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架靶机时刻待战 中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无人机分队创新方法扎实备战,确保每架靶机时刻待飞保障演训任务 靶机进行故障检修。 官兵夜间检修靶机。 靶机升空。 靶机在空中开伞降落。 靶机降落后,官兵前往回收。 官兵对靶机进行起飞前检查。 “平飞,左盘旋,平飞,右盘旋,平飞,远航……”盛夏时节,中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无人机分队训练场,四级军士长汤俊林和三级军士长揣宇正配合操控着靶机。在两人面前的操控台上,分布着几十个操纵板,而这些按钮可以组合成近百个指令,来控制靶机的每一个细小的飞行姿态。 只见他们配合密切——揣宇紧紧盯着空中的靶机,向身旁的汤俊林打着手势。随着口令下达,汤俊林迅速改变操纵按钮,准确控制着航迹,保证靶机顺利完成飞行任务。 谈起揣宇跟汤俊林,官兵们没有一个不佩服的。 揣宇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炎热的夏天,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作为靶标保障中坚骨干的他,常常一天一夜合不上眼。教导员多次劝他,“前期的勤务保障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你赶快休息一下吧。”“演习结束,我的任务才算结束,才能离开战位。”揣宇没有丝毫困意。 汤俊林则是“魔头级”的人物,熟练操控、使靶机轻松逃逸参演部队雷达的追踪是他的必杀技。“一旦雷达监测不到靶机信号,靶机遥测信号丢失后就只能手动进行操纵。”为了更加熟练地掌握手动操纵要领,从容应对突发情况,汤俊林自发研究一种“蒙眼式”训练方法。日常训练时,他坐在操控台前,用纱布蒙上眼睛,让战友下达口令,他做动作。“看不见操作按钮,难度更大,但能提高操作准确度。”就这样,汤俊林在每次靶机保障飞行中错误率微乎其微。 去年,基地首次组织“金盾牌”演习比武任务。为满足全新课题需求,构设空中多批次目标态势,揣宇和汤俊林顶住压力,带领所属人员白天调试靶机,晚上研究课题航线,经常两眼一睁忙到凌晨。 面对某型靶机地面遥测信号有效作用距离短,揣宇大胆设想,提出多指挥站点接力操作方法,使飞行控制半径扩展一倍;为方便夜间靶机回收,他研究电源系统和走向,为靶机装上发光板,有效缩短靶机放飞和回收时间。经过一番努力,他们保证每架靶机始终处于“待战”状态,构设出“米秒不差”的空中完美态势。 在揣宇和汤俊林带领下,全队官兵保持高昂战斗姿态,一路披荆斩棘,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5次。 新京报记者 陶冉 通讯员 刘川 卢炳广 张恒 摄影报道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