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女性力量——澳门妇女工作骨干研习班北京参访侧记 作者 李雪峰 邢利宇 按惯例,周一是博物馆闭馆日。12月2日这个周一,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却破例向一批特殊客人开放,她们是正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澳门妇女工作骨干研习班的24位澳门学员。 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澳门妇联总会副监事长罗凯敏(左二)体验古琴文化。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摄 该班由澳门中联办与全国妇联共同主办。2007年创班,今年已是第十一期,经由专家授课、参观访学等形式,增进两地妇女工作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学员参加。 在北京参加第11期澳门妇女工作骨干研习班的24位澳门女学员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摄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隶属全国妇联,收藏各类藏品近3万件。当日24位学员都是首次到此,她们不时用手机拍照,连声赞叹。 研习班班长、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副监事长罗凯敏表示,此次参观令她深刻感受到中国女性的伟大。 成立于1950年的澳门妇女联合总会,长期致力于维护妇女和儿童权益,通过发展托儿所等教育工作,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并帮助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现有会员3万多人。 “由古至今,妇女地位、发展空间不断提升。”罗凯敏说,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妇女发展条件不断优化。希望未来通过深化合作,继续加强澳门妇联总会与内地妇联组织的沟通交流。 在众多展品中,“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展台让澳门妇联青年协会副理事长麦雁铃印象深刻。她回忆,24年前曾到北京参加这一论坛,机会难得,今天在此重温当年经历,倍感亲切。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麦雁铃口中的“难得之机”日益增多。她与广州、深圳等内地城市相关组织的交流越趋频繁。她说,每次交流都是机会,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青年朋友能参与进来。 走出博物馆,研习班成员来到北京海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观流动妇女之家、巧娘民间手工工作室、服装设计室、老年课堂等特色服务。 来自澳门的陈小玉(中)与舞蹈班学员即兴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摄 来自澳门厂商联合会青年委员会的陈小玉从小习舞。在活动中心,她与当地学员即兴共同“表演”。 “真没想到在社区会有这样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培训、活动、娱乐的场所。”陈小玉说,与澳门很多社区相比,这里的服务更专业、多样。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在陈小玉看来,要实现这一定位,社区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目前,她正在推动中国古典舞的普及;通过与江门、深圳等内地城市合作,开展培训、演出、比赛等,为大湾区建设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在北京参加第11期澳门妇女工作骨干研习班的学员走进海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观交流,被用扑克牌制作的手工艺品吸引。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摄 澳门专业女性协会副理事长卢洁儿也认为,大湾区建设,女性朋友要参与其中。2018年成立的澳门专业女性协会,会员主要是法律、医务、会计、建筑、金融等领域的女性专业人员。 卢洁儿认为,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女性专业人员照顾好家庭同时,应积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随着大湾区发展,在金融、税收、土地、法律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一些新问题,都需要从专业方面解决、推动。”卢洁儿认为,这既可以促进专业女性创新发展,协助更多妇女发挥所长、参与社会,也可为湾区建设作出贡献。(完) 【编辑:朱延静】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