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部《士兵突击》让人记住了伍六一,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硬汉形象 从《军歌嘹亮》到《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战雷》,再到《空降利刃》,有人说邢佳栋是“军人专业户”,其实他也曾饰演过很多不同的人物角色,“我不排斥任何一个类型的戏和机会,再有军人的戏找我,只要剧本好、人物好,我肯定会接受。只不过我也是演员,也希望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 邢佳栋从小生活在山西省话剧院的大院里,四岁登台,能背下所有演员的台词。高三那年原本准备按部就班地考大学,是张纪中给了他父亲一张中戏招生海报,邢佳栋一家才有了“要不试试”的想法。 第一年因为声带天生闭合不全,中戏落榜,第二年邢佳栋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但大学毕业后的五年,他只拍了两部作品,就在他准备改行做生意的时候,有了出演《士兵突击》的机会。 当年一起“扛枪”的兄弟们如今都大红大紫,邢佳栋也不眼红。“他们都很棒,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福报,这个没法比。”他很享受现在的日子,接自己喜欢的戏,一年拍两部作品,不高产,不轧戏,过自己想要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人生。 并非只演军旅题材,更希望有所突破 新时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空降利刃》不久前收官。剧中饰演特一营营长潘野的,正是曾经塑造过多个经典军人形象的演员邢佳栋。 2006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红遍大江南北,邢佳栋饰演的伍六一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到现在,还会有人经常和他提起这个角色。 从《军歌嘹亮》到《士兵突击》,再到《我的团长我的团》《战雷》,以及如今的《空降利刃》,邢佳栋似乎很偏爱军旅题材的作品和硬汉气质的角色,或者说,是这类角色更偏爱邢佳栋。 “其实我也不是只演了军旅题材的作品,后来拍了一些其他类型的戏,但可能并没有被人记住。” 邢佳栋说,他很喜欢的一部作品叫《雾里看花》,“剧中,我和小宋佳有很多很好玩的对手戏,我演一个拍卖行里专门搞古玩的人。”2014年,还有一部剧叫《养父的花样年华》,“虽然也是演的军人,但是一个退伍军人,生活在北大荒,其实是脱离部队生活的,都是温情戏。那部剧收视率还挺好的,在央视八套来来回回地播,一年能放两三次。” 其实在《士兵突击》播出后,找邢佳栋的角色,大多是军人、硬汉。“我并不排斥任何角色,但也想去尝试不同的类型,我是一个演员,希望告诉大家,我什么角色都可以演,我是有能力去塑造不同角色的。但是很多事情并不能根据人的意志而转移。”邢佳栋说,演员这个职业更多是相互选择。 所以,这一次当《空降利刃》找到邢佳栋时,他很开心。“潘野是一个很成熟,有着很多战斗经验的营长,有机会参与塑造当代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我还挺珍惜的,我希望能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且目前看来,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半年只吃水煮鸡胸,多晚都要健身 邢佳栋算不上高产,他近几年一直保持每年拍两部戏的节奏,这是他觉得最合适的频率。 “一部戏认真拍三四个月,两个戏大半年就过去了,而且我从来不轧戏,怕乱。如果状态太疲惫了,我是没办法全身心地去塑造一个角色的。” 所以,前两年赶上之前拍的戏没播,邢佳栋好似消失了一段时间,“其实我一直都在拍戏。” 为了保持好的身体素质和特定的身材,邢佳栋坚持每天运动,“我算是生活比较自律的,家里人曾经说我太可怕了。”他曾经坚持半年只吃水煮鸡胸肉和蔬菜。“后来,我也给自己放松了放松,每周有一天可以想吃点啥就吃点啥,不幸的是,那天总赶上有工作,不是吃盒饭就是快餐,有的时候也想着要不第二天给补回来,可后来一想还是算了。” 即便是拍戏的时候,不管多晚,邢佳栋回到房间,依然会保证锻炼的时间,“锻炼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包括体力等各方面素质的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个演员永远不能丢的功课。” 也正是这种坚持,当适合的角色找到邢佳栋时,他都可以轻松胜任。 “这次拍《空降利刃》,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还特别了解了一下,我其实比原型年龄大一些,而且其他演员都很年轻,跟他们在一起,不能让观众觉得有违和感。剧中有很多镜头,比如拳击台上的桥段,都是需要露出肌肉和线条的,不能让观众看到一个养尊处优的军人,那就不对了。” 张纪中推荐考艺校 进北电后曾经历痛苦期 邢佳栋的父母都是山西省话剧院的演员,“其实我四岁时就登过台,当时他们需要一个小孩,我就去了,而且还有台词。虽然年纪小,跟着演多了,不光自己的台词,全场戏,所有人的词我最后都能记住。” 不过,他对表演这件事并没有想太多,父母也没刻意培养他。按部就班地上完初中、高中,马上面临高考时,有天邢佳栋父亲的同事、导演张纪中拿来一张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简章,建议邢佳栋去试试。“那时,高考在7月,专业课考试在4月,我爸就带着我去了北京。” 中戏的考试还挺顺利,但最后一项体检环节,检查声带,医生发现邢佳栋的声带没有闭合,属于天生声带闭合不全,导致他最终没有通过考试。“去考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能考上就上,考不上,说明我干不了这行,就该干吗干吗,继续考大学。” 后来邢佳栋在小区门口碰见张纪中,才得知,原来自己参加中戏考试的专业课成绩还不错,老师们都挺看好他的。 “于是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那一年中戏不招生,就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当天,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在一个考点,我把两个学校都考了,结果都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我喜欢北京,就选了北京电影学院。” 刚上学的第一年,邢佳栋也经历过痛苦期,“每周表演课留作业就要做好几个小品,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自己那关都过不了。”直到大二,他才开始找到排练和表演的乐趣。“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那么多认真的老师来训练我们,特别有好处。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能不能得到那么集中的训练,我们那会儿老师比学生还多,班里一共15个人,专业课老师就有十五六个,还不算文化课老师,几乎都是一对一去培养的。” 五年只拍两部戏 演《士兵突击》前差点转行 其实,邢佳栋第一次演戏就是男主角,1997年,他拍了一部反映大学生活的剧,叫《风墙》。“本来让我演男二号。那部戏在西安拍,我们全剧组一起从北京坐火车去,坐了一宿卧铺,下车后导演跟我说:我们在火车上讨论了一下,决定让你演男主角。” 他稀里糊涂地就当上了男主角。“说来也是缘分,颜丙燕是女主角,我俩那个时候就认识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提起第一次拍戏的第一个镜头,邢佳栋至今印象深刻,“因为演了16遍,永远都忘不了。”后来导演才告诉他,这是给年轻气盛的青年演员一个下马威,磨炼他们呢。 虽然第一次拍戏就当了男主角,但这份幸运并没有一直延续。毕业后,邢佳栋一直没什么戏拍。“毕业五年,就拍了两部电视电影。那个时候年轻,心态好,都想转行直接去做买卖了。” 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邢佳栋最感谢忘年交、导演何群,他是邢佳栋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78级的师哥。“他现在已经过世了,我们曾经合作过很多作品。2004年底,他找我演电视剧《吕梁英雄传》,我演孟二楞,是三个男主演之一。能让我来演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真的是非常信任我。” 这部戏是为了庆祝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播出后在业内反响很好,“当时康洪雷导演正在筹备《士兵突击》,他说把这个演孟二楞的演员找来,我想让他演伍六一。”邢佳栋曾问过何群的意见,对方鼓励他现在就应该多拍戏,多积累经验。 《士兵突击》播出后,2007年的某一天,“我记得特清楚,有天他们给我打电话,我也没听清楚,就说兄弟都在,让我去霄云路一个酒吧聚会。”因为堵车,邢佳栋迟到了一会儿。一进门,整个酒吧里人山人海,连地上都坐满了人,“我才知道这部剧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虽然火了,但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能膨胀。“那个时候其实真是有一种下意识的想法,长辈们老师们都告诫我们,认真演戏,老老实实做人。” 新鲜问答 新京报:经历了事业的巅峰期后,心理上会有落差吗? 邢佳栋:我的落差感没那么强,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把自己放在那么高的位置上。所有的事情无论高峰还是低谷,都是一种生活经历,永远在高峰上是不可能的,永远在低谷也是不可能的,这都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新京报:这几年面对行业变化,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邢佳栋: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比原来成熟一些,看事情不像以前年轻火力壮,比较偏激,现在总是会用理解的角度去看。就像你不能因为大地不平,就在地上铺满牛皮地毯,你只能穿上鞋,才不硌脚。 新京报:《士兵突击》里其他演员现在都在各自的演艺道路上发展得非常好,会拿自己跟他们比较吗? 邢佳栋:对,他们发展得都很好,都很棒。我觉得这是每个人有自己的福报,各自的因缘,没法比。古话讲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的烦恼是多是少,只跟自己的心有关系。我们只是看到某个人现在得到了很多的名和利,但我们没有看到人家付出了多少。 新京报:据说,不久前和老同学余男合作拍摄了一部网剧《谎言真探》? 邢佳栋:是的,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她就总找我合作小品,毕业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合作。但再合作依然很默契,比如对一场戏的处理方式,都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对方就明白了。有场戏,是我们处理了一个案件后,心里很憋闷,从屋里走出来看着城市夜晚的灯光,总觉得有点平淡。后来,我顺手就掏出了一支烟点上了,然后和余男说:你……刚一个字,她就说:好!这个好!开拍的时候,我点完烟,她从我手里拿过去,也抽了一口。这样,戏就足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艺人供图 摄影:鹏宇 【编辑:陈海峰】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