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辛格回归《终结者》 卡梅隆担任制片并参与写剧本 参考消息网5月27日报道外媒称,《终结者》系列最新一部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的预告片5月23日发布,阿诺德·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作为该系列的标志性演员回归。 据埃菲社5月23日报道,该片将是《终结者》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但它接续的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故事,会忽略最近的三部续作的剧情。 从预告片来看,汉密尔顿和施瓦辛格分别作为片中人物莎拉·康纳和“赛博格”T-800闪亮登场。两名演员在回归之作中都出演了与在系列第一部电影中相同的标志性角色。但在新作中,两名角色的目标截然不同。 此外,还有一个人回归了这部新作,那就是系列电影最早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此次他将担任制片人,并参与剧本编写。 该片由蒂姆·米勒执导,目前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2019年11月上映。施瓦辛格本人透露,制作公司派拉蒙为该片投入的预算达1.4亿到1.8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7元——本网注)。
美媒解密《权游》背后的仁慈经济学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美联社5月20日刊登了题为《<权力的游戏>:仁慈经济学与其他终极教训》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在美联社每周推出的“维斯特洛财富”系列报道中,我们一直在关注这部奇幻剧跌宕的剧情,分析推动故事发展的经济和商业力量。下面,我们对这部充斥着斩首、背叛与婚约的八季连续剧做一下盘点,尤其是最后这一季。 魅力不是王道 布兰登·史塔克(又被称为三眼乌鸦)身上并无我们往往与领袖联系在一起并希望他们具备的个人魅力。 不过,或许个人魅力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重要。 管理顾问詹姆斯·柯林斯对成功的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最出色的领导者“大多缺乏魅力”。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2006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对老总个人魅力的看法与企业随后的表现无关”。 一家专门物色高管的猎头公司的创始人克拉克·沃特福尔在2017年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有吸引力的企业负责人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他们的人格力量往往会“压制个人思想及下属团队领导力的形成。有魅力的领袖会让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追随者’氛围,而不是让崭露头角的年轻领导者成长起来”。 沃特福尔还写道,替换有魅力的企业老总还有可能导致继任危机。 和平才能发展 丹妮将君临城付之一炬并要让龙焰吞没多恩、临冬城、魁尔斯及其他地区的决定让她最亲密的盟友离她远去,也让心碎的琼恩·雪诺为了使整个世界免于陷入她掀起的疯狂革命,最终将刀插入了她的胸膛。 历史经验证明,丹妮计划实施的惩罚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而仁慈则会带来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回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要求获得赔偿,迫使德国陷入经济和政治上的混乱,让民主政府的声誉受损,也导致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就宽宏大量的和平的必要性提醒世人,在这一点上,没有谁比他更有先见之明。他1919年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写道,让人民陷于贫困会破坏欧洲的政治稳定并让它难以取得进步。他在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有意把中欧的贫困化作为目标,那么我敢预言,报复会汹涌而至。到那时,什么也阻挡不了反动势力与革命所带来的绝望骚动之间的终极内战,直到德国人最近那场战争所制造的恐怖化为乌有,直到无论谁是胜利者,这场内战都将摧毁我们一代人的文明与进步。”
克雷格拍摄007新片时受伤 外媒:当“邦德”不容易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外媒称,丹尼尔·克雷格在拍摄007新片时受伤。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5月22日报道,要当“007”并非易事。最新一部007系列电影《邦德25》日前正在牙买加拍摄,现年51岁的主演丹尼尔·克雷格其间不慎滑倒致脚踝受伤,不得不接受一个小手术。 《邦德25》在推特上的官方账号宣布了这一消息,并称尽管克雷格暂时缺席,影片摄制仍将继续,原定于2020年4月8日的上映时间也没有变化。 官方消息还表示,克雷格将在做完手术后休养两周时间,然后回归片场。 据悉,克雷格是第六任“007”扮演者,此前已经四度出演詹姆斯·邦德,分别是2006年的《皇家赌场》、2008年的《量子危机》、2012年的《天幕坠落》和2015年的《幽灵党》。 《邦德25》是《007》系列的第二十五部,原导演丹尼·鲍尔2018年8月因“创意分歧”退出,改由曾凭借悬疑剧《真探》获得第六十六届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导演奖的凯瑞·福永执导。 报道称,这部影片也很有可能是克雷格最后一次出演“007”。
外媒:戛纳真正的角逐场不是红毯而是这里——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外媒称,戛纳电影节上影片真正的角逐场不是红毯,而是电影节的市场展,超过1万名专业人士在这里寻找世界电影的新成功之作。 据埃菲社5月20日报道,在影节宫的地下楼层,电影制作商和经销商在为已经完成或刚刚启动的电影项目寻找出路,这样的会议同样发生在戛纳海滨大道旁边的办公室和酒店内。 戛纳电影节市场展负责人热罗姆·帕亚尔表示,戛纳电影节是文化和商业可以携手并进的证明。电影节有两条腿,一条是艺术的、迷人的、文化的,另一条是经济方面的,二者相辅相成。 在1946年的首届戛纳电影节上,人们就已经开始借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的机会谈生意,不过电影节市场展直到1959年才正式诞生。 报道称,曾经有人认为创立市场展是电影节自寻死路的做法。帕亚尔说:“有人说在引入商业的同时,艺术性就会消失,但电影节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他们的预言是完全错误的。” 市场展早年间只有数十人参与,到如今已经有将近1.2万人参与、约3000部电影参展,还有约1400场电影放映。 帕亚尔认为,戛纳电影节的力量在于汇聚整个世界电影工业。他说,这是电影节的力量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些工具,方便人们在这样的多样性中找到可以谈生意的对象。 西班牙麦克斯国际影视公司国际部负责人伊万·迪亚斯说:“如果你有优质的项目,那么在任何市场上都会卖得很好,但是戛纳电影节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戛纳电影节的参与者都认为,电影行业已经发生变化。奈飞、亚马逊和苹果等平台已成为电影交易的主要枢纽,这导致一些国家的小型电影经销商或制作商停业。 不过,来到戛纳电影节的并非只有大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的德国阿特胡德娱乐公司首次亮相戛纳便带来了3部以色列电影和3部土耳其电影。 该公司执行制片人马尔科·德赖泽表示,在一个电影经销商非常挑剔并且追求一定程度的安全性的时代,他们把能够引发媒体关注或入选电影节的电影视作唯一的机遇窗口。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