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复,掸去时间之尘,让《开国大典》所展示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瞬间,持续照亮人心—— 当经典老电影遇上新技术 10月18日,《开国大典》4K新版正式上映。4K(4096×2160)分辨率,让影片更清晰;HFR 60格/秒高帧率,让画面更流畅;HDR 高动态范围,让光影层次更细致;4K DCI调色,让镜头语言更流畅;5.1环绕声,让声音更立体——通过加持4K修复新技术,这部老电影焕发新生、再放异彩,说起观影感受,不少人直赞:“史诗级巨制,史诗级视听效果!” “全片24万多帧画面,我们40人的技术团队日夜兼程,每天奋战20小时,修复了近两个月,就是为了让这部影坛经典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掸去时间之尘,持续照亮人心。” 三维六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六度”)首席技术官周苏岳说。 难点镜头,一天只能修复一秒 《开国大典》于198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30年来,受保存条件限制、温度和湿度变化影响,加之放映、转印次数过多,原版电影胶片出现污垢、划痕、霉斑、变色、收缩、卷曲等各种问题,播放时图像模糊、画面闪烁、夹杂噪点、伴有噪声,这就需要运用数字电影修复技术加以拯救。 “修复流程的第一步是胶片清洗,采用化学试剂洗净老胶片上的污垢,并对断裂部分进行胶粘等物理修复;第二步是胶转数,即将胶片图像扫描转换成数字格式;第三步是4K数字修复,这也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三维六度电影4K修复质检组组长杜松林告诉记者,比如胶片上深浅不一的划痕,呈现在屏幕上会形成一条条白色或绿色的道道,修复师必须借助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把这些影响观看效果的道子“擦掉”。 “整部影片共有1082个镜头,其中88%为1989年剧组拍摄的彩色画面,6%为实拍做旧的黑白镜头,剩下6%是老资料片,它们虽然只有72个镜头,但修复难度却最大。”周苏岳介绍,这些资料片多来自1948年、1949年的战地实拍纪录,不仅镜头不稳定,胶片还存在大量划痕、油污等,因为是当年剪辑到影片中的,原有脏点已固化在胶片上,很多时候一天只能修复一秒,团队70%的时间都用在资料片镜头的修复上。 据了解,夜戏、雨戏、烟雾戏、特效戏、高亮戏,也是修复难点,修复一个镜头甚至要耗时3天。正是技术团队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开国大典》在时隔30年后重现大屏幕时,整体达到了“无脏点、无划痕、无抖动、无闪烁”的“四无”效果。 “三高”指标,赋予影像超强表现力 高清晰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三高”,是《开国大典》4K修复版的突出亮点。 “拍摄此片时,我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是2K。实际上在那个年代,观众到了电影院还享受不到2K,如今呈现出来的是4K画质,清晰度一扫当年不足!”作为《开国大典》的导演之一、已年近八旬的李前宽看到影片修复版后激动不已。 2K图像是由2048 ×1080个像素构成的,而4K分辨率达到4096 × 2160,当使用4K数字投影机将图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时,现场观众能够看到更加细致入微的影片细节部分,以及微妙的光影和色彩变换。 帧率,是影响画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过去的老电影多以24帧/秒速度拍摄,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才出现以48帧/秒拍摄并放映的影片,60帧/秒的电影不过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这样的高帧率可带来更加稳定流畅的画面,更好地表达慢动作镜头,《开国大典》修复版的帧率就达到了每秒60帧。 高动态范围HDR,则能增加画面的质感。通俗地说,HDR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采用电脑软件将多张不同曝光的图片组合成一张图片,从而使光影更富层次、影像更逼真。 “以尊重历史,保护珍贵历史影像为宗旨,我们还秉承修旧如旧理念,对影像进行了大量调色处理。”周苏岳为记者举例:“比如,影片中有一个表现杨尚昆同志满脸笑容的镜头,因为老胶片主体色调已发红,修复团队对人物肤色做了还原,同时,针对军装部分单独削弱蓝色的纯度,并通过压暗四周影像,突出了主体光源。”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巨制,《开国大典》中有不少炮火纷飞的镜头,调色时,修复团队着力强化了此类画面的冷暖对比,整体加强反差,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的氛围。 5.1环绕声,“全包围”更加震撼人心 《开国大典》原为单声道立体声,4K修复版对声音的表现同步进行了全面提升,用5.1环绕声的方式将观众全方位“包围”,带给观影者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体验。 “5.1环绕立体声是结合了动态对象和播放声道的崭新混音与声音定位方式。我们将影片声音分为对白、环境氛围、特殊效果、拟音、音乐五大类,首先将各种类型的声音分离出来,去掉底噪,再按照画面的声相重新完成混音录制。这种经典重生,是完整意义的再创作。” 周苏岳告诉记者,仅此项工作就花费了技术团队近600个小时。 以对白为例,修复师们要降去片中所有对白的粉噪点噪,然后在符合影片基调的基础上做音色润化,再根据画面所展现的信息做声音定位,并以帧为单位,对每一个口型的位置进行精准编辑,完成口型对位。同时,每一场都要重新添加适量混响,以使影片的声音更逼真,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感官,并在声音上体现出画面远近关系的变化。 在环境音效上,修复团队也煞费苦心地根据画面做了环境声补充。比如,在有的镜头中添加夜晚窗外的虫鸣元素、青蛙的叫声、淅淅沥沥的水声、隔壁房间里传出的发电报声等,通过丰富周边声音,更好地突出主人公所处的真实环境。 特殊效果的修复与再创作,尤其增强了影片声效对观众听觉的冲击力。就说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空群鸽飞过的画面吧,鸽子每拍一下翅膀,修复团队都会为其设计翅膀声效,精确到帧,并增加了翅膀拍打的数量,令声音更加饱满。 “相较于1989年版本,4K修复版的整体视听效果变得更加恢弘震撼!”对于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大屏幕上的《开国大典》4K新版,很多此前看过原片的观众给出了如此评价。 “电影已有百余年历史,每一次电影工业的革新,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周苏岳对记者笑语。 彭冰 柳姗姗 【编辑:姜雨薇】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