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约接连宣布向中东欧增派快速反应部队、启动新一轮反导系统建设、展开冷战以来最大规模军演、派出“宙斯盾”驱逐舰再入黑海等举措。与此同时,俄罗斯打出“组合拳”,高调公开洲际核导弹“撒旦二型”,将“伊斯坎德尔”导弹部署到波兰和立陶宛之间,增加西部军区军力、警告芬兰等国不要加入北约…… 针对这些情况,西方智库和媒体关于“冷战第二季”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层出不穷:美国兰德公司报告称“俄罗斯能在36小时内颠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出版“应战手册”指导国民在遭俄入侵后该如何反抗和逃生……这些报告理性分析也好,耸人听闻也罢,但至少表明,当前欧洲安全体系面临重构,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正逐步由“对抗+合作”转而进入一轮对抗期。 兵临城下—— 北约增兵东线触俄敏感神经 北约计划向中东欧增派的快速反应部队耗资27亿美元,由4000人组成。该部队分为4个营,每营1000人,分别部署到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4个“前线国家”。其中,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军队进驻波兰东部;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士兵入驻拉脱维亚;德国、比利时、荷兰、克罗地亚等国军队驻扎立陶宛;即使是已经“脱欧”的英国,也与法国和丹麦军队奔赴爱沙尼亚。对这种“多国部队”联合前推部署的模式,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吉特·萨吉安强调,这是在向俄罗斯“发出一个非常强烈信号”。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还表示,北约将实施“战备行动计划”,在中东欧成立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统一指挥规模将达4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一支5000人的“先锋部队”将进驻罗马尼亚,以增强在黑海地区的军事存在。此外,北约还将在二战后首次进驻挪威,首批将有33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部署到这个北欧国家。从整个兵力部署看,北约正从北欧、中东欧、黑海3个方向对俄罗斯形成“向心弧形包围”。在不断将战斗部队前移的同时,北约还加强了军演力度。今年北约在波罗的海、黑海展开的军演数量,已超过往年同期的两倍。尤其是今年6月,北约在紧邻俄罗斯的芬兰汉科涅米海域举行的“波罗的海-2016”海上联合军演,更让俄罗斯如鲠在喉。 与此同时,北约并未停止东扩的步伐,多次表示支持格鲁吉亚加入,提出要协助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等国进行国防改革,还承诺将协助乌克兰提升军力。对于“中立国”芬兰,北约也保持着密切的伙伴关系,芬兰国内加入北约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针尖麦芒—— 俄反击北约“狂暴军事化” 对于北约针对性的军力新部署,俄罗斯认为这是继北约多轮东扩后跨越的另一雷池。俄总统普京称,北约的“狂暴军事化”正打乱欧洲的军事平衡:“北约在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部署快速反应部队,补充进攻性武器库存,这一切都旨在破坏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军事均势。” 对此,俄常驻北约代表格鲁什科表示,北约应当明白,俄必将对北约的对抗行为作出“军事技术回应”。近日,俄马克耶夫火箭设计局首次公开了号称“导弹中的霸王”的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外形设计。英国媒体称,这款导弹俗称“撒旦二型”,是人类史上最强洲际核导弹,长度超过35米,总重为100吨,最大射程将达到17000公里,号称一枚就足以摧毁整个法国或美国得克萨斯州,且能突破北约现有反导系统。 不仅如此,俄已确认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可装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另据俄《消息报》报道,俄波罗的海舰队近期还即将接装“舞会”“棱堡”和“口径”等导弹系统。对此,俄战略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霍夫称:“加里宁格勒州新的岸防导弹系统和波罗的海上的轻型导弹护卫舰几乎将把整个波罗的海,尤其是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修建的军事设施纳入攻击范围。” 此外,据俄媒报道,俄下步还将恢复并扩建在克里米亚的雷达站,并可能在当地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据悉,俄已在军事预算中拨出1500亿卢布,目前正进行营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军事角度讲,部署“重装”的克里米亚和加里宁格勒,好比俄罗斯向北约方向前伸的两支巨钳,将中东欧夹在其中。 部署新型武器装备的同时,俄还宣布将新建3个师1个坦克兵团,为其配置最新式武器,并将其优先部署在面对北约方向的西部军区。目前,俄西部军区拥兵33万,在兵力和常规武器上已对“正面之敌”拥有绝对优势。此外,面对芬兰加入北约的声音,普京警告,芬兰若加入北约,俄将调动边境军队予以回应。 同冷战时期的苏联相比,如今俄罗斯的国力已今非昔比。尽管如此,面对北约咄咄逼人之势,俄罗斯依然做出了最强硬的回应,表现出“战斗民族”的顽强意志。 互踩红线—— 俄与北约恐陷对抗“死循环” 冷战后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双方“互踩红线”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一部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反东扩,扩张与反扩张的历史。 对俄罗斯而言,北约东扩,特别是对自己家门口邻国的东扩是“红线”。俄战略研究所专家叶尔马科夫指出:冷战后俄罗斯在从波罗的海和东欧国家撤军时没有充分防范北约东扩,现在俄罗斯正在品尝上世纪90年代错误政策的苦果。如今,北约数轮东扩一次次突破俄罗斯的“红线”,不仅原华约盟友变成了北约“小兄弟”,甚至原苏联的许多加盟共和国也都已经或正在加入北约。俄罗斯眼见着冷战后的缓冲区变成北约的控制区,断然出手成为必然。 对于北约而言,俄罗斯任何形式的扩张都是“红线”。2008年俄格战争后,俄扶植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独立,已然跨越了北约的“红线”。2014年俄出兵克里米亚以及随后引发的乌东危机,则彻底突破了北约的“底线”。特别是位于东欧的北约国家,由于传统地缘压力和历史积怨,必然推动北约加大“遏俄”“弱俄”的制衡力度。 在北约与俄罗斯,或者说在历史上的欧俄之间,一直存在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愫,而恨与恐惧的成分要远大于爱。东扩与扩张,出手与出兵,循环往复、互为因果,很难严格意义上界定出是东扩引发了扩张,还是对于扩张的恐惧诱发了东扩。 正如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所说:“世界上很多冲突都因恐惧而生”。在新一轮俄罗斯与北约的斗法中,北约在敏感地区大幅增兵是引发进一步恐惧的一个主要原因,必然加大双方的战略互疑,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双方或陷入“出手”与“被动出手”,以超强硬对抗强硬的“死循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使得欧洲安全的鸿沟越来越固化,双方正进入全面对抗模式。 李瑞景 王海兰 朱洪利 图片资料:杨磊 制图:苏鹏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