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海外华人网 -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数百万被“扫地出门”的美国租客都经历了什么?

2019-2-11 00:40|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1| 评论: 0|来自: 精英说

摘要: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多少体会过交完房租后手头拮据的状态,然而在美国正有数百万人,不得不把每个月所得的70%甚至更多用来交租。  住所,成为了吞噬他们生命的一个黑洞。  在美国旧金山, ...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多少体会过交完房租后手头拮据的状态,然而在美国正有数百万人,不得不把每个月所得的70%甚至更多用来交租。

  住所,成为了吞噬他们生命的一个黑洞。

  在美国旧金山,这座经济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同时也是美国房租最贵的城市之一,对于美国穷人而言,这里根本就不是容身之所,哪怕连一间小房子他们都负担不起。

  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看来,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屋顶已经不再是天经地义,居住问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甚至将改变人们看待贫穷的方式。  

  MIT经济学家David Autor 研究发现,对那些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美国大城市可能不再宜居。

  “在美国,每年被强行驱逐的家庭不是成百上千户,也不是成千上万户,而是几百万户。”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说。

  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底层的贫困化,已成为近些年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处境正变得越发艰难。美国数千万草根阶层正生活在贫穷、匮乏和沉默之中,一点点在充满挫败感的情绪中消化苦涩,一点点看着自己的生活腐烂。

  2011年9月15日,美国一个五口之家因租金不足被驱逐

  贫富悬殊带来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诱因。

  在马修获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奖作品《扫地出门》中,就用细腻的笔触和详实的数据,描述出了美国底层租客最真实、动荡的生活。

  

  被扫地出门的单亲妈妈

  《扫地出门》中的故事,发生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美国郊区。

  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最大的城市密尔沃基,冬季下雪后的街道两边,耸拉着一个个破破旧旧的老木屋。

  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的单身母亲阿琳,和孩子们居住在这个贫困社区,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她,所有收入都得依靠每月 628 美元的社会补助金。

  被上个房东扫地出门之后,阿琳花费了 90% 的收入,租下这套两居室,这也是阿琳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房子了,每月租金只需要 550 美元。

  但便宜没好货——房子摇摇欲坠不说,窗户玻璃上还有拳头大小的洞,房门也需要用老旧的木门闩从里面锁上。不算水费、电费、取暖费,交完房租后,阿琳每天只剩下 2.6 美元。加上日常生活开销,阿琳入不敷出,随时都处于破产边缘。

  圣诞节快到了,阿琳纠结着是否要拖欠下房租去给孩子买点礼物,但也担心会不会因此惹怒房东而收到法院传票,经历又一次被扫地出门的惨痛。

  然而,这一天还是来了。

  这天下午,阿琳的家门被房东一脚踹开。她和她的两个儿子以拖欠房租的理由,被要求搬出去,而他们才在这里住了8个月。

  搬家期限很快到了。阿琳有两个选择:把家当丢在路边,或者装进卡车——那是一个5米长的货车,可以把东西直接送进报税仓库,保管费是350美元。

  阿琳哪有350美元?她只能选择“路边”。

  就这样,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床垫、电视机、漂亮的玻璃餐桌、冰箱里切好的肉、儿子的哮喘雾化机,被搬运工堆在了路旁。

  

  和阿琳一样,同样居住在这个社区的,还有失去双腿却仍然在为房东打工、偿还债务的老人拉马尔;心地善良却因为药物成瘾而丢失工作的斯科特…

  至少,这些人暂时是幸运的,即使他们仍需一边和日益上涨的取暖经费、水电费作斗争,一边与房东磨嘴皮子,乞求开恩,乃至斗智斗勇地同加租作斗争。

  在作者马修的调查下发现,从2009年至2011年的3年间,这座城市每8名房客中至少有1人经历过强制性搬迁,被扫地出门的状况是如此普遍,几乎成为了美国大量贫困人群的日常生活状态。

  而这本记录美国租客悲惨世界的纪实文学,一经推出即获得各界好评——不仅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获得 2017 年普利策非虚构奖,并被 30 多家媒体和出版社评为年度最佳好书。

  我的灵魂被碾碎了

  这些在城市中被驱逐的群体,毫无例外都收入低且无保障、只能租房住,但在房租日益高涨的现实中,很多穷人因为交不起房租或拖欠房租,被无情地驱逐。

  其中,女性带着孩子,成为了招致驱逐的显著风险因素。

  一方面小孩子本性淘气,再加上贫穷的母亲无力管教,很容易损坏房屋,而且,有孩子的家庭更容易被儿童保护机构盯上,给房东带来麻烦。至于十来岁的青少年,则容易因为不法举动招来警察,是房东的眼中钉、肉中刺。

  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一年多的时间里,阿琳的两个儿子因为搬家转学了五次,在冲突不断的生活中,充满了来来往往的陌生人。

  对阿琳的两个儿子来说,适应环境消耗了大量精力,更影响着学习质量;频繁换校又让他很难获得同学的友谊、老师的肯定。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有害无益。

  在被驱逐出如今的住所后,阿琳拨了第89个电话,才勉强找到了一个能够接受母子三人的地方,但因为新家不能养宠物,他们不得意把自己收留的小猫交给邻居。

  然而就在短短几个月后,阿琳一家又一次遭到了房东的驱逐,而与之相伴的还有“小猫已经被车碾死”的噩耗。

  当阿琳再一次被房东扫地出门,她说:“我的灵魂被碾碎了(my soul is messed up)。”

  这一次,阿琳十一二岁的儿子痛苦地用拳头击打窗台,直到阿琳尖叫着让他住手。比起各种物质的困苦,所有人的心都被痛击到难以呼吸。

  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不过是一句可笑的空话

  对于遭遇这一切的家庭,驱逐,是一个开始,更是一个陷阱。一旦没有了栖身之所,许多家庭的下一站就是收容所、废弃的空屋,甚至有人会流落街头。

  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人是绝望的,他们只能想象自己从一间屋子中被赶出来,然后住进下一间,再重复这个循环。

  2012年,纽约市的法院每天都会下发将近80笔以未缴租为由的驱逐令。

  每一次驱逐,往往会让租客陷入更长期的动荡生活。因为每经历了一次被驱离,就会进入个人档案之中,增加未来租房的困难,再找到合适的房子的几率只会越来越小。

  疾病和抑郁也将随之而来,一个个家庭被迫搬至危险的治安死角,住进条件更差的房子;街坊邻里的根基被连根拔起,社区轰然瓦解;年幼的孩子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在马修的笔下,记录了在这场困境下八个家庭的足迹,他们有白人、有黑人、有携家带口的,也有孑然一身的,所有人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驱逐的风暴之中。

  这些鲜活的人物在流离失所,却又拒绝屈从的身影,让每一位读者感到窒息。他们中极少数能够从这个泥坑中爬出来,更多的是不断沉沦。而贫穷以及被驱逐的风险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困扰和压力,也在促使人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当穷人们发现由于房租高昂,就算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不过省出一个月的租金,于是这些人就在每个拿到福利薪金的月初,去买龙虾大餐、电视、化妆品、新衣新鞋……

  也许在普通人眼里看来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对这些长期生活在绝望中的租客来说,当生活水平远远低于贫困线时,任何储蓄都无济于事。

  所谓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过是一句可笑的空话,既然人生如此无望,不如偶尔“任性”一次,以获得小小的乐趣,支撑自己继续生活下去。

  与此同时,因为廉租房供不应求,房东根本没有降价的动力。

  条件最差的房产,资金回报率反而最高。因此,书中也无情地揭示了一个冰冷的事实:一些人的贫困,被转化成了另一些人的超额利润来源。

  跻身中产的房东、不断被驱逐的房客,

  谁该为贫穷负责?

  在马修与穷人租客们共同生活的数月中,他目睹了贫穷、暴力、绝望,也见证了温暖、希望和奋斗。

  想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必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保证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而租房以及租房之后遭遇的驱逐,让这两件事变得几乎没有可能。

  当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时候,生活变得只剩下债务,天下皆奴。

  在书中,马修指出美国租户被强行驱逐的原因很多,而贫困,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面对这一切,人们开始系统地反思,究竟谁该为贫穷负责?

  对于任何一个财务稳定的家庭或个人,所支付的房租不应该超过收入的30%,但在这本书中,当一个家庭支出的80%都被用来缴纳房租之时,住房显然就成为贫穷之源。美国尽管有着看似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但是穷人刚到手的救济款,转手就投进了日益高涨的房租。

  自从2008年美国经历金融危机后,其实银行的按揭贷款政策使得租房者急剧增多。但从很多报告来看,当下在美国大城市,必须保持每个月收入在8313美金的情况下,才能够付得起高昂的房租,而这样的收入水平,实则是美国中产者的收入水准。

  连收入稳定、生活体面的中产者都觉得“租不起”,那么更何况大批的穷人?

  曾几何时,在许多人观念里,美国是富裕、高福利的代名词,到处演绎着洋房别墅、衣食无忧的场景。

  但事实上,在城市里有个家、有个稳定的居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在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也是如此。

  而对“家”的渴望和归属感,在任何人的心中都是共通的。

  马修说,“家”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家庭稳定的根基,象征着安全与温暖。但如果房租飞涨,租户随时面临被驱逐的困境,安全感和温暖就永远只能是幻想。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海外华人中文网   

GMT-8, 2024-11-28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