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铸剑罗阳 为航母装备“勇士之剑”

2019-9-24 14:05|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2| 评论: 0|来自: 北京青年报

摘要:   铸剑罗阳 为航母装备“勇士之剑”   在即将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上,歼15型舰载机或将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向世人展示它的英姿。这已经不是歼15的第一次亮相,2018年4月12日,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隆重的 ...

  铸剑罗阳 为航母装备“勇士之剑”

  在即将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上,歼15型舰载机或将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向世人展示它的英姿。这已经不是歼15的第一次亮相,2018年4月12日,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隆重的海上阅兵,在盛大的阅舰式结束后,辽宁舰特别举行了舰载机起飞演练,一架架歼15战机就像一支支利剑一样划破蓝天,冲上云霄。

  这一次次完美的飞行,都绕不开一个名字——罗阳。

  罗阳

  歼15舰载机的每一次飞行,似乎都是交给已经去世的研发项目总负责人罗阳的一份成绩单,正是罗阳和同事们的夜以继日,让中国航母上飞跃起了中国雄鹰。

  可就在歼15成功着舰的那一天,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年仅51岁。

  他的青春

  排球高手大学时选择航空报国

  1978年,17岁的罗阳考入北京航空航空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高空设备专业,这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据罗阳生前的大学老师介绍,在罗阳的班级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年龄跨度很大,最大的31岁,最小的罗阳只有17岁。

  在那个百废待兴、跌宕起伏的年代,罗阳选择了航空报国的人生理想。罗阳大学时代的老师曾介绍说,罗阳在大学时代很爱打排球,他所在的班级当时也是打遍全校都难遇敌手,“罗阳并不是主攻手,但对组织比赛非常热衷,经常研究队里的战术。他做事韧性足,与他年轻时喜欢打排球有关,有种不服输的精神。”现在依然保留在学校的学生成绩单显示,大学时代的罗阳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为其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事航空科研工作,在那个年代也意味着默默无闻。罗阳的大学老师说,一般在入学的第一堂课上,他会告诫自己的学生,入航空这一行就别想出名,想出名就别入行。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恰逢出国热潮刚刚兴起,发达国家的优渥生活总是吸引着很多的年轻人,像罗阳这样拥有技术的大学生是有出国学习生活、甚至留在国外的机会的,但是罗阳却选择坚守在这个默默无闻的领域,这一深耕就是几十年。

  为歼15舰载机每天工作20个小时

  从接到歼15舰载机任务那天起,罗阳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工作节奏最初是“711”,也就是每周干7天,每天干11个小时。而为了让中国的战机早日翱翔于蓝天,在任务最后冲刺的一个月,他也冲到了极限,变成“720”,也就是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

  2012年11月18日,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乘坐直升机抵达了辽宁舰的甲板,并住进了“020307”房间,这间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间也是他在辽宁舰上的宿舍。“刚登上舰,罗阳就赶上第一架次歼15着舰。我们在一旁比比画画地说着,我向他介绍飞机怎么从舰上起飞着舰的,以及海风、航母对飞机的影响,”中航工业沈阳所党委书记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2012年11月23日上午9点,一架歼15战机从远处的天空中缓缓靠近辽宁舰,这一次,战机需要真正在辽宁舰上降落,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蜻蜓点水”般地触甲板后再复飞。很多人以为,几百米长的航母已经算是海上巨兽,但是对于一架现代化喷气式战斗机而言,这几百米长的航母游荡在海中,从空中看下去也不过一片树叶大小,起飞、降落,这在陆地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到了大海之上却是难上加难,一次完美的战斗机航母降落不仅考验着飞行员的勇气和技术,也考验着一架战机的性能。

  罗阳擦净了眼镜片,紧盯着远处巨大轰鸣的歼15战机,飞机转向,对准跑道,释放着舰尾钩和起落架,随后,战机起落架轻触甲板,尾钩精确地“咬”住了第二道拦阻索,一道崭新的胎痕就像一枚军功章,被印在了辽宁舰的甲板之上。

  在歼15战机完美降落在辽宁舰之前,外界曾有声音质疑,没有战斗机的辽宁舰就像是没有剑的战士,而在歼15战机成功在辽宁舰降落时,就像是终于拿到了自己宝剑的战士,也宣告了中国航母具备了形成作战能力的条件,没有人再敢说辽宁舰是“纸老虎”了,而这一切,也都凝结着罗阳和几代航空人的心血。

  成功后 他却没法继续见证辉煌时刻

  2013年12月初,网络上出现一张采用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座舱后部涂装有海军军旗、垂直尾翼涂有一只“飞鲨”的图标、头部及垂直尾翼有正式编号的歼15舰载战斗机,说明该型战机已经通过试飞阶段,正式进入入役验证状态。但是罗阳,却再也没办法亲眼见证这些辉煌了。

  2012年11月25日,完成任务的辽宁舰缓缓停靠在码头,岸上的鲜花、掌声迎接着归来的人们,罗阳几乎是最后一批走下船的人,他显得有些疲惫,也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只是淡淡地微笑,微微地点头,不想多说话,同事们询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浅淡地回了句“有点儿累了”。

  其实,罗阳身体不适已经有好多天的时间了,但是直到下了辽宁舰,他才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但是就在距离医院大门不到100米的路口,罗阳的病情突然加重,三个多小时的抢救,也未能挽救回他的生命。

  2012年11月25日深夜,护送罗阳遗体的灵车回到罗阳一直坚守和奋战了30年的地方。沈飞人自发聚集到厂区,等待罗阳回家,2000多米的飞机跑道,沈飞的职工停放了800多辆车,夹道等待罗阳回家。

  罗阳的生命看似谢幕了,但是却似乎在另一个地方继续延伸着:2015年12月24日,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辽宁舰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后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训练科目;2018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又在节目中公布中国航母舰载机已经突破了夜间起降技术……

  2017年4月26日上午9点,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相比于辽宁舰能够搭载24架歼15舰载机的能力,第一艘国产航母能够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罗阳的梦想将会更多地走向大洋,而这似乎也意味着,在茫茫大海之上,罗阳的生命会在更广阔的天际被人们铭记。

  时代影响

  “罗阳青年突击队”让他的生命延续

  有人曾说,只有拥有了航空母舰,我们才能够挺起胸膛在国际上称自己为真正的大国,一代代人的付出,让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只有拥有了舰载机并形成战斗力,一艘航母才能够被称为真正的航母。就像一名勇士,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利剑,而罗阳,就是中国航母的“铸剑人”。

  2009年8月底,作为航空母舰打击力量的歼15战斗机成功完成了首飞。歼15在外形上虽然与俄制苏33非常相似,但歼15融合了歼11B的技术,在歼11的基础上新增了鸭翼,并配装了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实现了机翼折叠,全新设计了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使得飞机在保持优良的作战使用性能条件下,实现了一架舰载机所需的要求。

  罗阳作为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可以说他的事业是与这型战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如今,在沈飞的厂区内矗立着一座罗阳的雕像,他身着一身棉服,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记,而一架架战鹰从他身边的厂区腾飞。

  如今,距离歼15舰载机首次降落辽宁舰已经过去了6年多的时间,这些年间,中国航空尤其是沈飞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在“鹘鹰”项目研制中,3个月完成详细初步设计、6个月完成全机制造数据集发布、13个月实现首飞,创造了国内军机研制的新纪录。在纪念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大阅兵上,沈飞共有歼11B、歼15、歼16三型19架战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而这一切,似乎都在罗阳的注目之中,更重要的是,罗阳的精神正在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一代航空人,“罗阳青年突击队”似乎是罗阳生命的延续,一直奋斗在中国的航空战线上。

  光阴故事

  最艰难的日子 他一直咬牙坚持

  对一个人而言,30年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埋头只做一件事。

  罗阳在本科学习阶段,在探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的较真劲儿和韧劲儿让同学们佩服,有一年寒假,春节他没有回家,大年三十晚上,他与同宿舍的李兆坚同学和平常上晚自习一样还在教室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的罗阳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为了一名飞机设计员。

  那时,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二代战斗机正处于设计攻关阶段,罗阳被吸收到设计团队,从事座舱盖研发。他钻到办公室里,闷头一干就是好几个月。但是此时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完成了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发,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那个时候还很大。

  尤其是1999年出访美国的机会,让罗阳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和国外顶尖航空制造国家之间的差距,让中国航空工业真正地“飞”起来、“强”起来,是他和那一代中国航空人的共同梦想。2002年,罗阳被调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整个人“扎进”多个重点型号的研究中,十年中,他和团队成员一起让沈飞实现了歼击机从三代机到四代机的跨越。

  此前罗阳在沈阳601所工作,而他在601所的20年中,经历了航空工业不景气、军工日子不好过的十多年岁月,这期间,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跳槽,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出国,但罗阳一直咬牙坚持着,一干就是20年,见证了共和国成长的岁月。

  随着我国对航空事业的加大投入,我国的战斗机研发、制造已经拥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启动舰载机项目时,国内技术尚属空白,面对未知的领域,罗阳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试验第一线,终于拿下了这项核心工艺。

  罗阳曾说,“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通过努力,使我国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国的国防工业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今,他的这一梦想正在一代代航空人的努力下渐渐变成现实。

  文/本报记者 付垚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7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