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版大女主戏不是古装剧的新出路 【国剧观察】 很多热爱古装剧的观众发现,2019年至今,大投资、大制作的古装剧几乎绝迹了,零零散散上线的多是一些中小制作的古装剧,比如第二季度的《听雪楼》《白发》等,并且它们都是“女性向”的剧集。在古装剧寒冬下,古装剧力图走“小而美”路线,这会是一条新出路吗? 多方原因让大女主戏走向小而美的“低配版” 一直以来,古装剧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而古装剧中的大女主戏,经过几年来的沉淀和发展,更是具备强大的号召力。 从2011年的《后宫·甄嬛传》至今,每一年的爆款剧,大女主戏总能占据一席之地,像《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等,都曾轰动一时。 相较之下,2018年以来,古装剧和大女主戏都相对沉寂,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一来是政策对古装剧的审核严格,尤其是随着网络剧与电视剧的审查标准愈发一致,原本几部预定2019年第一季度上线的大剧都暂时没有了踪影。 另一方面是去年业内开始对天价片酬进行自发整顿,像优爱腾就联合几家制作公司发声明称,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大制作的古装剧少了,出演古装剧的一线演员也少了。 这时,许多古装剧就开始走“小而美”路线——直白点说,就是“低配”。一堆低配版大女主戏开始涌现,比如《芸汐传》《双世宠妃》《绝世千金》《媚者无疆》《白发》等。 低配版没有了厚重的历史,回归了玛丽苏言情 低配版大女主戏,首先是想蹭大女主戏的市场热度。众所周知,大女主戏中的女主角更加独立、自主、自强,女性一路上的打怪升级和成长,不仅具有一种戏剧审美上的陌生感和新鲜感,也符合公众对现代女性的认知,因此大女主戏一度受到女性观众的欢迎。 大女主戏还有几个特征:大投资、大制作、大IP、一线演员。比如孙俪之于《芈月传》,周迅之于《如懿传》,以及还未上线的,汤唯之于《大明风华》,章子怡之于《江山故人》。除此,大女主戏一般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故事,有史实的依托,可以增加剧集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低配版大女主戏则不然,在各种原因下,只能是改编自网文里的腰部IP、中小投资、中小制作、由三线演员或新人演员挑大梁。比如鞠婧祎之于《芸汐传》,张雪迎之于《白发》,她们的咖位与孙俪、周迅显然没法比,这些剧集制作量级也小得多。 更为关键的是,低配版大女主戏创作主线的变化。不同于大女主戏内容的严肃、厚重甚至悲凉,低配版大女主戏通常都是采用架空背景,淡化对男权社会的反思,着重凸显言情元素。可以说,低配版大女主戏借助大女子戏的外壳,内里包装的是玛丽苏偶像剧,女主角一路打怪升级,但也一路有各种帅哥陪伴守护,一路花式撒糖。 不妨以不久前播出的《白发》为例。该剧改编自莫言殇的言情小说《白发皇妃》,由李慧珠执导,张雪迎、李治廷、经超、罗云熙等主演,讲述了西启长公主容乐(张雪迎饰)与北临王子无忧(李治廷饰)、没有血缘关系的兄长容齐(罗云熙饰)和北临大将军傅筹(经超饰)的爱恨情仇。 容乐从失忆后的天真无邪,到知道自己身世及其父辈恩怨后的痛苦,以及卷入权斗阴谋中的迅速成长,就是一般大女主戏的打怪升级史。 与此同时,《白发》完全是发生在架空的朝代里,撇去历史的负荷,着重凸显了言情的因素。 虽然大女主戏也有大量玛丽苏情节,但对于感情并不全是美化,甚至男女主角会从相爱走向相弃(比如《甄嬛传》的甄嬛与雍正,《如懿传》的如懿与乾隆),但《白发》则是玛丽苏的升级。剧中的男一号、男二号、男三号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男性配角,全部都被女主角所倾倒,一个个都是爱美人不爱江山。 “小而丑”的大女主戏,不是古装剧的新出路 不同于以往大女主戏几乎是播一部火一部,低配版大女主戏几乎是播一部扑一部,原因何在? 这就是大女主戏的自身困境。套路化、模式化、人设相似等,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如果没有新的创新点,观众便提不起兴致,这也是为什么《延禧攻略》火了,但相同路径的《皓镧传》扑了。 问题也出在“低配”上。低配版大女主戏凸显言情因素,不打不相识、撒糖、N角恋、为爱痴狂等套路,更是乏善可陈;而架空背景、低成本制作造成的历史背景的虚无,情节的胡编乱造,服化道的廉价,新人演员演技的生涩拙劣,更是让低配给人一种低等、劣质感。 说到底,低配不一定等于低等,中小制作、新人演员也可以成就真正“小而美”的作品。遗憾的是,现在多的是“小而糙”或“小而丑”。好作品才能挺过寒冬,不是“小”就可以搪塞过去,“小而丑”的大女主戏,不是古装剧的新出路。 □曾于里(剧评人)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