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刘丹忆)每年10月初,世界的镁光灯都会聚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今天,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将在这里揭晓。 诺贝尔奖作为一种特殊的荣誉,是给科学家多年辛苦钻研的巨大肯定。诺贝尔化学奖虽然听上去“高冷”,但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远,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变着日常生活。 资料图:诺贝尔奖牌。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跨界得奖 化学奖得主涉猎多重学科 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就是一名化学家,曾发明硝化甘油炸药。按照他的遗嘱,诺贝尔化学奖旨在颁给化学方面有重要发现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0次。因受二战影响和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化学奖有8年没有颁发。 截至2018年,共有180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只有5名女性。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两次获此殊荣。 资料图:美国女科学家阿诺德20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从以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名单可以看出,不少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并非出自传统的化学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重学科,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 1908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因“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风趣地调侃道:“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 特别缘分 居里家族成诺奖“专业户”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少科学家一直渴望以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奖殊荣,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等到这种机会,其中化学奖最大的遗珠之一,要数俄化学家门捷列夫了。 1869年,门捷列夫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它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之一,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一把刻度精准的尺子。 资料图:2016年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图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右)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伯纳德·费林加颁奖。 1906年,门捷列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但由于一部分评委认为“难以评价元素周期表在理论上由谁发现”,门捷列夫以一票之差,输给了制备出单质氟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第二年,门捷列夫就因病逝世了。 相比于门捷列夫的遗憾,命运似乎格外眷顾居里夫人。她不仅两度摘得桂冠,其家人也多次登上诺奖的领奖台。 1903年,居里夫妇因对放射性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年后,她再把化学奖收入囊中,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家族的“夫妻档”不止有一对。1935年,居里夫人的长女伊雷娜和丈夫因合成新的放射性核素,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不同于母亲和姐姐投身科研工作,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是一名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54年,她嫁给了美国外交官亨利•拉波易斯,后者于1965年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见微知著 这些诺奖成果已改变生活 化学离人们的生活有多远?有科学家认为,一切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尽管世界上存在无数种物质,但从微观领域看,无非是100余种元素的不同排列方式。 因此,诺贝尔化学奖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其研究成果并不“高冷”,有许多惠及人们生活的发现。 资料图:美国休斯敦举办“荧光长跑”,夜晚现“霓虹海洋”。 每到夜晚,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就会点亮城市。霓虹灯是靠充入玻璃管内的低压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冷阴极辉光放电而发光。1904年,拉姆赛因发现6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心脏、大脑、骨骼——这些都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到细节部分,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检测肿瘤的诊断。这种诊断方法是建立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的基础上。恩斯特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巨大贡献,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家对人体生命的探索不曾停止。DNA(脱氧核糖核酸)可组成遗传指令,是由微小的工厂核糖体“生产”出来的。每一个核糖体都会生产出上千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各种物质,三位科学家因发现这个工厂的结构,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煎荷包蛋时为什么不会粘锅?雨衣为什么能防水?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是什么破坏了臭氧层……这些问题都能在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科学家的发现,让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 奖前预测 谁将摘下今日桂冠? 9月24日,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睿唯安 “引文桂冠奖”公布了2019 年度19位获奖科学家名单。在化学领域,共有6位得奖者: ——罗尔夫•休斯根(德)和莫顿•梅尔达尔(丹麦) 获奖理由: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铜催化的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的研究,他们的发现对合成有机化学具有重要贡献。 资料图: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晚宴举行,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与众多名流出席。 ——埃德温•萨瑟恩(英) 获奖理由:发明了用于确定特定DNA序列的印迹法。他的发明是基因图谱诊断和筛查的开端,也是当今个性化医疗的基础。 ——马文•卡拉瑟斯(美)、勒罗伊•胡德(美)和迈克尔•亨克皮勒(美) 获奖理由:为蛋白质和DNA测序和合成做出贡献,创造了加速生物学和医学发展的工具,为人类基因组图谱奠定了基础。 这其中是否有人能在今天加入诺贝尔奖得主星光熠熠的名单,让我们拭目以待。(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