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连接一艘舰与一座城 奔赴亚丁湾的中国海军临沂舰。蓝明磊/摄 “八一”建军节清晨,外形修长的临沂舰静静停靠在青岛某军港内,几十名身穿白色军装的舰员在飞行甲板整齐列队,面向舰艏举行升旗仪式。对于这艘平均每年出海200余天的明星战舰来说,这是难得的休整时间。 这一天,临沂舰也迎来了山东省临沂市派出的拥军慰问团。自2012年11月入列开始,临沂舰与临沂市正式确立共建关系。此后每逢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临沂市前来慰问的代表都会准时出现在这艘以家乡命名的战舰上。 42岁的电工技师张远洋从接舰起就在临沂舰服役,作为一名临沂兵,他见证了家乡父老与第二故乡临沂舰之间的军民情深。“前不久,临沂市赠送了冰淇淋机、咖啡机,我们的餐厅显得更加高大上了。”他指着吧台上的机器笑着说。 走在临沂舰内,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临沂市的拥军热情:通道里挂着由临沂市艺术家谱曲的舰歌《亮剑深蓝》;健身房里摆放着临沂市赠送的动感单车;冷藏室里储存着临沂市赠送的水饺、煎饼、辣酱;图书室里摆放着临沂市捐赠的人文社科图书……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慰问力度很大,拥军的传统是骨子里的。”舰长张广耀评价说。 “2012年临沂舰入列时,我们终于有了以家乡命名的舰艇,感觉非常光荣和自豪。”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军说,从此这艘先进的导弹护卫舰逐渐进入临沂人民的视野,频频出现在当地的新闻节目中。 临沂舰的入列也让张远洋激动不已,此前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下水的哈尔滨舰上服役。到造船厂接舰时,一登上这艘以临沂命名的军舰,他顿时“有种回家的感觉”。 同时,临沂舰也让张远洋感受到了中国海军在装备制造上的明显进步:“哈尔滨舰上很多装备是进口的,而临沂舰基本都是国产的,自动化程度也比以前高很多。” 反潜作战部门反潜作战长李群是个90后,但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我曾经在037型猎潜艇上实习过,住舱里是3层吊铺,只有风扇,艇上也没有专门的餐厅,吃饭只能在甲板上蹲着吃。”作为对比,临沂舰是全封闭设计,住舱舒适,餐厅宽敞,空调全天开放,更重要的是,临沂舰的吨位和武器装备早已今非昔比。 入列6年多来,临沂舰航迹遍布四大洲五大洋,出访靠泊10国12港,航程13万余海里。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前,临沂市都会派出代表参加出征仪式。政委赵井冬告诉记者,临沂舰可以说是在临沂父老关切的目光中一步步成长的。 “2015年3月,临沂舰执行也门撤侨任务立了大功,那段时间我天天看新闻。”被誉为“沂蒙新红嫂”的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朱呈镕说,当时临沂舰成了临沂人关注的焦点。 也门撤侨,是临沂舰的高光时刻。2015年3月,正在执行第十九批亚丁湾护航任务的临沂舰临危受命,9天内3进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高效撤离14国432名中外公民,创造了海军首次动用军舰直接靠泊外国港口撤侨的壮举,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 “当时,战火已经蔓延至港外,附近硝烟四起,到处是枪炮声、爆炸声。数架沙特的飞机在空中盘旋,胡塞武装的快艇在海面上高速穿梭。全舰所有武器系统都处于战斗状态。”临沂舰观通部门报务兵郭燕回忆起当时的紧张局势。 在新闻中看到亚丁港硝烟纷飞的画面,朱呈镕感觉心都揪到了一起:“我一直在替临沂舰官兵担心,担心他们受伤,幸好他们安全地把华侨撤了出来。” 郭燕曾经和朱呈镕交流过也门撤侨的情况,当提到临沂舰官兵把床铺让给华侨,自己睡在通道里的情形时,朱呈镕觉得非常心疼。临沂舰完成护航任务返回青岛后,她特地赶去慰问,带去手工缝制的鞋垫和整车的水饺,舰员们亲切地喊她“兵妈妈”。 在临沂舰的主通道里,有一面镶满纪念牌的墙壁,右侧挂满了外国海军赠送的舰徽和纪念品,左侧悬挂着一幅标记着临沂舰航迹的世界地图。“我们的航迹不断延伸,也把临沂这张名片带到了全世界。”舰长张广耀说,每次舰艇靠泊国外港口时,他们都会向外国友人发放临沂市宣传册,向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认识临沂的窗口。 张广耀记得,2015年,临沂舰出访新西兰港口举行舰艇开放日活动,一位祖籍临沂的老人走上战舰,面向军旗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含着眼泪说:“终于见到了祖国的战舰,终于见到了家乡的亲人!” 在政委赵井冬看来,临沂舰和临沂市的共建不只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层面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多次组织官兵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感悟‘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他介绍说,在平时舰上组织的政治教育课中,“沂蒙精神”也成了舰员口中的高频词。 赵井冬认为,从接舰开始,首批舰员就在“沂蒙精神”的激励下打赢了一场场硬仗:入列3个月内完成一课目基础训练,不满半年发射导弹5枚,入列仅9个月就顺利通过全训考核;在入列不久的对抗比武中,临沂舰攻潜组获得搜攻潜团体第一,一举打破猎潜艇部队多年来对该专业比武金牌的“垄断”;在随后的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中,临沂舰对空拦截百发百中,让外军同行刮目相看…… “临沂舰的成长离不开‘沂蒙精神’的滋养。”赵井冬说。 张广耀告诉记者,临沂舰入列时,正好赶上了中国海军迅速发展的阶段,也赶上了全军大抓实战化训练的时期。“沂蒙精神”则为临沂舰官兵练兵备战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2008年,我第一次跟随舰艇出岛链,那是我入伍的第十年。而现在,我们经常赴远海执行各项任务,休息的时间很短。”张广耀介绍,随着各项任务不断增多,临沂舰每年出海时间都保持在200天以上,对官兵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2015年,临沂舰出海执行演训和战备任务长达315天,创造了所在支队舰艇年度最长出海时间的纪录。 “现在我们出海经常遇到由训转战的情况。”张远洋说,今年的一次战备巡逻任务中,临沂舰在海上航行了20多天,“最后主食只剩下一袋米、半袋面”,但官兵们仍然精神饱满,坚守在战位上。 在高强度的训练和任务中,临沂舰也在按照实战化训练的理念不断提升战斗力水平。在2018年海军组织的“战神杯”舰炮实弹射击比武中,临沂舰准确命中航向和航速都在快速变化的靶标。在另外一场比武考核中,临沂舰使用副炮击落多批来袭目标。 “每次我们出远海执行重大任务时,直升机都会随舰出海,一路上不断进行课目演练,舰机协同非常流畅。”临沂舰航空部门长张腾表示,这样的实战化训练已经成为常态。 “从近海到远洋,从空中到水下,我们的训练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向实战化看齐。”在临沂市举办的专题报告会上,张腾底气十足地介绍了人民海军的发展现状。 在这场数百人参加的报告会上,他面对来自革命老区的观众说:“每次我们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们背后有‘沂蒙精神’的支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