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88万英美联军登上了诺曼底滩头,开辟西线战场。同一时间,在南线横渡地中海的英美联军,也顺利攻下了罗马。英美亲密无间的配合,势如破竹。然而在美国东海岸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里,英美之间的一场战争,却正激战正酣。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旨在建立战后经济的世界体系。战争的一边是统治着全球25%人口、却已显露疲态的日不落帝国,另一边是在战争中闷声发财、羽翼逐渐丰满的美利坚合众国。战后的利益如何分配,成了两个二战赢家在布雷顿森林开战的导火索,而争论的话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到底是英镑、还是美元说了算? 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老牌贵族和新晋列强,已经明争暗斗了20多年。 01 煽风点火:让英镑替美元国际化冲锋 1924年12月,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Montagu Norman)使用假名,登上了一艘邮轮,像深夜中的阴影般悄悄来到了美国纽约。他的行踪相当低调,以至于美国媒体报道后,英国同僚才意外得知行长去了美国。诺曼此行是要和他的美国朋友,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的斯特朗(Benjamin Strong),聊一聊英镑的未来。 一战之前,全球货币大多采用“金本位”,即规定纸币随时可以换成黄金,不同国家的货币通过黄金来计算兑换比例,货币可以兑换有助于全球贸易的提升。而凭借着巨量黄金储备,英镑成为最认可、最坚挺的货币。英国也成为全球贸易、金融的中心、霸主。 然而,在战争期间,各国货币都不再和黄金兑换,竞相贬值导致全球乱成了一锅粥。大英帝国的统治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此,诺曼在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担任财政部长的第二天,就去游说:兄弟,咱大英称霸全球两个世纪,全靠黄金,我们要重现金本位,恢复英镑秩序、再创父辈辉煌。 诺曼的观点并非人人认同,已经小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人隔空PK了多次。 凯恩斯认为,英国没有多少黄金、经济也还不够稳健,现在贸然推动金本位,只会导致英镑承担更多责任,反而会不利于产品出口、加深失业。诺曼淡淡评价为“业余选手的浅见”。诺曼很清楚会造成失业加大,但他强调帝国的荣誉和权威更加重要。而且先恢复帝国地位,经济熬一熬、抗一抗就会好起来。 凯恩斯又指出,美国拥有6倍于英国的黄金,美元吸引力在增强。美元挂钩黄金,而如果英镑不挂钩黄金,英镑和美元就没办法计算兑换比例,想把英镑换美元,并不容易。而一旦英镑也挂钩黄金,不但回不了货币王座,还只会加速英镑区倒戈向美元。他甚至感慨道:英美两国黄金储备早已今非昔比,小心英镑被美元绑架。 对此,诺曼的美国朋友斯特朗怒斥道,凯恩斯对美国的货币体系毫不了解。但他其实没说,美国早就在推动“美元国际化”了,这几年美元在国际外汇中的地位已经在提升。而用美元的人越多,美国商品就越容易卖出去,美国的贸易话语权就会加大。如果英镑区再倒戈一片,纽约甚至会成为和伦敦抗衡的金融中心。 丘吉尔看到账本里的小数点都一头雾水,对于货币更是无所适从。诺曼看到丘吉尔犹豫不决,就起身到美国搬救兵,这也正中美国朋友的下怀。 诺曼和斯特朗一同住在公寓酒店里,随后两周内,斯特朗以及摩根系银行家,不分昼夜地为诺曼的金本位打气,强调“虽然英国确实会有短痛,但长期的道路是光明的”。甚至美国财政官员也催促诺曼,时机到了,要快,最多几个月。 而为了彻底打消英国的顾虑,斯特朗还拍着胸脯说道,假如你们遇到困难,我们随时可以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而且不干涉你们经济政策。美国人极力的吹风、洋溢的真诚,令诺曼感动万分,回国后便积极游说,最终丘吉尔对诺曼点了点头。 于是,英国为了帝国面子,美国为了国际化里子,共同推动了英镑金本位落地。而且英镑兑换黄金的比例,竟然恢复到了战争之前的水平,以彰显日不落帝国从不衰落。但历经四年战火的英国,要想熬过金本位带来的短痛,并不容易,脸打肿也未必充得了胖子。 英国恢复金本位的第二年,煤炭 、纺织、钢铁等商品出口量锐减,外汇收入减少。刚火热的工厂,又凉了下去,百万大军失业。苦不堪言的工人们又掀起了罢工潮,英国国内混乱不堪。罢工的这一年,斯特朗正好从美国前往伦敦拜访诺曼,双方对金本位三个字避而不提。 而与之对比的是,美元国际化为美国商业开山辟路。美国企业盈利创造新高、失业率创造新低,股票市场也昂首向前。1928年时,美国GDP增速达到了10%,汽车产量也历史新高。媒体兴奋地称,这是美国历史最伟大的时刻。 英国实业痛苦难捱,资本也负重难行。美国股市热浪,导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1929年初,诺曼跑去美国,希望美国让股市降温,以减缓资本流出,遗憾的是,无功而返。而给英镑施压的不只有美国。 法国曾准备将自己持有的英镑全部兑换为黄金,吓得英镑立刻成了惊弓之鸟。英国正准备还击,美国立刻站了出来当和事佬,承诺为法国提供黄金,但法国必须把未来的外汇储备,从英镑换为美元。 而1929年爆发的全球大萧条,更是在英国伤口上又插了一把尖刀。恐慌的黄金挤兑,导致英国黄金储备一度枯竭,不得已向美国求救。等了一段时间后,摩根银行送来了救助金,但出于商业利益,附加了多项条件:包括英国必须减少开支、增加税收、救助金使用必须经摩根同意等等。 诺曼等人一脸懵逼,不是说毫不干涉的嘛。英国媒体愤怒地吼道,简直就是 “银行家的敲诈”[1]。而不幸的是,这几亿救助金,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面对挤兑风暴,早已是杯水车薪。而英国又错误地听从了摩根的建议缩减支出、减少失业救助,结果衰退更加严重。 最终,1931年9月20日,英镑金本位宣布结束。而批准金本位的丘吉尔,早在两年前就被失望至极的英国人,赶下了台,随后被政界拒绝十年之久,跌落至暗时刻。 英国这次强撑,并没有熬过短痛,更不提光明的道路。冲锋在前的英镑满身弹孔,而躲在身后的美元也伤痕累累,但双方很快就开始了下一轮较量。 02 以邻为壑:美元的事儿美国自己说了算 脱离金本位的英镑一次性贬值了2%,随后也不断贬值高达20%多。这种发泄感,仿佛终于学会脏话的贵族小姐又兴奋地吐了一口痰。而英国结束金本位的当天,凯恩斯手舞足蹈,兴奋地说:大英帝国终于又要雄起了。也正如他所料,贬值让英国商品变得便宜,出口大幅增加,经济也开始强劲复苏。 周围国家见到此景,也开始跟随英国贬值,并由英国带头统一在英镑区内,实行帝国特惠制,反而形成了新的帝国贸易同盟。英国财政官员们喜极而泣好几天:早知道贬值这么赚钱还可以维持帝国统治,我们何必苦苦撑着面子那么多年。 而美国总统胡佛对英国的做法,却非常不齿。他指示美国坚守金本位,稳住我们能赢。但付出的代价非常惨痛。由于担心美元也跟风贬值,民众们纷纷把美元换成了黄金,挤兑大浪拍死了近2000多家银行,密歇根州甚至不得不关闭了州内所有银行。而到了1933年2月时,纽约美联储银行在两周内少了1/4的黄金储备。 美国政治家、银行家、民众们,都在疑问:美国还要扛多久、痛多久,到底要脸,还是要活着。终于,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来宣布答案。 在罗斯福上台之前,胡佛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诫罗斯福要保持金本位制度。但意外地把罗斯福名字拼错了。胡佛坚称非本意,是秘书笔误。而罗斯福也在等了11天后才给胡佛回了信,而他则坚称,早写好了但秘书忘记寄送了。到了交接晚宴时,罗斯福淡淡地说,“对于带来危机的总统,传授经验这一环节可以放弃”[2]。 显然,罗斯福新官上任三把火,已经火苗跳跃了。 首先,上台没几天,罗斯福便通过法案规定:禁止黄金自由输出、禁止美国人私囤超过100美元的黄金,普通民众家里的金币、金条、金首饰必须在5月1号前,以20.67美元/盎司的价格,卖给银行,否则要被罚1万美金、甚至十年监禁。于是,美国银行 (28.33, -0.05, -0.18%) 的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并不是去取钱,而是等待上缴金子。
密歇根州居民在银行门口上交黄金,Dan Bryan 与此同时,罗斯福邀请英国、以及坚守金本位的法国,共同前往美国商谈汇率问题。4月19日,英国首相、法国总理前往华盛顿,他们还在路上准备着谈判稿,却被突然告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的汇率不再固定黄金。随即美元相对于金本位货币贬值了11.5%,这令法国大呼上当。 英法邀请美国再次商谈,但双方各怀鬼胎。英国希望美元升值坚挺,而让英镑独占贬值好处。英央行行长诺曼甚至用了激将法,“英镑脱离金本位后不知道何时能够稳定,而美元脱离金本位后却是不知道何时愿意稳定。”法兰西看着满满的金库,动情地呼吁,“英美两国必须恢复金本位”。 罗斯福此时有些踌躇不定。一方面新政实施以来,美国就业、出口数据都在改善,股市也迎来了一波上涨,但另一方面对于盟友们的意见,对于国际形势,似乎也不能不顾。他先指示美国谈判代表,千万不要跟英法谈论任何稳定汇率的方案,但随后又改变了主意,示意谈一谈。 6月15日,英美法三方起草了一份汇率稳定协定。但通过媒体透露了一丝内容,美国股市便暴跌5%、国内骂声一片。罗斯福急忙拿起电话,勒令美国代表拒绝签字。对此,英国指责罗斯福“毁了会议”,法国代表则直接“炸了”(exploded)。但美国股市却重拾上涨。这次惊变,让罗斯福坚定了贬值的信心。 两周后,罗斯福公开批评“汇率稳定”并不那么重要,甚至“人为的汇率稳定毫无意义”。为了加速美元贬值,他更是通过法案强制规定,黄金买卖的价格是35美元/盎司,而几个月前民众们才按照20.67美元/盎司的价格,把手里的黄金换成了美元。这一调整,相当于美元贬值了近41%。 对此,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爷爷)回应道,“难道这不就是单纯的偷窃么?[3]” 哈佛教授也公开抨击,这种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粗暴践踏,是“完全不道德”的。但罗斯福的宗旨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就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国货币政策不再跟随国际形势,美元汇率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进行调整。而多年后,当其他国家也根据自身需求适度调整汇率时,却被美国破口大骂。 罗斯福的新政并没有把美国从三十年代的萧条中拉出,但让美国明白了三个道理:英镑靠不住、金本位是脚镣、美元汇率要美国人自己说了算。而随后再次爆发的战争,让美国惊喜地看到了个机会:全球汇率都要美国人说了算。 03 假意民主:带着黄金大炮美元来谈判 1944年7月1日,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酒店内,44个国家730名代表齐聚一堂,准备庄严而民主地投出自己的一票,来决定是由美国、还是英国来操纵他们的命运。 英国派出的代表,是已经大名鼎鼎的凯恩斯勋爵,身高一米九七,发型一丝不苟、西装笔直正统,擅长辩论和演讲、周身都是金色的光环,是经济学界最靓的仔。而美国派出的代表怀特,29岁才上大学、身材稍逊、言辞笨拙、声音嘶哑难以被听清、政绩也平平无亮点,唯一一个荣誉称号是“凯恩斯新鲜思想在美国的回音壁”。 这场偶像与粉丝的见面会,看似胜负已定。怀特在谈判前因为压力太大,还病倒了。然而,凯恩斯也是忐忑不安,他给罗斯福写了两封“致总统的便笺”,一封答复冷淡,一封石沉大海。但是,凯恩斯依然坚信,自己的专业学识令人敬佩,而对于英国在战争的巨大付出,美国这位最亲密的盟友,也一定抱着深深的同情。
怀特(左)和凯恩斯(右) 就这样,英国人带着脑子和悲情,美国人带着金子和大炮,双方坐在了谈判桌上的两侧。这是一场灾后重建货币主导权的会议,英美双方都提出了一个方案。凯恩斯和怀特都推出了一个国际货币,前者叫“班科(bancer)”,后者叫“尤尼塔(Unita)”,相关的方案也很复杂,但总结起来就只有两点差异: 差异一:谁承担更多责任。凯恩斯认为赚钱多的国家(贸易顺差)应该多出力,而且钱太多的时候,要赶紧买其他人的东西,不然惩罚你。而怀特则认为,欠钱的国家(贸易逆差)要想办法、负更多责任,都欠别人钱了还不赶紧下地干活,装什么大爷。 为何两个方案针锋相对呢?显然,在两次大战中,美国到处卖东西,到处借钱给别人,成为了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而英国倒成为逆差国,还欠了一屁股债。但,几十年后,当美国成为逆差国时,却对着自己的顺差国,大喊大叫、拉着脸唱起了反调。 差异二:谁说了算。凯恩斯认为既然货币是用来做贸易结算的,因此要按照战争前,各个国家占世界贸易的份额来划分货币配额,对应的配额没钱时也可以打白条;而怀特则认为,要话语权就得正儿八经地出钱、出黄金,没钱扯什么犊子。 这个方案差异就更显著了。战前贸易老大就是英国,但英国国库空空,如英国代表所言,“我们很缺钱”。而美国则坐拥全球近80%的黄金储备。 这两个差异总结来说就是:英国人觉得仗打完了,还是得按老规矩来,马照跑舞照跳,大英帝国少出钱多享福。而美国则对于千载难逢的机会,垂涎欲滴,一口咬定有钱的才是老大,才能决定谁来玩、怎么玩。 而凯恩斯隐藏在一系列复杂方案背后的司马昭之心,却戏剧性地被一则小小的提议给抖到了大街上。他提议把清算组织设置两个总部,一个在伦敦,一个在纽约,由英国负责欧洲和中东,而美国则主管美洲和远东。 这个提议念出来后,美国人笑掉大牙。《华盛顿电讯报》讽刺说:“拥有棒球的孩子通常是队长…全世界一共有280亿黄金,而美国拥有其中约220亿。既然如此,我们认为山姆大叔将成为球队的队长,(英国)这种想法和建议,非但不能用来打棒球,甚至打板球都不行”[4] 。 尽管媒体嘲讽得爽,但怀特却在辩论中屡屡败给凯恩斯。为此,怀特一方面私下向其他国家承诺更多基金援助份额,来换取选票。另一方面,他使用了一招“调虎离山”,支开了凯恩斯。他成立了两个分别由自己和凯恩斯负责的委员会,而重要的问题则全部由自己牵头讨论。 凯恩斯马上陷入了新的议程无暇东顾,而怀特也趁机让大会通过了美国的方案,并偷偷加入了一个修正条款:美元将成为唯一和黄金挂钩的货币,其他国家货币则和美元挂钩。这个条款,将会推动美元变相取得黄金的地位,成为硬通货的霸主。凯恩斯发现这条时,愤怒抗议到,“我从没看到包含这句话的最终文本”[4]。 当美国成为外汇规则制定者时,他便提出要求,货币联盟中各国必须“取消外汇管制”。这样,美国国内任何影响美元外汇的政策,都会快速对其他各国产生影响,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消而散。怀特大获全胜,美元终于成为了全球货币体系独一无二的老大。 在会议欢庆的宴会上,凯恩斯有气无力地祝贺,“如果我们能够这么继续下去,人类的兄弟关系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话音刚落,一首《星条旗永不落》在会场中高昂响起。 会议结束两年后,凯恩斯溘然离世。和他一起消亡的,还有英镑的霸主地位。英镑区几十个国家纷纷把手里的英镑换成了美元,英镑的官方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到1972年时,仅剩下英伦三岛。英国财政官员感叹,这场会议对英国而言,是仅次于战争的打击,是一个骗局。 1948年,布雷顿谈判的头号功臣、美国的英雄、IMF组织之父怀特,却意外地被反对党指责为苏联间谍。调查启动的第三天,他便心脏病发作,死于自己的农场。这离奇的死亡,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英雄难做、大哥不好当。 04 王冠之重:当个暴躁的大哥怎么这么难 1965年2月4日,法国总统官邸人头攒动,上千名记者拥挤在爱丽舍宫的新闻招待厅。时任总统戴高乐,正在话筒前,激动满怀地表达对金本位制的崇拜与信仰,黄金才是真正的恒久远、永流传。但是,他突然话锋一转,“善意”地提醒到,“美元所具有的超然于世的品质正在失去。” 通俗的讲,就是美元靠不住了。这个话让美国人心头一颤,糟了,被发现了了。其实,美元成为大哥之后,就遇到了“特里芬难题”:即美元成为货币中心,必然要印很多张,让别国在贸易中赚走。但印钱多了、别国赚的美元积累太多时,就又会对美元的币值稳定缺少信心,这就需要美国要么有好商品做贸易、要么有足够的黄金。 大白话来说,当大哥自然希望小弟多,但小弟多了之后,大哥还要勤勤恳恳挣钱养着越来越多的小弟。这分明是臣妾根本做不到啊。尤其是,美国这个大哥,脾气暴躁,迷恋世界警察的角色,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笔笔战争开销导致其财政赤字严重。 1960年时,美国债务水平就已经超过了当时的黄金储备。戴高乐看破了美元窘境。因此,1965年他指示法国将美元兑换为黄金,并用一架架飞机把存贮在美联储银行的黄金,一吨吨的运回了法国。 1971年时,美国已经完全无法维持1盎司兑换35美元的比例。沃尔克(日后的美联储主席)更是直言不讳:“我们的黄金断货了。我们别无选择,美元受到了威胁,这最终将导致危机。”美国经济学家们,绞尽脑汁地思考,维持美元兑换的黄金在哪里?在探索了一段时间后,美国人终于找到了方法:老子不换了。 8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正式与黄金脱钩,再也不自由兑换了,汇率贬不贬我们说了算。全球各国一片愤怒,但在随后的G10会议上,美国财政部长却郑重地提醒到: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但其实,美国才真正面临着两大麻烦:实业不景气、债务下不去。 给美国实业造成最大冲击的是日本。五六十年代,日本被美国定位为“亚洲工厂”,靠着技术扶持和货币优势,产品行销全球,不断威胁美国产业。比如,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 (119.38,-2.64, -2.16%) (Caterpillar),其生产的挖掘机足够新东方 (103.84, -0.38, -0.36%) 招生数百年。但在1983年,也被日本小松等公司逼得销售额几乎腰斩。 时任董事长李·摩根急得团团转,义愤填膺地发表了一篇“讨伐檄文”,振臂高呼道:产品卖不动,全TM是汇率的锅!他甚至放言:只要美元贬值20%,我的推土机就能推到他们帝国首都[5]! 而日本半导体靠着质优价廉,把英特尔 (45.98, -1.19, -2.52%) 打得裁员、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美国半导体产业也向美国哭诉,他们用一半的价格倾销,再不管就来不及了。 但美国实业的问题也不能全赖日本。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为降低通货膨胀,美国提高了货币利率,一批批资本涌入美国,又推动了美元升值。这导致美国制造业,国内面临高资本成本,国外又面临高商品价格,前狼后虎,左右是死。 同时,美国债务问题也非常突出。海外战争打不停、国内开支少不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美国对外债务不断扩大,1985年时对外负债1114亿美元,其中日本占了一半。而由于实业和债务问题,美元的货币地位,开始受到日元的冲击。 摆在美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减少债务;另一条是取掉货币王冠,不受其重。而美国拎起大棒,选择了第三条。 05 翻云覆雨:就是这么任性怎么了 1985年9月,美国邀请其最大的债主日本、老牌货币王者英国、新崛起的德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的真正目的,被浓缩成了十个英文单词,隐藏在两千多字的条款中:其他(非美元)货币应该升值。 为什么要其他货币升值呢?因为这会造成美元相对贬值,这样美国欠下的美元债务,在一分钱也没出的情况下,就会相对减少。同时,美国商品也可以变得更加便宜,以便于出口。美国遇到的两大问题,迎刃而解。而且面对其他债务人的指责,美国可以坦然地说,我可什么都没做,他们自己主动动手的。 谈判的主要对象是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美国对其软硬兼施,在谈判中把文件折成飞机以示傲慢、拍桌子吹胡子以示凶蛮。但是在协议签署前,美国财政部长却一改强硬,低头恳求日本官员,“求你了,竹下大臣,美国需要你的帮助”[6]。竹下又惊讶又欢喜,“美国居然向日本低头”,马上同意了美国的条款。 然而,即使日本有一百万个不同意,看着美国在其国内布置的飞机、大炮,又有什么谈判的筹码呢。相比之下,有独立国防、对美债权又比日本小的德国,就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小动物怎么能和大象同乘一条船?”,美国代表脱口而出:“小象和大象当然要乘一条船”[6]。 最终一番威逼利诱,五国签署的广场协议落地,美元开始相对贬值。1985年9月,1美元可以兑换250日元,四个多月后,1美元仅能兑换200日元,相对贬值20%。马克在一年时间里也相对美元升值了近25%。 然而,虽然美元贬了值,但美国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却丝毫没有改善,投资者开始对美国失去信心,大手笔抛售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国债也被大幅抛售,这可刺痛了美国政府的神经。如果国债没人感兴趣,还怎么继续借钱。于是,美国又开始在汇率上动脑筋了。 1987年2月,美国又紧急招呼英日等国财长开会,并签署了“卢浮宫协议”,要求各国协调干预外汇市场,减缓美元贬值,实现美元相对升值,甚至给出了日德应压低国内利率的指示。才过去两年,就要反转政策,与会各国自然颇有不满。日本代表顾左右而言他,而西德代表更是没等散会就登上了回程的班机。 随后,西德央行为稳定国内物价,没有降低利率,反而在美国上调利率时也提高了利率。结果,美国财长在电视台节目中怒声斥责:“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7]。”总结起来就是,大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结果,第二天美国道琼斯 (26287.4395, -90.75,-0.34%) 指数反而先暴跌了25%。 西德随后面临着两德合并的内部矛盾而无暇兼顾美国。深陷日币升值之苦的日本,却再次听从了美国的指示,降低了利率,随后催生了股价、房价、货币泡沫化上涨,然后又在1989年突然紧缩,粗暴刺破了泡沫,导致经济跳水、陷入了失去的十年,沦为美国“翻云覆雨”的牺牲品。 在卢浮宫协议谈判中,日本代表曾询问美国代表,你们指示我们为美元汇率托市,那美国有其他资产(黄金等)做保障吗?美国代表听完后,哈哈大笑,难道要我们用阿拉斯加做担保吗? 显然,美国的土地,一点也不能少。日本的要求,想也不要想。 06 尾声:谁的规则谁在操纵 1987年的卢浮宫会议,各方的反应,显然让美国如吃了苍蝇一般不爽。于是,第二年,美国就出台了《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要求财政部每半年就评估一次,哪些国家在操纵货币、汇率。然而,在此之前美国做了些什么呢? 20年代,美国为推进美元国际化,联手英国在货币外汇市场,推行金本位。 30年代,美国为解决本国经济矛盾,肆意贬值,退出金本位;甚至强调,美国的汇率问题当然根据自身需求,自己说了算。 40年代,美国为扩大战后利益,面对着历经两次战乱的欧亚各国,靠着战争财,强势制定了规则,把美元推上了货币霸主,并勒令各国严格遵守。 70年代,美国为体验世界警察快感,在海外各种发动战争、在国内各种扩大开支,最终,单方面宣布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悍然破坏了国际规则体系。 80年代,美国为解决自身问题,凭一己之意,两年之内两次勒令他国实行先后相反的政策。不但没解决困难,反而解决了日本,反而造成了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的历次操纵,被其解释为世界规则的制定,难怪美国经济学家把美元称之为“嚣张的特权”。如今,当美国再次面临经济困难、自身问题时,便再次举起大棒、掏出了汇率武器。 1980年,两名抗议者爬上了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人们吃惊地发现,它正锈迹斑斑。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