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看哭观众,但专家认为可以拍得更好 救火场面逼真,抒情不够克制 本报记者 王广燕 消防题材电影《烈火英雄》凭借震撼的视效与细腻的情感,在暑期档占据了一席之地。截至昨天,影片上映6天已拿下7亿元票房。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滨港市海港码头突然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全市消防队员临危受命,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援的故事。 近几年,以《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为代表的主旋律商业大片获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它们不仅拥有最顶尖的视听效果,而且凝聚了国人的共同情感。作为香港导演操刀的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烈火英雄》拍摄现场1:1实景搭建了港口油罐区,所有演员无替身进入火场演出。影片为观众带来近距离可感的“生死洗礼”,既完成了对英雄的致敬,也具有较高的可看性。 “《烈火英雄》用大场面来表现火灾,其渲染场面的逼真程度,使得国内灾难电影特别是救火这种场景的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高科技年代,用真实的现场和真实的救火来体现现实生活,这是值得赞许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说道。 不少观众评价,黄晓明、杜江等演员在片中表演真挚,催人泪下。黄晓明这次摆脱偶像包袱,奉献了近几年在大银幕上最好的演出。他饰演的江立伟一角内心复杂,曾经到达过人生的巅峰,也经历过事业的低谷,片中的这场救灾成为他的一次救赎。知名影评人“碟中谍”评价,杜江演活了马卫国这一角色。“英雄归来,父亲向他肃然敬礼,杜江并没过度煽情,而是安静地注视父亲,深情对望,泪光涌动。这是军人之间的信任,也是父子关系的重建,他的演技细腻、收敛、深沉,无声胜有声。” 不过,豆瓣6.7分的评分,显示《烈火英雄》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烈火英雄》有灾难片的整体性类型设计,有不遗余力的视听效果渲染,也有人情与灾难的标准配置,还有英雄和牺牲的昂扬主题,是国产灾难片和行业片的一大进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但一些情节和场面缺乏足够危机感、专业性和合理性,仍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类型片状态。” 无论是从商业类型片还是主旋律角度看,《烈火英雄》都是合格之作,但似乎离一部杰作还有一段距离。片中过量的慢镜头和配乐让不少观众诟病。影片在角色死亡时习惯用慢镜头渲染悲剧的气息,而后又用大团圆的想象去做对比,在双重夹击下,似乎是要“观众不流泪不罢休”。对此,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直言,影片“抒情不够克制,音乐铺得太满,催泪也比较刻意,节奏上缺乏张弛有度”。 此外,也有观众认为作为灾难片的《烈火英雄》仍欠缺反思力度,对灾难的责任“轻描淡写”,归咎于外籍船工的失误以及港口主管的掩盖。影片若能对灾难之后的反思进行更多延展,或许将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尽管有所争议,但“又泪又燃”的《烈火英雄》依旧是暑期档较为出彩的一部大片。主演黄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部以消防员为主角的电影,希望大家看到电影忘掉我们,记住消防员。”将镜头聚焦于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影片在这一点上已弥足珍贵。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