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纽伦堡11月1日电 综述:从9岁“小发明家”到航天高科技——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的中国亮点 新华社记者张毅荣 2019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10月31日至11月3日举行。由一些中国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组成的创新代表团带来诸多亮点,包括本届展会上年龄最小的发明者,还有帮助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的航天高科技,引发大量关注。 青少年发明是今年中国展团参展的一大亮点。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吴星葆发明的“智能寻光花盆”,将光敏传感器与电机相结合,能让“带轱辘”的花盆自动行进到最强光源处,有效增加植物采光。吴星葆告诉记者,未来还要继续尝试为花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替代干电池驱动。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王奕博同学今年9岁,是本届展会上年龄最小的发明者。他带来的是“家用单片机红外报警器”。四年级的他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向各国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发明,吸引现场不少人驻足和赞赏。 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学生吴恺发明的“可漂浮式涡流净化器”,采用3D打印的可降解材料,能通过转子在水面形成漩涡,吸附并收集垃圾。瑞典一家能源环保企业负责人康尼·诺曼在展会现场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和采购意向。 广东实验中学指导老师曾杰告诉记者,学校专门开设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创新课程,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发明活动。“通过发明,同学们发挥了创意,锻炼了动手能力。这类国际展会也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不断进步。” 在同学们的发明之外,中国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也带来了不少科研成果。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这次带来了3项高新发明,分别是“航天器交会对接飞行控制智能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交会对接高精度位置姿态控制方法”和“交会对接控制系统集成验证平台”。 参展人员介绍,这些发明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系统解决了空间飞行器在交会对接过程中,智能自主飞行控制的诸多技术难题。上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等中国国内重大航天任务,还将为中国开展国际空间合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清华大学这次展出的是“端云协同的基础设施安全评估云服务平台”,由学校杨华中教授团队及团队孵化的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明。团队博士生杨岸颀介绍说,平台利用无线传感网系统,将数据收集上传到云,再利用算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应用在大型基础设施结构安全的长期监测领域。据了解,平台已经在中马友谊大桥、中老铁路隧道的“体检”中大显身手。 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这次除了展示最新的内嵌式空调和电饭锅,还带来了一款中央空调“大小容积压缩切换机”,主要解决中央空调部分开启时,频繁开停机、能耗大、室温波动大等问题。这项发明的核心在于,在压缩机内装有大小两个气缸,让空调在功率不同时以两种模式运行,实现降低能耗,稳定运行。 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负责人马蒂亚斯·舍费尔在展会上表示,中国年轻人对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热情,以及中国政府对创新氛围的培育令人赞叹,值得思考借鉴。 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创立于1948年,每年吸引大量专业参观者前往寻找商业合作和投资机会,迄今已有逾3万项发明创造通过展会走向大众。今年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和个人携800多项发明参展。 【编辑:房家梁】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