增至600余名。 除了兴建学校,澳门还邀请专家为从江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以提升当地教学及管理水平。自帮扶以来,已为500多名教育工作者提供包括英语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美娥小学教师潘艳香有着17年教学经验。今年10月中旬,她到澳门参加了教育考察和培训。“我们先后考察了澳门多所学校,了解他们的校园建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她说,她将根据美娥小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考察所学融入教学工作,把学生教好。 为了方便深居大山的群众就医,澳门还援建23所村级卫生室,已于10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还向7个乡镇捐赠了7辆救护车。 在西山镇小翁村,新建不久的村卫生室宽敞明亮,分为门诊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体检室等,并配备了新的诊疗设备。卫生室覆盖小翁村及田底村共312户1343人。 卫生员孟丕明说,近年来,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里老人和孩子居多。过去因条件限制,村民看病不方便。如今有了澳门援建的卫生室,各方面均已改善。 帮扶真心,群众暖心。澳门各界帮扶人员深入高山密林,访贫问苦,为让大歹村村民住得暖、能安居,出资为215户村民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 村民潘阶你的住房重新更换了屋瓦,一楼的木板墙砌成了红砖墙,配套建设了厨房和厕所。潘阶你说,过去房屋不避风不遮雨,冬天比较难捱,改造后不仅暖和了,还焕然一新。 除了教育、医疗、住房,澳门在产业、旅游等方面也开展帮扶:连续两年邀请当地企业赴澳门参加展览会;分批次进口从江所产辣椒酱、岜沙山泉、时令蔬菜水果、大米;支持从江举办酒店管理培训班,派出专家到从江开展旅游专题培训等。 崔乐说,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各方继续根据“从江所需”与“澳门所长”,围绕产业、教育、医疗、人才培养、劳务输出等签订了第二批9项帮扶协议,为从江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重要支持。 【编辑:房家梁】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