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命名大熊猫150周年展览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5日电(记者聂晓阳)15日的日内瓦万国宫,大熊猫再次展现了它独有的魅力:这里举行的“科学命名大熊猫150周年暨锦绣四川图片展”和相关文化推介活动,吸引了多国外交官和国际组织官员等。 1869年,法国传教士和博物学家阿尔芒·达维德在四川宝兴县农户家里见到一张黑白相间的毛皮,认为它是一个此前未被发现的物种。他将标本送到欧洲,由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爱德华兹鉴定,并将其命名为“大熊猫”。 由于皮毛珍稀,大熊猫遭到偷猎滥杀,一度几乎灭绝。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得到有力保护。记者在15日的活动现场了解到,从1963年开始,中国已建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数量达1800多只,圈养大熊猫数量达548只,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种群。 201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由“濒危”改为“易危”,表明其生存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曾评价说,中国政府与人民有理由对大熊猫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这一成就堪称“物种保护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活动中发布的信息还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22个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有50多只大熊猫生活在海外。 这一活动由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