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向来是多雪的,鹅毛大雪漫天飞舞,飘飘洒洒覆盖了村庄、树木、道路、田野、山川、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记得在我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手和脚每年都会冻伤,肿得像小馒头似的,咋防都不行。那时的农村家家都是土坯房,房顶铺着高梁秸秆,上面撒上一层厚厚的的杂草,然后再撒上二指厚的黄土,最后抹上碱土泥,不然下雨会漏水的。 窗户安在窗户框内向里开。一般人家窗户糊上窗户纸,有用毛头纸。毛头纸是用手工捣制的,很厚实。也有用高丽纸的,春秋两季各糊一次。秋后这次多用双层纸,中间夹以细麻匹,形成网格状,以防霜雪。春秋糊窗户纸后,都要掸上苏子油或小麻子油,防止雨雪湿润窗纸。糊窗户纸时,必须糊在窗户外边。这样防止结霜,“窗户纸,糊在外”,被列为“关东城、三大怪”之一。 寒冷的冬天,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北风尖锐地呼啸着,吹打着窗户纸扑啦啦作响。那个年代粮食金贵,秸秆也稀少,广种薄收苞米杆子一人来高,遇到旱年头,蹲着解手老远能看到露出的白屁股。柴禾少火炕烧的自然不热,屋子里的温度上不来,这时火盆重要性便有目共睹了。我家也不例外。每天早晨,妈妈便早早起来做早饭,然后把灶坑里的未燃尽的柴禾放进泥火盆取暖,伴着泥火盆,生活便有了些许的温暖和幸福,童年的时光也就充满了快乐的记忆。 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火盆就已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即使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大多数柴扉小院都有火盆,是冬日取暖不可缺少的器物。 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我家前面有一个大土坑,奶奶领着我和只比我大六岁的老叔,先取来上好的黄土,把麻铰成一寸多长的小段,用来做洋搅,然后和黄土放在一起和成泥。和好,放上几天,不时的往上淋水,这个过程 火盆叫“糟”。用麻作洋搅,还要糟,都是为了泥不开裂。泥糟好后,取来一个大小和深度都合适的瓦盆,倒扣到地上作模具。把泥反复摔打,拍成片,往瓦盆上贴,厚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直至把瓦盆包严。再用泥做好盆沿和底座,然后把它放在阴凉处,等干到不致走形,再把它翻过来,里面的瓦盆就可以取出了。用碎玻璃、碎碗碴给里外抛光,也可以在盆沿上做点图案装饰。最后是放到阳光下晒干,干透了,一个火盆就算做成了。 奶奶的火盆做的漂亮又结实,每年都多做几个送给大队干部、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因为家庭是地主成份吗,给人家打进步(溜须)求得少受点气,有时候给人家不要,便陪着笑脸说:没啥孝敬你,留下吧!开春老母鸡趴窝(孵小鸡)指正能用上。回家的路上,奶奶长长地唉了一声,我分明看见奶奶眼里闪动的泪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冬天,做完饭,趁灶坑里的火还没有化成灰烬,把它扒出来,放到火盆里,要一边放一边用脚或灰耙压实,一家人一天的取暖就靠它了。一般一个火盆都配有一个扒火铲,铁制,用来把不断烬化的灰拨开,露出火来供人取暖。如果晚上火用不完,还可以压实,第二天早晨把上面的灰倒掉,下面的火在充分接触空气后又是红红的一盆,是真正的“死灰复燃”。火盆的功用第一当然是取暖,其次是充当热源,大人做活用的烙铁要在火盆里加热,孩子们可以在火盆里烧豆包,烧土豆。奶奶还时常在火盆上,在大搪瓷缸子里放点油,抓一把粉条,倒里半杯水大约老太太抽二袋烟的功夫,缸子飘着腾腾热汽,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香气扑鼻老叔凑上来,给我吃点呀?奶奶看看我:你少吃点,让你大侄多吃点!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要我说:从古到今孙子的地位,一直是居高不下的,将来也概莫能外的,不信走着瞧吧! 火盆旁还是一个聚居处,几个人把手搭在火盆沿上,一边烤火一边唠嗑,是东北冬夜最常见的场面。火盆旁,自然也常常有讲故事、猜闷儿(谜语)的场面。常常是几个老太太围着火盆盘腿打坐,唠着张家长李家短。叼支烟袋,釉黑的杆儿、翠绿色的嘴儿、黄灿灿的烟袋锅儿。在冬天,家里人顶着风雪从外面回来,或者东西两院婶子大娘来串门,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快把火盆往跟前拉拉!”脚暖了,心也暖了。那气氛真是其乐融融。 火盆边也有苦恼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林彪、江青号召全国人民都要背诵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记念白求恩),奶奶六十来岁了,没有文化一篇(为人民服务)一千来字怎能背诵下来呢?急得团团转,老叔上小学五年级了,拿着毛主席语录念给奶奶听,我掏气去抢,怎么那么倒霉,正好掉进火盆里,众人一愣神,奶奶一把抄起,扑灭火焰,随即打了一巴掌,我捂着脸哇哇大哭,妈妈抱着我抚慰着我的脸:这老太太怎么打我儿的脸呢!奶奶爬到炕头抱着我抹眼泪,孙子啊!烧红宝书犯罪呀!对不起毛主席呀!懵懂无知的我,似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果,止住了伤心的泪。奶奶最终还是没有背会老三篇,队长看在奶奶给他家送过火盆的情份,罚奶奶给生产队编三十个马套包,(用玉米叶子编的套在马脖子上,防止夹板勒坏马的前膀子)奶奶回家这个乐呀,这回我可解放了! 对火盆的感情别说是人,就是小猫从外面跑回来也是先奔火盆的。我家的大黄猫就经常趴在奶奶的怀里,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听来感到舒服而美妙,似沉浸在甜蜜的梦乡,腻在奶奶身边,时光仿佛停滞不前了,世间的纷纷扰扰都烟消云散了。火盆主要是用来取暖的,但平时火炭埋在火灰里,用时用烙铁挑起火炭吹几口,就可引火。因此,火盆又是关东人保留火种的主要器具。据《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中说:“吉林乌拉街满族人家过去有接火神习俗,用神火烧邪气,清宅净院,讨一年吉利,各户主人还要将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妇要天天添火,使之常年不灭,叫‘常明火’。家人严忌往火盆里吐唾沫。这些习俗,是古代先民们重视保存火神观念的遗存。”可以说关东人在灶膛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视保存火神外,也是崇拜火的表现,是灶堂、炉灶的变异和残留。 其实火盆更是凝聚亲情的纽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记得七零年,二叔得罪了大队书记(村支书),不得已举家搬到北山里(内蒙古、阿荣旗)奶奶经常唉声叹气、以泪洗面。那年奶奶有点时间就去挖土,回来做火盆,做了十几个,邻居家、亲戚家送出不少,留下五个,对我母亲说:我要去北山里了,留个念想吧!我一半年不能回来了!多暂政策好了,也许就回来了。时光荏苒,十几年后,农村包产到户,取消了成份论。爷爷、奶奶、二叔家搬回故土,此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的农民吃穿不愁,秸秆遍地烧不完,就粉碎还田。家家烧火炉子,户户安上了土暖气。用火盆的人家微乎其微,奶奶却依然离不开火盆,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本来就是小脚,身体也佝偻着,谁家也不想去了,整天守着火盆讲述过去的陈年旧事,奶奶的口头禅:宁可撇了,不可缺了。大财靠命,小财靠挣。家吃填坑,外吃传名。奶奶终日守着火盆,也没熬过寒冬,在90年腊月十三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衷爱了一生火盆。 火盆是过去年代的一个缩影,它记录着我快乐的童年时光,火盆也给奶奶及父辈们带来许多甜蜜和温馨。泥火盆虽看上去很笨拙,墩墩实实,土里土气的。可是,在那个年代,它凭着一腔“余热”,给贫穷的农家生活增添了许多温暖与和谐,也给许多乡下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如今火盆早已从我们的生活视线中淡出。当你走到乡间,炊烟已不是蓝白相间并带有草香味儿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煤烟和呛人的气味儿……火盆的时代真的成为美好的冬天记忆了。 文/鲁振中 首发散文网:http://www.sanwen.net/subject/3883797/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